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之我见

2021-11-25吴翠翠

就业与保障 2021年2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组织思政

文/吴翠翠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认识到党支部建设工作是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需要,也是优化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面对日渐复杂的社会背景,高校党务人员必须深度分析,从多个方面强化学校党支部建设和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促进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提升[1]。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一)完善党的基层建设工作

党的基础组织工作不够完善,很难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难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高校党组织一般是以学生为主体,他们作为最基本的党组织群体,既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又能对学校改革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和改进党的基层建设工作,做好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要主动适应当下的发展趋势,符合现实高等教育实际改革的客观需求。

(二)培养大学生的思政素养

应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先进的党性教育,让他们始终严于律己,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不可置疑的是,为体现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创新党支部的相关活动,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场地。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中,应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做好一系列党建工作,这是高校育人的有效途径。实践表明,为体现党支部的政治优势,需要强化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工作,以此来促进学生思政素养的发展[2]。

(三)优化校风、学风的建设工作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场所,需要有良好的校风保障,除了基本的行政管理外,还需要体现学生的带头作用。要加强培养优秀的党员学生,要以良好的品德、极高的思想感染和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促进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机制

(一)构建完善的领导机制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宣传的重要组成人员,带领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将党支部看作一个集体,既要教育支部内的党员,也要让学生干部、其他团员积极参与其中,以点带面,积极弘扬正能量。通常情况下,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务专职领导担任党支部书记,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工作,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要准确把握政治方向,可以选择专职辅导员担任书记,做好各支部的工作。

此外,学校党委领导应积极深入学生党支部指导工作,对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校庆、开学等大型活动中展现的先锋模范作用表示肯定,代表学院党委对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给予指导,协助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积极联系学生党支部,分析学生党员管理及支部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注重党员质量的提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此外,要引导学生党支部成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党员身份,有追求、有能力,全面发展,加强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党员,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3]。

(二)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学生党支部成员应具有极强的政治和业务素养,要构建完善的党支部管理机制。

第一,构建规范的组织生活制度。组织生活是学生党支部的基础,组织生活的实施质量直接关系到党支部的影响力。对校内学生而言,将学生党支部成员分为两人小组,每个成员负责对应的组织生活,强化实践训练,全面提高党员的综合素养,让他们拥有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党的观念。进入校外实习的党员要依靠实习单位的党组织强化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坚持实习党组织的管理,构建党组织和实习单位的合作关系,完善党员管理机制。

第二,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为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完善党支部的建设工作,需要构建合理的评估体系,实行党内监督和党委管理模式,建立思想、制度和业务评估模式,做好总结评价、规范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增强整个团队的实力,着重体现党支部管理的系统性和动态性特点。总而言之,在不断完善和强化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敢于实践,积极创新。

(三)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高校应结合学生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析和改进,利用各种激励措施,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首先,要有环境激励。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发挥受环境因素的制约,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采取课堂教学、广泛宣传、积极管理、社会实践以及党组织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形成积极且健康的思想意识,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强化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应按照学生党员每人不少于100元的标准支付相关的经济活动费用,并对其工作以及工作的贡献给予个人或团体奖励。对于在重点工作、重要建设以及突发事件中存在的先进案例,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积极推进党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4]。

其次,要有内容激励。学生党支部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它为学生党员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活动模式,吸引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党支部成员的主体性原则,实现党性观念内化,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发展和升华。对于遵守党内规章制度的学生党员,要在学习过程中采取激励措施,并在相关文件和校园网上以公开的形式进行表彰,逐渐形成正确的用人模式。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采取“能上能下”的用人模式,激发学生党员的工作热情。此外,学校要组织对应的培训工作,及时拓宽党员自主学习的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为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有情感升华。人是有思想和内涵的,情感上的激励往往体现在人和人的相互交流中,情感激励将人作为基础,从思想和精神上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党支部的工作和生活中;信任和尊重作为核心,鼓励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形成强大的精神力和凝聚力。

三、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应采取的策略

(一)强化对学生党员的思政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学生党员是同辈中的佼佼者,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周围的同学。为此,高校必须强化学生党员的思政教育,构建浓厚的文化氛围,强化党员的政治敏锐度。现阶段,高校应提高政治姿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实处,构建完善的工作格局,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全校学生党员不忘初心,树立良好的思想根基。同时,高校必须清楚认识现阶段的政治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和学习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让教育以全局为中心,实现党建工作和学生党员思政教育的深度结合[5]。

现阶段,网络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党员学生接收信息途径愈加多元化,依靠移动终端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成为一种习惯,既满足学生对新型教育载体的基本需求,又符合党员学生的成长规律。因此,为让学生乐于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高校应积极推动思政教育,将思政工作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利用微信、微博和抖音等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络媒体开始弘扬主旋律,及时扩大教育的覆盖范围。为在广大学生党员中树立典型,需要在各个校园网络媒体中有效宣传,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教育党员学生诚实守信、坚持上进,做一名优秀且合格的党员。

(二)深化对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

为强化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学校应积极搭设实践基地,主动与城市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机构取得联系,为学生党员提供锻炼和成长的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基地,实现教育主体和实践基地的深度对接,让大学生寻找社会服务的出发点,做到真正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一方面,高校学生党组织开展社会政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对政治建设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党员要体现自身优势,做好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到政府的相关课题中,为政府如何正确行使权力提供有效支撑。或者利用闲暇时间采用社区挂职的形式协助地方政府完成相关工作,结合社区层面的实际需求,开展政策咨询活动,有效弥补社区服务中的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党员认识到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也是他们的责任。在开展活动中,应结合学生党员的知识背景、专业结构等进行客观分析,如农业专业的党员为农民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中,党员学生将自身所学知识合理应用到实践中,对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革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的提升工作

大学生是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代表国家以及民族的未来,党的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不断加入其中才能获得蓬勃发展,需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完成党的人才培养工作。高校应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结合党员的实际情况,安排专业人员,广泛且深入探索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例如,针对某个党建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开展实践调研,及时写出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党建理论讨论活动。通过实践检验,充分把握学生的入党动机,着重培养部分积极分子,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增强学生对党务工作的整体认知,并在实践中自觉接受考验。而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每位学生党员都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自我的判断能力。

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树立典型,通过党内激励制度的建设,积极宣传优秀的学生党员,让其他学生感受差距,自觉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或者是借用校外的优秀共产党员,邀请那些在各个领域优秀的人才到高校为学生党员开展讲座,进行面对面交流,及时消除党员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偏差,增强思想认知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某高校在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时,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他们从思想层面认识党组织。学校及时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引导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开展自主学习,读原著悟原理,进行在线答题测评,结合线上的学习感悟,对党组织的相关工作进行集中讨论,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

(四)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系统性

高校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实施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确保他们成为党员后可以及时接受到最新的理论指导,从而促进自我党性修养的发展。例如,就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而言,需要构建对应的党员学习制度,规定学生党员及时了解、熟悉相关的制度和内容,党员接受继续教育的课时和考核方式。而在党员管理方面,明确认识积极分子的资格制度,确保真正优秀的学生被纳入党员队伍中,强化和坚持党员各项工作的开展,并通过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考核,充分体验了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离不开完善的监督制度,要通过民主评议制度,定期组织一系列的评价活动,注重听取党员和师生的意见与建议,实现学生党员的自我发展。

监督学生党员日常行为和学习情况是促进他们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让党员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先进性。同时,与普通学生相比,对党员的监督应更为严格,监督要求体现在专业学习和日常表现中,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继续教育+组织活动”的形式,可以尽可能地获得最全面的信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改进。对于一些违反纪律的学生,学生党支部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提高。

打造优秀的党员学生队伍,可以增添党组织的新鲜血液,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为此,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认识学生党支部的责任,强化队伍建设,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以彰显青年学生的影响力,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组织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