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

2021-11-25秦恺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6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核算

秦恺

(赤峰市松山区英金河灌区管理处,内蒙古 赤峰 024022)

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施行财政部制定的新《政府会计制度》,这一改革对事业单位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这些影响,并不断地进行改进,探讨解决措施,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事业单位发展创造出更高价值。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对会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2017年财政部门制定出台了《政府会计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政府会计核算模式的重新构建。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不仅有财务会计还有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不但反映预算收支信息,也反映财务信息,财务报告通过财务会计核算形成,决算报告通过预算会计核算形成。二是统一各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废止原行业会计制度,统一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三是整合基建会计核算。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不再单独建账,但应按项目单独核算。四是完善了相关报表,细化了报表附注。五是单位应重视并不断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应用。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因原会计制度已不适应政府管理的需要,显现出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及时进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1.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需要

当今社会政治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政府会计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原会计制度已不适应新的政府会计工作,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政府作为财政管理的主体,要想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的水平,就必须打造一个具有较高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政府形象,而会计改革无形中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提高了政府的财务管理效率。

2.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规避政府债务风险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财务也随之变化,原来的政府会计核算制度和相应的会计处理方式已经不符合新时期会计发展和财务管理的要求,不能够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准确地核算,因此,就需要一套更加完整的符合当前政府会计核算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才能更好地对财务工作起到控制作用,进一步降低政府的债务风险,提高政府的风险把控能力。

3.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提供更加准确财务信息的需要

通过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支持预算以及政府的其他资金支付进行有效的统计和管理,能够为政府呈现出更加全面的财务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加强政府的决策能力,这在新时期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服务型政府以及加强政府内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随着新制度的实施,势必会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革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此次会计制度改革,将规范事业单位各项财务活动,会使财务管理变得更加合理化;有助于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将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提供给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有助于提高资产配置的合理性,科学地反映运行成本。新会计制度采用计提折旧摊销的方法,对资产运行维护费用进行科学的反映,这样有利于全方位的分析边际成本,让资产配置更具合理性。

(二)建立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

相对原预算会计核算体系,新会计核算体系有较大改进。新会计制度打破传统单一核算模式,在预算会计基础上引入财务会计,并对不同的会计基础采用不同的核算原则。政府会计主体既编制决算报告也编制财务报告,决算报告反映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报告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平行登记,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上,左边记财务会计右边记预算会计。以八要素的设计、资产计提折旧、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增加收入费用表等来强化财务会计功能,使财务会计的能力不断提升。

(三)加强了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依赖财政部门拨款维持运营,对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并不是很重视,此次会计制度改革在这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细化了资产和负债的核算内容,同时规定了收入和费用核算范围,将公共基础设施从原固定资产中剥离出来,并要求对其实行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折旧摊销,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细化了预计负债、预提费用、待摊销费用的核算准则。通过多种减值准备观念的引入,更好地反映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成本,对各项经济活动的评估更加全面,改变了仅从资金占用的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对项目进行绩效考核。

(四)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挑战

1.新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统一了很多行业的会计体制,与原体制相比变化较大。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为了适应新制度,必须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掌握新制度的相关准则、熟悉日常业务处理,把新制度落实到位。实施权责发生制核算,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转变固有的财务管理理念

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是政府的管理者,主要工作集中于单位的战略管理及统筹管理,对单位的成本管理及核算缺乏认识,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导致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许多薄弱环节。新会计制度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成本费用、用备抵法核算应收账款价值、将公共服务资产单独分类、根据实际情况计提折旧摊销、增设许多新的会计科目,这一系列的变化,要求事业单位能够深刻理解会计政策,摆脱传统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3.新会计制度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能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能为管理层做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此次会计制度改革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很大程度上仅被理解为手工核算的代替,未从本质上意识到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方面的优势,使现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现有的会计人员业务经验丰富,而计算机知识却欠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不熟练,无法开发和利用。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会计软件虽多,但兼容性较差,质量不高,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逐步完善。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应对措施

如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对财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障现有事业单位整体良性发展,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强化责任,组织好政府会计制度的学习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核算基础、业务处理、报表等方面与旧制度有较大不同,发生了革新性变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确保新制度的顺利实施,要组织好培训学习工作。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都要认真学习相关的制度和规定。单位相关领导通过学习,认识到会计制度改革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深远影响,并引起管理层高度重视,进一步做好有关制度、人员、信息系统的保障工作。全体财务人员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并逐步提高分析利用财务会计信息的水平,最终实现从会计核算到参与管理的转变。

(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认识

一个好的管理者,不仅要有很强的个人专业工作能力,更要有先进的管理意识,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财务管理人员应以此为契机,不断增强管理意识,改变财务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业务核算的观念,逐步树立成本管理理念。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全面审核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还要了解各个部门对资金的需求情况,将管理意识渐渐融入日常工作中,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进一步完善资产、人事、内控等制度,强化监督制约,严格追究问责,确保制度刚性运行。此外,还需紧密联系财务与业务,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控制作用和辅助决策功能,以促进事业单位更好地发展。

(三)逐步改善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系统

第一,从提高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开始,思想观念上积极转变,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财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第二,不断培养复合型人才。领导要重视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培养,尊重人才,杜绝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思想。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长、短期培训计划,培训的内容不仅要有财务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计算机知识、相关政策法规、先进的管理理念等,逐步使财务人员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第三,不断增强会计软件的管理功能。深化财务软件的管理功能,做到将会计信息与财务管理活动有机结合,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评价。第四,逐步提高软件的智能化。智能化软件能够利用数据分析和判断出深层次的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第五,进一步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指导和规范业务。

四、结束语

政府新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是预算制度、收支核算以及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制定财务报表,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优化风险防范方法,创新财务管理效率,让政府会计体制改革能够有序进行,促进我国政府会计职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