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探讨

2021-11-25杜丽涛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6期
关键词:财会人员会计工作会计制度

杜丽涛

(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机关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000)

一、引言

事业单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随国民经济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的发展不断演变。1988年,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政部制发《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1997年,为让事业单位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财政部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0年以来,为适应公共财政管理需要,财政部先后修订出台各行业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但内容交叉、核算口径不一,不利于管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十九大提出建立全面规范的预算政策,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在此背景下,财政部在多方征求意见及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政府会计制度》。在新旧制度衔接的会计实务中,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凸显出许多问题。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将随着工作的推进成为探索的热点问题。

二、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一)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有机整合了2010年以来的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重塑会计核算“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新模式,准确反映部门运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的同时,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关联性,更加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流向及运营情况,便于事业单位及时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1.会计核算系统与会计工作对接的问题

第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内容多、信息量大,短时间内会计核算系统不可能一蹴而就,许多新问题还需在实务工作中不断探索解决。例如:笔者所在单位2019年使用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开发的“A++”会计核算系统,2020年使用省财政厅统一组织开发的一体化会计核算系统,后者相较前者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需运维人员不断修改和完善,如建账时设置现金流量科目不是必选项,许多单位没有设置,录入会计凭证后期末系统不能生成现金流量表,需手工编制,解决的办法只能删除账务重新设置后再做账,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第二,财政部门组织开发的财务系统软件及相关培训更多针对一级预算单位,事业单位多为基层预算单位,其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一些不同于一级预算单位的具体问题,需逐级上报解决,沟通过程不直观且漫长,有时会成为盲点。

2.资产核算与资产管理的问题

第一,政府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与资产管理分别使用不同的管理系统,分别由财务和物管部门负责,若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可能会出现资产确认、变动入账时间不匹配,影响计提折旧的准确性。

第二,事业单位每年应对固定资产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但由于资产管理员配置不足,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人员流动性相对行政单位较大(如:聘用、劳务派遣人员)等原因,每年一次的全面资产清查盘点很难实现,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3.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问题

财政部于2012年11月正式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整体联动的内控意识。受固有模式的影响,单位凡涉及财政下发的通知或“钱”的问题都会认为是财务的工作,财务做好内部控制就行,甚至少数领导也这么认为,导致内部控制规范很难实施。

第二,部门间缺乏沟通机制。行为受意识影响,如果领导不重视,没有统一的牵头、协调,大家缺乏内控意识,内部控制成为财务部门的独角戏,为完成内控报告,财务部门只能单方面寻求其他部门的相关信息资料。

第三,缺乏主观能动性。部分事业单位往往是外部审计提出问题才开始重视内控,而不是在事前、事中主动规范,规避不符合内控规范的行为。

4.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

(1)财会人员专业知识较为欠缺

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理解不透彻、拿捏不准,会计核算仍依赖旧会计制度。如:2019年初政府会计制度开始实施后,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不能真正理解“平行记账”的意义,同时做两套账,一套尝试按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另一套依然按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核算不规范、不严谨,相互干扰,工作量增加了,工作效率却很低。

(2)财务人员构成复杂

财务人员年龄偏大且聘用、兼职较多,专业能力偏低,如果继续教育机制的设计没有结合基层实际,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很难有提升。如:部分财务培训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基层财务人员工作较多,上班时间很难保证能静心坐在办公桌前全程听完培训课程,只有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来学习,或者就放弃学习,严重影响会计工作质量。

(3)人员编制少、管理方式单一

人员编制少、管理方式单一阻碍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如:省级事业单位一般是处级或副处级,若实行单一的职级制管理,作为中层管理干部的财务主管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会计工作三十年多年只能到管理七级,薪资待遇比相同条件的会计师(中级职称)还低,阻碍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打击了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事业单位执行会计工作面临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规范和完善会计核算系统

财政主管部门提前做好规划,推进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例如:聘请专业第三方开发会计信息系统时,应要求其调研征集各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具体问题,分门别类研究解决方案,有机整合、持续改进,将政府会计制度灵活融合于会计核算工作,使核算系统更具实操性。加强操作培训,建立操作指引工作群,认真解决日常操作具体问题,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质量及效率。

财会人员要打破旧有思维、改进工作方式,不能仅简单地埋头做账,要与其他部门、人员充分沟通交流,在知悉单位所有业务往来的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进行全面梳理,准确界定经济活动的性质,进而运用系统科学地会计核算。

(二)做好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对接

加强顶层设计,在系统信息数据实现共享基础上进一步执行信息推送、自动核对等功能,及时推送、核对资产确认、折旧、报废或处置等数据信息,以保持资产管理和财务核算系统数据一致,使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资产清查盘点。财务部门应会同资产管理部门结合资产存量,依据资产配置需求拟定年度预算,严格办理资产审批事宜后列入部门预算资本性支出,并针对资产采购、验收及调拨等环节制定相应的管控机制。

资产管理要做到管控总量、盘活存量、物尽其用。部门间加强沟通联动,以保证资产变动时同步管理,合理资源配置。例如:为防止资产闲置和浪费,部分通用设备应由资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建立领用、借用台账,在各部门间调剂使用,以减少重复购置,有效提高使用效率。

(三)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设置内控职能部门,按部门分解、落实内控责任,各部门共同梳理单位现有制度、流程,按规范要求补充和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第三方为单位内控体系建设提供建议和帮助,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资金管控为核心的内控体系,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逐步实现内控体系工作的系统化与常态化,有效预防和规避内控风险。

建立内控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特别是涉及预算编制、执行,部门各司其职的同时,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加强沟通协作,将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融入各业务环节,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注意强化职工内控意识,结合外部政策要求及自身业务特点,明确关键控制节点职责,提升各部门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将外部监管和内部绩效考核相结合,优化内控管理。

(四)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招聘、引进优秀会计人才,优化财会人员结构。例如:招录年轻财务人员,为事业单位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年轻一代对信息技术更有悟性,更具创新精神,其产生的“鲶鱼效应”能带动其他人员加强学习,适应制度转变,主动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加强财会实操培训。将政府会计制度与行业具体实务有机衔接,寻求更好更快解决财会实操问题的途径。例如:从基层单位选拔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优秀财务人员着重培养,由他们具体指导同系统其他事业单位实务操作。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组织财务人员短期脱产培训学习,培训内容中可加入案例教学,细化到会计分录处理、报表生成等,让学员易于理解和掌握。

上级财政部门多为财会人员创造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渠道,人事管理中纳入事业单位财会人员职称晋升机制,会计人员通过职称考评机制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质,推动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此外,事业单位可建立竞争机制激发财务人员主动学习。例如:将财务工作效率与考核、绩效工资挂钩,形成双向促进机制。

四、结束语

新时期事业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利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财务核算,严格规范单位内部控制,合理资源配置。财会人员要主动提升综合素质,全面领会掌握政府会计制度,转变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有效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财会人员会计工作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发力提高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对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