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实务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2021-11-25刘欲飞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6期
关键词:申报关键出口

刘欲飞

(杭州信之律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2)

一、引言

国际贸易对于我国的经济实力成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世贸组织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097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六;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6207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五;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8512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四;2004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7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2072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9727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之后连续蝉联世界第一[1]。从数据上看到,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的增长迅速,发展势头良好。但是,随着出口贸易额与出口退税的规模同比例持续增长,出口退税业务量的也持续增大,正确处理和申报出口退税变得尤为重要。

据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出口企业有近25%的退税额因各种原因不能成功申报退税,导致资金流失。由于出口退税业务的政策变化频繁,退税财务人员专业程度不高,退税流程操作不规范,以及许多企业对退税政策和退税具体流程不了解等等原因,本应可以得到的退税款无法享受,使企业资金遭受损失[2]。小型外贸公司的出口业务自身利润较少,如果不能及时退税,对企业的资金压力影响比较大。另外贸企业申报首次退税时问题也会较多,如何规范及准确退税,成为出口退税实务中首先需要关注的要点。

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实务中的风险点及其表现

(一)退税政策变化频繁及退税流程申报电子化的实行带来的风险

2017年国家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全面实施“营改增”,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调整。为增强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改用无纸化管理,网上申报流程,大大加快了退税进度。2020年以来,税务总局又进一步推出出口退税事项全流程“非接触式”办理措施,提升了办事效率;电子口岸系统“海关数据”模块进行升级,与税务申报系统进行联网等,这一系列退税政策变化及退税全流程电子化措施,需要退税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及时掌握退税流程并准确进行电子化操作。如果退税工作人员缺乏新政策、新系统的学习,对更新后的申报流程不了解,导致外贸企业上报信息有误不能及时办理退免税,就会产生一定的退税风险。

(二)退税管理制度执行力度是否到位及退税工作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变动的风险

1.退税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导致退税工作有章不循

为了规范出口退税工作,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退税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良好的组织架构。使退税工作的各个部门在处理退税各环节时,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制度形式主义,执行力度不到位,会出现信息不同步,各部门推诿。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报关员、国内采购人员等缺乏相互沟通,财务人员在拿到退税资料后,往往发现申报退税资料不符合退税要求,造成一定的退税风险。如:税务机关要求外贸企业“供应商与货源地”信息必须一致,不一致需修改报关单相关信息;国内采购发票上的商品品项与报关单上的品项不一致,导致税务机关退回退税申请。

2.关键岗位人员变动后,新员工对退税工作业务不熟悉

退税工作关键岗位人员属于专业人员,在退税工作中起到承上启下,把控风险的重要作用。有经验的关键岗位人员在处理退税问题时,对容易出现风险的环节,容易操作失误的地方,会有意识地进行有效管控。退税工作包括一系列的流程,在关键岗位变动后,新员工对业务不熟悉,操作流程不了解,不知道哪里是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风险点。例如:实习报关员误报关,财务人员发票认证有误,退税业务进展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因为操作失误不予退税。

(三)企业与退税相关政府部门和上下游经销商、客户的沟通紧密度带来的风险

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根据国际大背景和国内经济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某些企业在退税流程中遇到新的问题,不是通过从税务部门、海关部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咨询,及时得到正确的政策指引指导。而是有惯性思维,习惯按照旧的退税流程来操作,认为以前老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那么新问题也可以这样操作,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无形中增加了退税风险。

退税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涉及多个层面,企业在出口退税中会涉及与上下游经销商、客户之间的往来。如果供应商不能及时开具进项发票、海外客户不按时汇款,可能使得整个退税工作停滞[3],因退税申报材料收集不全,导致不能及时申报退税,延长退税时间,增加了企业资金成本和提高退税风险程度。

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实务中的风险防范对策措施

(一)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建立员工考核激励机制

1.加强对关键岗位的人员培训,保障退税工作的核心力量

减税降费政策已深入执行,无纸化操作及退税信息电子化全面开展,对出口退税专业人员的专业程度要求提高。企业应该对各个退税工作岗位进行精准定位,确定哪些是关键岗位。针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要求关键岗位人员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做到知识面广泛,专业性强,确保退税业务申报合规,降低退税风险。

2.建立退税业务的考核激励机制,提升出口退税工作的质量。为了提高退税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退税业务推行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奖惩和激励手段,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出口退税工作的质量,达到企业和员工共赢的目的。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重视储备人才的培养

1.加强内部管理,形成管理闭环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从进出口贸易风险防范、进出口贸易实务操作、财务管理制度,贸易合同审核制度等方面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出口退税内控机制。减少管理空白地段,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来做事。要求退税各环节人员:财务人员、业务人员,报关员,国内采购人员等处理退税业务时,遵照制度规定的条款和流程执行,分工精细化,做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核算体系,做到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形成一个管理闭环。

2.重视储备人才的培养,应对专业人才的流失

出口退税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成为能否顺利退税的关键。出口退税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外贸企业发展的根本基础。这类专业人员的流失,会在一定时间内给退税工作带来阻力。所以企业在做好经营的同时,需要同时做好出口退税储备人才的工作。可以把退税相关工作分为AB岗双岗制,A岗为负责主要退税工作的专业人员,B岗为辅助退税人员。储备退税人才工作由B岗人员开始培养,以实际工作代替培训。出现人员更替时,可以缩短熟悉业务的时间和减少退税工作中的差错率。做到尽可能防范重要岗位人员更换的风险,把此类风险程度降到最低。

(三)与企业外部各方面建立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关系

1.保证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渠道畅通

随着“放管服”政策的实施,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成为政府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职能部门加强了政企互通,经常定期组织政策培训讲座,助力企业发展。退税工作人员要有主观能动性,积极参加政府职能部门定期组织的政策培训讲座,如:税务专题培训、出口退税网上培训。建立与海关、税务、外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交流途径,为企业退税工作创建良好的外在环境[4]。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方式从面对面、提交书面资料的单一化模式,变的多样化:钉钉系统、热线咨询电话、税企邮箱、互动中心平台、税企交流群等各种方式都是现在较多采用的新型沟通方式。退税工作人员应利用这些方式,做到及时获得最新的政策资讯。对于退税政策的理解把握提供便捷咨询的途径,且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多方面获得协助[5]。

2.企业应该与供应商、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

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企业获得高质低价产品的前提,可获得超值服务,比如及时交付产品,及时开具进项发票等等;企业与客户是买卖关系,必须在销售前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培养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做到收汇及时,使企业资金加速回流,提高资金利用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外贸退税工作涉及领域广,从国内采购,运输,银行核算,开具发票,报关出口等流程一个周期下来时间比较长。一是,需要企业各部门通力配合,制度制约与奖励机制并行,力争资料齐全、程序合规,做到规范退税;二是,要求各环节退税人员专业技术精通,严格按照退税流程处理业务,做到准确退税;三是,与企业外部各方面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总之多管齐下,规范退税、准确退税,有效避免退税风险,为外贸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快捷和安全的保障。

猜你喜欢

申报关键出口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