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究

2021-11-25黄亨胜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6期
关键词:年限国有资产核算

黄亨胜

(广东省广播电视技术监测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6)

在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是国家和单位进行各项决策的重要依据。显然国有资产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既是事业单位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的需要,最后是监督检查单位监督管理的需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日常管理是基础,也是关键所在,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要点必须进一步完善,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才能更好保障事业单位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目的及原则要求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目的是为了有效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国有资产现代化管理体系既符合财政部门要求,也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相适应。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一是坚持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事业单位是资产使用权者,国家是资产产权所有者,按照现代化产权制度的归属、权责等特征和要求,既要明确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面的义务和权力也要明白资产产权的归属关系;二是坚持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管理控制好资产产权总量,在预算批复下用好增量资产,对资产存量有效盘活,使资产配置更加合理,资产分布不合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大力提升资产使用率;三是坚持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将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有效链接,把资产、财务、价值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管理,严格账实、账账、账表相符的要求,使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准确掌握“家底”,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度不断加强,但实际上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国有资产的管理尚不到位,存在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国有资产配置不规范

首先,预算管理支出和资产购置没有相结合,单位增加资产存在计划性不强,没有严格对资产配置的标准、数量、价格做出要求,不按预算批复和政府采购计划配置资产,不但是资产管理不规范,同时也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其次,资产管理部门缺乏统筹分配、厉行节约的观念,认为只要有预算,就必须配置资产,没有对资产全盘考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比如一个部门需要配置办公设备,而另一部门刚好有闲置办公设备或者部门内存在使用办公设备到了报废年限但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等,出现盲目购置资产造成浪费的现象。

(二)国有资产的会计核算不严谨

首先,会计核算内容不准确,容易混淆核算科目的有存货与固定资产,对于成批购买价值不高的资产,经常会在存货中核算,如购办公椅子一批,而对于单件资产实物感强,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却在固定资产中核算,如购买电风扇一台。另外,无形资产与费用支出科目,如购买办公软件经常直接作为办公费用核算。其次,对于在建工程或资产大修增加的资产,经常被忽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这是在资产实物盘点时经常发现的问题,是因在建工程和维修费进行核算就完成造成的。最后,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核算不严谨,没有严格按政府会计准则的要求,结合资产使用的实际情况确定折旧的年限,照搬会计准则中不少于几年的标准简单确定折旧年限,而对于无形资产摊销认为使用年限不确定无法进行摊销或随意确定年限进行摊销等情况时有发生。

(三)国有资产使用管理不科学

首先,对实物盘点认识不到位,认为单位管理较完善,对定期或不定期的资产盘点只做表面功夫,如只是询问各资产使用人资产是否还在即可,时间长就造成了账实不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其次,资产使用责任没有落实到位,既不关心资产是否完整也不注意维护,特别是办公室里共同使用的资产;另外,没有落实资产领用交回制度,如工作人员调离时没有带走资产就默认已移交单位,造成的损失将无法弥补。最后,不按规定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对出租资产没有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提出申请,取得收入存入单位银行存款账户,把收入作为单位经费的补充,特别是差额补助拨款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而对于出借资产认为出借给国有单位就没有问题,这样不但造成资产管理混乱,还可能存在违规现象。

(四)国有资产处置方法不当

首先,处置资产范围不正确,为了新配置资产,对不能处置的资产进行处理,如利用率不高或系统较落后、超过使用年限可以继续使用的资产,使国有资产蒙受损失。其次,对资产处置不申报,二级预算以下的单位在处置资产时,只是在单位内部走完审批流程,没有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申报并得批复后才处置,特别是少量资产、资产残值很少或甚至需要支付资产处理费用的。最后,处置手续不完整,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批准后对资产处置时,对于无偿转让的资产,办理移交手续时,移交明细表中列明资产的购置时间,原值,折旧,净值等要素,双方在移交单签字确认,没有要求移出方提供相关资产材料,对于报废的资产,没有专业技术人员鉴定意见或第三方专业机构鉴定的意见,如车辆的报废没有具备资质评估公司鉴定的资料,只是回收公司出具的回收证明,这就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根据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和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合理配置国有资产

首先,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门预算批复对国有资产配置管理,配置时必须依据单位职能、配置标准等规定并细化资产使用的绩效,对资产配置规范管理,使国有资产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证事业正常运转和持续提供公共服务。其次,资产管理部门应统筹分配,节约配置国有资产费用,将资产管理系统确实应用到实际管理中,对资产性能、运行等动态状况准确掌握,熟悉部门之间现有资产配置情况,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严格厉行节约的要求,合理配置资产,避免国有资产的浪费。

(二)严格按规定对国有资产进行核算

首先,熟悉掌握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弄清资产中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核算内容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对资产的外表、金额,数量等关键要素的掌握,才能准确对各类国有资产进行核算,既真实反映各类资产的价值,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次,在建工程或资产大修的,在完成后及时转入固定资产核算,由于客观原因工期较长的,可进行辅助登记或预估资产价值核算,任何情况下都应具备正确的、完整的原始资料,漏记固定资产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最后,正确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应按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本单位资产使用情况,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进行合理确定,使资产的净值更贴近实际价值。如必须配置的业务保障用车,但用车频率不高,购买新车后就不能简单把折旧年限确定为8年,应按实际情况确定大大超过8年才是合理的。

(三)科学管理使用中的国有资产

首先,提高认识,认真落实资产实物盘点工作,不但可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并且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并加以纠正,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和定期资产盘点,特别是在编报年度资产报表时,就必须对资产进行全面的盘点,才能准确反映使用中的国有资产真实情况。其次,完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将责任直接落实到位,严格考核和监督资产使用和保管人员,对资产的毁损、丢失实行追究制度,落实领用交回制度,责任应落实到具体使用人和保管人,人员岗位变动时应正式办理领用或交回手续,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最后,严格按规定对资产的出租、出借进行管理,对于出租出借资产应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集体审议通过后,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申请,报送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的相关资料,获得批准后才能进行处置,取得资产处置收入时,必须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上缴到财政部门开设的专用账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

首先,严格确定资产的处置范围,在资产权属清晰的情况下,从严把关处置资产,不能把利用率不高的资产等同闲置资产,属于淘汰的资产应严格论证,报废资产应有专业的鉴定意见,对于变通处置资产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才能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其次,资产处置时必须事先向主管部门申报,列明处置资产清单,加具单位处理意见,并提供相关的材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增加资产处置功能模块,不但可以方便处置单位的申报,也方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资产处置的审核和审批。最后,完善处置手续,资产经批准后进行处置时,必须具备完整的资料和相关的手续,除了最基本的申请文件、资产清单、权属证明和价值凭证外,对于转让或报废等不同情况应附上其他的相关材料,如评估报告、技术鉴定资料等,不能只凭清单进行资产处理和账务处理,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在购置资产到处置资产全生命期的整个管理流程中,对实际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通过逐一的具体分析和解决,力求规范资产管理流程,夯实资产管理基础,加强建设资产管理信息化,有效提升国有资产实际管理水平,使国有资产管理现代化体系更加符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运行的特征,在事业单位正常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方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年限国有资产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