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2021-11-24江新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培育核心技能

陈 贞,江新华

(1.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2.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1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人才培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全面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1]这些进一步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方向与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成果颇丰,社会各方面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高等院校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错位,当前高校体育人才难以满足“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全面健身热潮。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其“秉承了以国民健康为中心、促进全民健康的价值取向,提出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题,描绘了未来15年向健康中国迈进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2]我国人民健康素养到2030年之前应提高到30%,实现经常锻炼人口至5.3亿,健康中国不仅加强群众的锻炼意识,还要逐渐培养大众的锻炼习惯。为了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支持必不可少,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健康中国”为目标,以体育产业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体育人才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2 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的具体构成

2.1 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是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实践联系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有助于教师更加直观了解教育目标,了解学生日后全面发展的专业技能与必备素质,核心素养更重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核心思维的内涵。因此,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是包括了体育技能、意识、水平、知识、行为、品质构成的综合性素养。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以体育专业知识为基础、意识与行为为内驱动力、水平与技能为展示结果,基于高等教育体系构建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形成利于培育核心素养的教育氛围,引导高校体育人才培育符合“健康中国”设置的终极目标。

2.2 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的内容

第一,运动认知和能力。运动认知是高校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运动健康获得、运动技术技能的行为,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其感觉、思考,运动认知也为学生运动能力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撑。运动能力主要包括了基本、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主要包括了常见的走、跳、跑、掷、投、攀登等能力,而专项运动能力包括了竞技比赛能力与锻炼能力,这两种能力互为依托。

第二,健康知识与行为。健康知识是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活动,掌握开展科学锻炼、培养运动安全意识、防范运动安全事故、预防运动损伤等多类知识。体育专业学生在具备较为健全的健康知识构架后,自然会对科学、健康的体育行为有正确的认知,从而用科学知识指导自己展开体育行为。健康行为主要表现为学生对于身心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良好行为表现,高校学生在运动前后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后的放松行为。此外,健康行为需要健康知识进行一定的理论铺垫。

第三,体育品德与情感。体育品德主要指高校培育出的体育人才应具备良好的体育品格(遵守竞技规则、尊重竞赛对手、尊重裁判判罚等),体育公德(善于团队合作、爱护体育器材设备等)、体育精神(坚忍不拔、刻苦训练、意志坚定等)。体育情感主要围绕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展开,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让学生正视日常训练活动,以正面的情绪面对体育训练。

2.3 培养高校人才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

第一,运动能力发展需兼具体能与技能。体能成为体育人才运动能力发展的重点,体能与技能相辅相成,体能训练与技能学习过程是提升运动认识的基础。体能因素包括了人体各项运动机能,这对技能的形成和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运动员高超技能形成和保持的基础性条件,为发展运动员体能与提升专项技能奠定基础,提升运动员技能为体能的发挥提供平台。体能和技能在运动训练与竞技比赛中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第二,健康行为发展需要良好的情绪体验与运动兴趣。大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选择该专业都是因为兴趣所驱,但其中也有学生因升学压力选择成为体育特长生,日积月累的训练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兴趣。如果学生对运动结果产生极大兴趣,那更有可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枯燥的日常训练。无论何种运动都带有一定竞技特征,在运动赛事中获得胜利的喜悦,动作失误的懊悔、错失胜利的沮丧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情绪的调控能力,这些运动情景几乎是每个运动员都会遭遇的,若没有好的心态很难在重大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

第三,体育品德需要公正的规则约束与竞赛活动。在公正规则的约束下,学生才能形成遵守体育规则的意识;在合作体育项目中分担任务,学生才能逐渐形成合作精神、责任意识。

3 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3.1 创新培育理念,调整培养方式

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前提与基础。高校在打造公共体育服务“产-学-研”的过程中,加强体育专业人才储备,将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纳入到体育人才培养计划中来,从而实现体育人才核心素养与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全面对接,以各类体育项目为切入点,不断提升群众体育健身指导的专业性,让高校人才具备更加专业的体育技能之外,还能为群众开展科学健身提供服务。

健康中国战略指出:“推行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健康生活方式。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计划,培养青少年体育爱好”。[3]高校体育人才能力发展不应该只是局限于个人体育能力的发展,更需要具备推进全民健康素质的全局视野。高校培育体育人才过程中应引导其逐渐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确定体育技能、意识、水平、知识、行为、品质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实现高校体育人才的行为优化、意识提升、知识内化、水平提升、技能培养、品质形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断巩固体育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基础。例如,在理论课程学习时,教师不应割裂运动案例与体育知识,以真实的运动场景调动学生兴趣,转变以往学生被动式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模式,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内化核心知识点,进而将体育理论知识转化运动认知。巩固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的培育基础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教职人员,高校可先对教职人员展开关于体育核心素养的教职培训,先让体育专业相关教职人员形成体育核心素养,同时构建高校体育教育平台,重点关注教师职业成长计划与师德建设,为高校体育教师发展指出方向,通过教育平台沟通与学习了解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科学培育体育相关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健康中国”目标实现持续输送高素质体育人才。

3.2 完善课程结构,突出专业技能

“健康中国”最终目标强调健身的普及性。高校体育人才培养课程应强化学生的健身项目技能能力,结合当前全民健身需求,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育更应重视基础课程,例如,健身器械使用方法与练习效果、健美操、户外运动项目等课程,课程设计中根据全民健身需求加入大众更加偏好的新兴体育项目与课程,例如,跆拳道、网球、高尔夫、斯诺克等,让学生重视本专业训练之外还同样重视这些热门技能训练,引导高校体育人才额外掌握一至两项高水平的运动项目,并且能够熟练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指导方法与具体规则。除此之外,高校为了满足部分特殊人群的健身需求开设一些瑜伽教练、体能教练、瘦身教练等具备复合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专业学科课程学习内容配置时,更应考虑高校体育人才的就业偏好,以职业素养发展为基础创设那些全民健身需求较为突出的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基础学科包括了体育相关的管理、心理、保健、教育、营销类课程,专业学科主要涉及健美、健身、休闲运动方面的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还可纳入地方优势运动项目,从而发挥高校体育人才服务地方体育产业的功能。

为了考虑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育需求,课程结构与专业技能需要满足个性化培育,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基于学生需求完善课程结构。在新兴体育项目与课程培育时,比较传统的技能培育方式,围绕“人”展开技能培育,让学生了解体育项目的多维功能,并且结合自身专业发展选择适宜的体育项目。

3.3 搭建实践平台,创新体育活动

高校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最终都是需要进入到特定的社会岗位,因此,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依据,高校体育人才培养过程应与社会体育活动紧密相连,高校应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高校应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机会与平台,引导学生将学习的体育知识应用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并且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发展、检验自己的体育核心素养。当前高校提供给学生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参与机会不足,学生缺乏明确目的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与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育的联系不够紧密。此外,部分学校难以将社会体育实践活动与正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衔接,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

高校安排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应符合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参与活动的具体要求。此外,社会体育实践活动不应只局限于参与体育赛事,还包括了体育调研、体育指导、体育宣传等活动,例如,参加一些中小型赛事服务,校内体育赛事活动较为有限,高校可让学生参与社区、企业、行业等运动会,参加活动之前具体根据赛事要求展开一定的业务培训,培训合格之后学生就可以正式参与赛事服务。高校应将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尽量安排在学生寒暑假、课余实践或公共节假日,为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创造更好校园氛围。

以社区为重要活动基地,提升体育人才的公共体育服务意识。高校体育学院可与周边社区合作创设社区体育俱乐部,高校体育学院可为社区居民健身提供健康辅导、运动场地、指导人员、知识讲座与体质检测,同时联合举办一些社区小型体育赛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为高校体育人才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创造了新平台。社区建设指导员是推进“健康中国”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是体育服务体系、城市社区网络的骨干人员,其在提升群众健身意识、指导社区群众展开体育活动、引导社区群众进行合理体育消费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高校体育学院应选拔经过培训的体育人才,鼓励这些拥有丰富体育知识的学生进入周边社区,走向基层为社区居民开展健身活动进行服务。学生在开展创新性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满足自身专业能力成长的同时指导社区居民进行科学健身。此外,高校体育学院可与周边社区联合打造运动健康管理平台,从而促进地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运动健康管理平台应包括健身检测、评价、健康干预等内容,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可将社区市民运动健康方案、健身检测结果等内容作为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从而提升高校体育人才的核心素养。

3.4 改革训练模式,完善赛事体系

首先,创新高校体育人才训练模式。高校可以设立体育项目类型多样的校园运动中心或者俱乐部,以教练辅导、自主训练相结合的育人形式,吸引更多体育人才或院校其他体育爱好者加入训练,实现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提升。高校体育学院学生可基于自身体能情况,选择性参与一到两个校内体育运动俱乐部,实现个人专项技能多元发展。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若出现理论知识学习落后的情况,教师应暂停学生参与校内运动部的训练,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体育运动认知和能力,健康知识与行为,体育品德与情感等方面均衡发展,体育专业学生需要完成专业课程后才能获得参与校内体育活动的资格,实现高校体育人才体育技能与文化综合素质的双向发展。校园运动中心都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据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养计划与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协调,“避免出现为打比赛而招生,在校成绩一塌糊涂,顾此失彼的情况”。[4]

其次,完善高校赛事体系制度。“随着竞技体育制度改革的逐步深人,我国大学体育竞赛体系不断健全与规范,现行制度和管理办法在重视竞赛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兼顾成员学校的职责、权利和利益。”[5]高校体育人才核心素养培育离不开高水平的运动竞技比赛。高校内部、学校之间体育赛事有利于促进体育人才的沟通与交流,实行高校体育事业逐渐规范化发展。当前高校体育赛事中表现突出的多是体育“特长生”,竞技型体育人才与教育型体育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不均衡。高校应扩大体育赛事的参与面,吸纳社会人员、校内体育专业外的学生积极参与,打造影响力突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锻炼体育专业人才竞技能力的同时扩大专业项目竞技辐射作用,实现高校体育赛事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培育核心技能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拼技能,享丰收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