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EP 协定下吉林省对外经贸合作的机遇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吉林省产业链贸易

杨 晨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2020年11月15日,覆盖15个国家(包括中、日、韩,东盟10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一协定囊括了东亚地区主要国家,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2019年,RCEP 15国总人口达22.7亿,GDP规模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总量约30%,覆盖44%的全球人口、40%的全球贸易和30%的全球GDP。该协定的签署将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一、RCEP 对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影响

1.符合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RCEP作为东亚经济合作主要机制,能够更强劲地推动各国之间贸易往来。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始终遵循友好、合作、共赢方针,以现代化、规模化、国际化为目标,大力推进对外经济合作。RCEP生效后,中国将通过频繁的经济沟通继续深度实现不同层次的多方交流,这不仅能提升中国在东亚经济区域的影响力,同时还将促进中国周边国际关系,通过与各成员国之间的真诚合作,实现地区安全稳定,进而提升整个东亚经济发展水平。[1]中国加入RCEP以后,不仅对区域经贸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同时对和平解决争端、建立政治互信、推动友好交流等起到不可忽视的弥合作用,进而为中国形成新发展格局构建良好的周边环境,有利于中国在稳定地缘政治形势下继续深化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2]

2.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

RCEP首次将中日韩三国共同纳入自由贸易框架之下,不仅大大减低了三方贸易的障碍性因素,为解决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问题提供了良好契机,有助于推动建立三者自贸区的谈判快速取得进展。中日韩三国同为RCEP成员国,在东亚地区甚至在亚太地区的经贸联系都非常紧密,三国间贸易额庞大,2019年已达6220亿美元。中日韩的经济总量在亚洲经济占比中高达70%,世界经济的20%。RCEP签署后,将释放中日韩三国贸易间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中日韩仅有23%的域内贸易水平,不但低于欧盟的65%,也低于北美自贸区的40%。中日韩三国处在价值链上下游关联的重要环节,产业链和供应链间已深度融合。以高技术和关键原材料为输出方的日本处于生产链上游,以半导体制造与存储为供给方的韩国处在生产链中游,最终由中国在生产下游加工处理日韩输出的高端中间产品。[3]虽然中国在近年来对产业不断进行升级和转型,但仍未根本性改变上述国际生产合作模式和分工地位。RCEP协定中减少关税、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利好影响,将促进中日韩在区域内的国际分工更加紧密,也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在世界制造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3.降低贸易与制度性壁垒,加速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参与RCEP机制将有助于摆脱曾经由美国主导的TPP机制中刻意制定高标准的负面影响。以往美国主导的TPP谈判过程中提出的相关标准,对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十分不利。如在TPP成员国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如有新的成员国期待加入,则需承诺必须无条件接受所有协议条款,相当于被剥夺了谈判机会。这意味着中国可能长时间处在对新规则的适应过程之中,造成巨大经济利益的损失。加入RCEP则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中国以RCEP经济合作机制为媒介,在相对宽松的规则下不断提升自身经济影响力,为未来参与引领高标准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赢得时间窗口。[4]中国与RCEP成员国有良好的交易基础、人脉关系以及通商途径;RCEP国家也高度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夯实合作基础、提升RCEP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程度。可见,RCEP不仅对我国贸易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引导作用,同时也将对东亚乃至亚洲域内的共赢和繁荣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入RCEP将会在短期内对我国整体对外贸易产生冲击,对农产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产业领域也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及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互补性竞争优势等势在必行。

二、RCEP 签署为中国产业升级提供机遇

中国加入RCEP并非谋求获取短期的经济利益,签署RCEP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不是威胁,它为提升区域产业链、价值链水平,共享亚洲经济增长红利提供巨大机遇,随着未来RCEP升级谈判进程的推进,在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中国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1.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契机

RCEP签署以后,中国将不断根据要求推进产业合作,实现区域内互补效应。RCEP框架下的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日韩两国在工业制造方面优势明显,但在农业生产加工方面却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存在巨大差距,甚至与以加工产业为主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存在差异,这说明区域内产业互补性强。[5]目前,中国的主要产业优势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初级加工为主,RCEP协定落地后,带来的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中国提高产业竞争力、改变产业链低端现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交流的平台。同时有利于中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2.为中国适应要求加速建设建成国内外贸产业链新节点提供机遇

产业链涵盖产品及服务生产的整体过程,不仅包括原材料生产、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中间制造、终端装配等专业流程,更涵盖了运输消费、流通回收等环节。随着国际分工在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不断深入,价值链贸易成为世界主导贸易方式,不同国家都会专注于链条上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随着RCEP谈判升级,原产地累积规则必将带来新型跨境产业链结构重组,并且在我国境内不同地区不断产生新的产业联通节点。可见,加深我国与RCEP国家合作交流,在确保合作共赢的同时,以更加灵活的贸易形式推进现代化、科学化贸易关系改进,不仅有利于推动实现产业链国际延伸,也有利于推动在我国境内建设建成RCEP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新节点城市(地区)。

3.巩固区域供应链、产业链地位提供政策与规则指引

RCEP的特点是通过各项政策整合区域内的经贸规则。如通过采用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深化区域内产业链和价值链;运用新技术促进海关便利化,推动新型跨境物流的发展;采用负面清单推动投资自由化,提升投资政策透明度,从而实现区域内经贸规则的优化与整合。2021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并指出,在协定所涉及的七百余条约束性义务之中,中国已经针对其中的85%以上做好了履约准备。中国政府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全面加速推进各级有关部门同协定生效国之间积极展开各项对接准备工作。近期,有关审查协定司法、减让贸易关税、制定转换方案等已经完成,同时原产地累积规则、技术实施准备等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三、RCEP 协定为吉林省对外经贸合作提供机遇

1.补足吉林省对外经贸合作短板

近年来,吉林省与RCEP各成员国贸易往来频繁。据长春海关统计,2020年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80.1亿元,其中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额为266.9亿元,占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总值的20.9%。在对外贸易方面仍有短板,主要表现:一是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体量相对较小。以2020年1—11月为例,货物贸易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1198亿元,居全国第24位。二是吉林省与主导RCEP的东盟及其周边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较少,贸易额度相对较小。吉林省对外贸易主要对象国为欧盟、日本、墨西哥,贸易额占吉林省进出口总额60%以上。三是吉林省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其主要出口产品是农产品和机电产品,占全省进出口总额60%以上。机电产品和农产品等不仅与RCEP成员国之间缺少互补性,甚至容易构成竞争。目前省内产业种类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议价能力较强的中高端产业支撑,不仅产品处于产业链末端,而且外贸企业出口创汇能力有限。RCEP的签订有助于吉林省深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发展,发挥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商品粮基地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扩大国际市场。

2.深化与日韩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助力东北亚区域深度合作

RCEP签署后,吉林省将在汽车、文旅、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上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推进与日韩等国之间的经贸交流。吉林省处于东北亚区域的核心位置,面向日韩拥有地理地缘的天然优势,具有较好的贸易合作基础。吉林省会城市长春位于东北亚区域几何中心,到韩国首尔的直线距离仅700公里,在陆地上经由通化、丹东可以直接抵达韩国沿海主要城市,在海上经由珲春—扎鲁比诺港可以到达日本海沿岸。吉林省拥有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更有利于在生产要素方面对接RCEP成员日韩两国,同时叠加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吉林省通过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日韩等国的合作,可为中日韩自贸区事实落地吉林奠定基础,以RECP协定为契机,为促进吉林省与日韩之间贸易在既有合作优势基础上持续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3.提高吉林省农业、制造业发展水平

一方面,中国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不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仅高于日本和韩国,远低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虽然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相似度高,但产品种类相似度低,互补需求明显。从国别角度来看,中国与东盟、日韩农产品贸易互补度高,与澳大利亚和印度的互补性居中,与新西兰之间的互补性最弱。因此,吉林省如果能够抓住机遇,精准发现与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互补种类特征,就有望促进与其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方面的深层次融合,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另一方面,RCEP为吉林省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更开放的市场,将增强汽车行业的国际化水平。吉林省长期以来与日韩建立了紧密的贸易联系,特别是汽车行业如一汽—红旗、大众等从日韩进口大量汽车零部件。随着协定生效以及进口关税下调,相关商品进口成本将继续下降,进口企业将获得利好。

四、RCEP 协定下提高吉林省对外开放水平的建议

RCEP协定有助于吉林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吉林省以RCEP为契机,立足沿边近海地理特点,发挥长春东北亚物流节点城市、珲春沿边开放型城市、图们国际交通枢纽城市等区位优势,释放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叠加效应,形成共享的产业链,加快构建吉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是吉林省围绕汽车、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布局产业链与创新链。当前,我国正处于打造产业链及向产业链中上游发展的关键时期。吉林省应顺应整体产业发展高端趋势,深化区域产业链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对接。选择适合RCEP产业合作前景的领域,率先开展研发投入。特别是类似现代农业生产设备、高性能医疗卫生器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力争占据先发优势。可建立与日韩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知识产权共享与技术合作与机制,打造吉林省与RCEP成员国间交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确保不同地区的要素在工业产业链实现互联互通,确保吉林省企业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相关产业链条的改造升级进程,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是吉林省统筹完善金融监管的基础上,借助金融开放门户打造资金配套体系。RCEP成员国之间产业互补,拥有比较齐全的域内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吉林省应抢抓RCEP成员国间允许放宽投资等市场准入、统一原产地规则及技术标准的利好时机,加快推动域内要素自由流动。尤其在提高吉林省产业链、价值链现代化水平的进程中,需要大量国际资本投入。因此,面向东盟建设金融开放门户具有重要意义。可尝试面向东盟制定多层次优惠金融政策,吸引跨境资金结算落地吉林,全面推动东盟国家离岸人民币业务进程,为其提供高效率、低成本融资服务。

三是不断加快推进长春本市的产业和市场标准与RCEP协定中相关规则的衔接,涉及知识产权、市场准入、海关通关、营商环境等内容。相关部门要根据原产地累计原则,改革相关管理制,确保协定生效即可落地实施。同时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技术和规则熟悉的准备。商务厅、省工商业联合会、省贸促会、长春海关和开发区等部门可联合组织对RCEP规则的培训研究,主动为企业提供权威专业的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引,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充分享受关税减让红利。

猜你喜欢

吉林省产业链贸易
登泰山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不忘初心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