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4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信息技术

李 伟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小学语文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恰当地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特点、语文课本内容等多方面的融合,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能够让多媒体信息技术变成支持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工具,从而改善传统的教学教法,使教学向高效高质发展,逐渐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当今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扩充课堂容量,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1.转变观念,更新教法,突破方式

受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宛如“学习的机器”,教师是“机器的操控者”,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伴随着教育现代化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的教学观念开始发生转变,教法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改变。[1]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结合,帮助学生挖掘文本内容更深层的意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给学生更多自由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将新型教学模式恰到好处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的语文课堂。如教师在教学修改病句的时候,可以将重要的修改符号和修改病句的步骤呈现在黑板上,然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白板上呈现需要修改的片段,学生阅读指正错误的地方,说出运用哪种修改符号如何修改,教师根据学生所言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最终展示运用修改符号后所修正过的正确句子……这样的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只靠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2.直观形象,营造氛围,增强美感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知识经验,所学的新知识必然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但是由于他们认知水平有限,会产生认知偏差和理解错误,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掌握课程重难点,不知道具体学什么。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学习内容利用图片、图像或视频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便于理解,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认知图式。同时播放音乐、动画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展示图片动画,能培养学生的美感,提升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增强审美情趣。[2]如在教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纸船和风筝》时,松鼠和小熊一个住在山顶一个住在山脚,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沟通交流,纸船要顺着溪流“漂”到小熊家,风筝乘着风“飘”到松鼠家。教师让学生理解“漂”与“飘”两个字之间的区别,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白板上播放纸船在溪流里面“漂”的动画,强调“水”,播放风筝在空中“飘”的动画,强调“风”,学生在屏幕上真实具体地看到了纸船和风筝不同的运动方式,就会深刻理解两个字之间的区别。再比如教授二年级下册课文《春天来了》时,教师在屏幕上播放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小溪流动起来了、柳树长出了嫩芽、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小鸟自由飞翔……这些生动具体的景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真真切切地感受春天的到来,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感,使他们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和感受美。

3.增加课堂容量,拓宽视野,提高效率

任何一所学校,它的课堂教学时间都是固定并且有限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依靠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想在单位时间内将尽可能多地将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引入课堂教给学生。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点就是容纳信息量多,内容简洁明了,呈现快速便捷,并且它能反复呈现,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直观印象。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多种多样的知识带入课堂,可以丰富和补充文本内容,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了解并掌握更多知识点,扩充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过程中,由于学生当下所处的环境与课本的时代相差较远,学生很难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以及来为什么会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感慨。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了解我国人民当时的艰苦生活。学生在熟悉时代背景之后学习本文,将课内与课外知识有效结合,会更加深刻地了解周恩来总理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见识,提高教学效果。

4.创造反思环境,加深理解,促进记忆

当前小学语文课本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抽象内容,仅靠教师的口头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设计和选取合适的教学课件,使抽象复杂的文本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投入课堂。同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一些文本中未呈现的知识点,能够使学生边学习边思考,不断产生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创造反思的环境,使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构建自己的认知图式,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对师生双方及教育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但它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手段,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由于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1.师生缺乏互动交流,学生主体地位丧失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电子白板上,大量呈现所要教授的内容,只顾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去挖掘其所要传递的深层意义;缺乏与学生互动交流,错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问,把多媒体课件视为课堂主人,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则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课件内容的变化上,机械记笔记,不愿意独立思考,不与教师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长此以往,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初衷背道而驰。

2.注重多媒体课件,忽视教材重要性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需要搜索筛选丰富的信息资源,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教师的课下时间有限,如果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必然会导致教师放松对教材教法的研究。而且课件中有些内容是对教材的简单复述,没有发挥其对文本内容的补充延伸作用。[4]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丰富多彩的课件和教材之间,必然会选择多媒体课件,那么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其价值严重流失;同时,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生活中对纸质书本的阅读与思考。长此以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受到影响,教学效率与学习效果都不会达到预想状态,最终得不偿失。

3.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传统教学模式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使教师忽视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发展有益的方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论讲解基础知识还是相对抽象的知识,都会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讲解的内容投屏到电子白板上,整节课下来,学生的目光完全集中在五颜六色的多媒体课件上,对教学过程中要掌握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如果教师从头到尾使用多媒体,将多媒体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材料,放弃黑板,不再精心设计板书内容,不在黑板上展示课堂重难点和知识框架,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模糊,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如果教师长时间不书写板书,可能会导致教师自身知识掌握的退化,比如提笔忘字等,一旦离开多媒体的辅助,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与建议

1.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

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的互动,情感的交流等一系列课堂活动,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时,既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问,切忌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同时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营造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

2.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材内容有效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教材内容之外,还要结合其他教学手段补充扩展课外知识。教材中的文本内容可能只是向学生展示了一篇范文,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为某一节课的教学提供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或者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因此,要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材内容有效结合,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效结合,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活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把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时机,适时适度应用

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直观具体,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但频繁过度且不分场合地使用是不当的。教师需要明白课件展示的应该是提纲性内容,以及延伸的课外知识点等,而不是文本的简单复述。教师要看准时机,适当使用,如在讲解教学重难点时,在播放名家朗读示范时,在讲解生僻字时,或在营造课堂气氛时使用,适时适度的应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拓展知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4.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熟练掌握其操作技术,能对教育教学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可以聘请多媒体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针对多媒体课件如何制作、多媒体的操作方法等对学校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当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就能够节省备课时间,将大部分精力放到教学研究当中。同时,能够从容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多媒体技术问题,使教学计划顺利开展。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四、结语

钱学森认为“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其恰到好处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对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思维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但是它也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要用理性发展的观点看待,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朝着健康高质量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装备管理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