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室+学习通”智慧教学模式效果探究
——以高校思政课为实践场域

2021-11-24王孝雪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思政教室

王孝雪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34)

依托“智慧教室+学习通”的方式开展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泛化地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中,两者的相互融合促使教学内容通过特定空间、网络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讲授等维度的共同作用实现以更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提升与学生之间的联结紧密度。[1]

一、“智慧教室+学习通”智慧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

1.课前:内容学习+潜在学习诉求掌控

每次开课之间,至少提前一周,教师可以将自己挑选的章节学习内容上传到“学习通”APP上,在挑选章节内容时,大致包含三种内容,一种是与内容相关的图文课件,一种是与某重点讲解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一种是需要学生了解的课外拓展资料。这些内容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章节内容的自学,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出自己没有掌握或理解的知识的关键点,在“学习通”讨论区留言,以便教师收集信息,做好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的分类处理,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准化。对于学生而言,也更有目的地接收学习信息,从而真正地在空间上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前有效沟通。[2]

2.课中:知识点重难点详解+问题探究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可基于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点设置相关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基本题型,以备检测基础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此时在智慧教室的主屏和侧屏,可以直接呈现整体正误率、具体学生的答题情况,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感知体验。[3]

其次,对于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可采取更契合学生学情的方式进行讲解,“00后”大学生了解信息广泛,思政课教师与学生有更多交流的话题和共同的情感体验,再采取适合各班学情的方式进行讲授,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会有明显提升,这也更有利于打造“活力课堂”。

最后,“智慧教室+学习通”平台打造目的是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课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是问题探究,可采取主题讨论、选人、抢答等方式,在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不仅有所收获,更对自身有新的认知。

3.知识点巩固+学习效果监测

课后可通过“学习通”设置章节作业,巩固知识点,学生存疑处可在群聊处提问,师生及时沟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发布每次课时教学效果的调研结果,以此为依据,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师生双向满意度。

二、“智慧教室+学习通”智慧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1.教学方法:技术与课堂融合不够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的具体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恰当地应用于教学设计中,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可视化的。自“智慧教室+学习通”教学模式应用以来,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能按照智慧教室的要求,在授课的过程中较为熟练地应用学习通,但在课堂运转过程中,应用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仅仅是教学课件投屏、选人回答问题等功能,技术与课堂融合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智慧教学的需求。[4]

还有一种客观存在的情况,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技术,忽略了传统教学方法,单纯地为互动而互动,曲解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教学情境体验感不佳。

2.教学内容:问题导向不明、学科延展性不够

在“智慧教室+学习通”具体应用过程中,课前环节,由于一些教师没有特别注意学科发展的前沿性、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没有考虑学生的学情与年龄特点,导致选择的课堂学习资料缺乏实效性,学生学习存在敷衍的情况,教师也就无法掌握学生的知识诉求。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导向意识不明确。在教学内容设置中,重难点讲解不充分,学生在没有熟练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下,便会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课堂内在吸引力明显不足。[5]

3.学生满意度未达到预期

“智慧教室+学习通”智慧教学模式旨在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使学生摆正学习态度,课堂上真听、课堂下真学,对于思政教学内容真懂、真信,在真懂、真信的基础上自觉践行,做到知行合一。但就目前该智慧教学模式而言,学生的满意度还未达到预期成效,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章节的整体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期望不契合,智慧课堂的感知体验与预期不符,感知价值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影响“智慧教室+学习通”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1.教师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职业经历不同,职业发展的重心和目标有所区别,对于课堂整体的设计、掌握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教学效果便会有不同的呈现。比如,处于职业发展初期的青年教师,为了获得学生和教学督导的认可,乐于应用“智慧教室+学习通”这种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得也更熟练一些,在整体课前、课中、课后的设计过程中会有明确的流程再造,在课堂上也会更加在意学生的各种表现;但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还不成体系,在互动的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2.智慧教学效果测评体制

为了促进“智慧教室+学习通”智慧教学模式的快速发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重要的策略选择,但目前相关研究多是针对“智慧教室”与“学习通”联结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流程与操作过程。各高校在实际开展智慧教学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测评教学效果的标准,还没有形成智慧教学评估闭环。部分高校虽建立了测评机制,但还未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测评标准,未实际考虑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两者的区别,致使测评机制不合理,测量出的结果没有参考价值,影响教学效果的最终呈现。

3.学生

依托“智慧教室+学习通”开展智慧教学,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成效的前提是学生深度自学,提出问题,在课堂能经常参与交流讨论并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实际表现与预期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做不到提前预习,上课处于茫然状态;有的表现为可以开展主动学习,但是提不出问题;有的表现为对于前沿的时事政治了解不多,课堂参与不进来,等等。

4.交流平台

当前各高校针对如何更加高效地实现“智慧教室+学习通”良性发展的研究场域还仅仅局限于教研室层面,还未搭建起交流的平台,多是在教研活动中探讨如何更好地呈现一节课,获取预期的教学效果。学院层面举办的沙龙活动,学校层面举办的相关智慧教学比赛、智慧教学教学设计等活动数量还明显不足,市级、省级等级别的赛事更是少之又少。

四、对策建议

为了促进“智慧教室+学习通”智慧教学模式呈现更有成效的教学效果,需要一系列关键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主导作用:教师

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除了积极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外,还应借助智慧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智慧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预设的是在智慧教室这一特定空间下,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学生的积极思考,不断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认同度。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首先,要持续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学科发展情况,主动接受前沿的教学理念,而不是单纯只是将技术引入课堂。其次,除了较为常见的功能外,还要主动将其他不常用的功能应用于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智慧教室侧屏的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主动与“智慧教室+学习通”的管理员做好沟通,突破技术障碍。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既要广泛学习优秀教学案例,选择适合的教学案例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中,还要广泛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发挥智慧教学的优势。

2.主体作用:学生

整个智慧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思想层面上要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通平台资源库中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资源。其次,“智慧教室+学习通”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如果课前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便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知识点,便无法与教师展开深入交流。最后,智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对日常章节测试进行错误标注,也可以在教学资源中附上合适的标签,记好学习笔记,增加经验积累,这也可以为后学者提供一定的学习经验借鉴。

3.配合作用:学校

对于学校而言,首先应定期开展相关智慧教学业务培训。当前智慧教学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线上和线下的培训,使教师掌握基本的智慧教学手段,将智慧课堂与教学效果建立起关联。其次,还应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了解较早应用智慧教学模式和应用得较为成熟的高校的做法,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促使本校教师广泛应用。最后,还要举办促进智慧教学水平提升的相关比赛,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在比赛中找出不足和差距,进而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思政教室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微视频辅助教学对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不要在教室打闹
“313”教室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