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中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创新探索

2021-11-24肖玥瑢李辰威

现代交际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外语思政育人

肖玥瑢 李辰威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以此为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2]全员育人指学校中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均参与和发挥育人职责;全过程育人为时间概念,指在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中都要进行育人工作;全方位育人为空间概念,指育人需体现在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

外语专业为我国培育了大量既掌握外国语言文化,又掌握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跨文化复合型人才,其培育的学生站在中外文化的交汇点,与外国文化接触甚多,是跨文化交际行为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对外语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十分重要,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观、民族观与历史观,并培养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尚存在多种问题,如“单一化”,即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解;“形式化”,即仅跟随政策开展但不细化内容;“无趣化”,即一味枯燥灌输思政理论知识等。这些现存问题导致引领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不足。对于外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而言,应积极创新课程思政具体形式,即“外语+思政”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与语言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新形式有效扩展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加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政治素养与思想觉悟的提升,达到一步多效的预期结果。

一、“外语+思政”的形式创新

“外语+思政”的创新形式可从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及“全方位”三部分探讨,形成教工支部联动、课内课外联动、线上线下联动的三级联动模式。三级联动模式可以有机结合基层党、团组织的感召力与高校教书更育人的实践力,为“外语+思政”新型课程思政模式提供协同创造力。

1.全员参与,教工支部联动

外语专业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创新可以从专业课教师层面与党支部带领层面进行创新。

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首先,外语专业教师作为既了解外国文化又有着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应在“外语+思政”创新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应将自己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与国家发展规划需要相结合,充分挖掘外语专业课程、研究领域知识中与国家战略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外语能力,同时还要重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能力与把握程度,为其将来在国际舞台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奠定基础。其次,外语专业教师可以跨专业组成“思政教研室”,定期举办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研讨会。课程思政的提出,对高校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更加严格的要求,仅凭个人能力很难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教师跨专业组建“思政教研室”,加强交流研讨十分必要。教研室可定期研讨和邀请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名师分享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探寻教学实践新方向、启发授课方式新灵感、探讨课程思政新思路,从而将育人元素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融入自身专业的教育之中,从而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对于外语专业党支部而言,首先,党支部是高校强化政治引领,把好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提供理论支撑的重要组织。[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4]高校外语专业党支部更应发挥自身政治功能,积极组织引导支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认真学习领会党的理论知识,以自身实际行动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持。党支部所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可以转化为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部分理论来源,进而通过教师课程思政的实践,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学生的“四个意识”,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在校所学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其次,党支部应多举办与外语相结合的实践性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课程思政效果的提升。例如,外语专业党支部可策划“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多语种演讲比赛”及“先进党员事例翻译征文”等活动,并邀请相关专业党员教师进行指导与评判,既为学生提供外语实践机会,又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为教师课程思政提供更广阔的活动平台,实现以党建促进课程思政,以课程思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

2.全过程参与,课内课外联动

外语专业全过程参与课程思政创新可以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时间维度进行创新。

创新课内课程思政形式,可将教学活动安排划分为“教学周”与“实践周”。“教学周”即一般意义上进行正常专业课教学的时间,外语专业教师利用日常专业课授课时间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活动,可在专业内设立“多语种理论学习小组”,利用我国官方新闻媒体发布的多语种文稿及视频材料协助学生进行时事政策、理论概念、发展战略等内容的学习研讨,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加强外语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周”即期末考试后学生放假前这一段时间。外语专业应利用此时间段,开设融入“中国文化”“中国外交”“中国道路”等元素的短期特色课程,进行“外交发言实景模拟”“跨文化交际实景模拟”等带有思政元素的新形式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外语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可以邀请相关专业领域教师学者来讲座,传播正确思想理念,培育新时代“四有”青年。

创新课外课程思政形式,首先,可以打造具有特色的学生“外语+思政”社团,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学生社团及社团日常活动的全过程中。社团是大学生全面发展自己、展示自己、充实自己的重要阵地,已逐渐发展出一定的“社团文化”。大学生是社团文化的主体,社团日常活动是社团文化的具象表现,以人为本是社团文化的核心理念。“外语+思政”社团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传统组织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创新性融合,更添专业趣味与感召育人的特性。“外语+思政”社团具体活动应从日常环节和特色环节两方面建设。日常环节中,可以如日常基层团支部进行团日活动一样,定期举行多语种理论研习活动。外语专业知识将作为理论研学的介质与方式,学生研学中外新闻热点、我国政策文献官方译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外文版等内容,并总结所学所感进行双语成果展示。展示成果可以包括我国官方外文表述、中外情况对比等。由专业教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研学内容,达到外语知识运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目的。特色环节中,可以借鉴日常党支部党课形式,开设特色“外语+思政”讲堂,社团内各外语专业的学生为主讲人,讲述内容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外国语言文学知识内容,以达到“所学即所讲、所讲促新知”的预期目标。社团“外语+思政”的日常活动和特色活动创新了课程思政的具体形式,有明显的专业趣味性;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师指导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更加具体有效,有明显的感召育人性,两种特性结合,能有效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外语专业可与其他专业院系加强交流联动,共同进行课外访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与新闻传播专业为例,该专业院系可以在课外共同制定“红色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实践活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外语专业学生进行红色文化资料的多语种翻译整合活动,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同学提供语言传播基础;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结合所学探索创新传播模式与方法。两专业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得到实践创新,用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故事,助力红色文化向国际传播。同时还可以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的理解,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

3.全方位参与,线上线下联动

外语专业全方位参与课程思政创新可以从线上与线下两个空间维度进行创新。

在线下,外语专业教师可以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注重“隐形教学方式”,即在日常教学中借助视频、音频、图画、漫画等文化载体,用学生更感兴趣、更易接受的元素与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有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四个自信”的使命与责任。[5]

在线上,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形式更加多样、受众更加广泛的课程思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各方面的应用,以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曾指出,要抓紧做好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6]外语专业可以结合“思政教研室”开办多语种思政公众号,定期发布课程思政学习研讨内容和“外语+思政”专业知识;也可开通相关视频账号,以短视频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外语专业教师以微信公众号及其他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介质,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便捷,为课程思政工作寻找新的思路。

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优势功能

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主要有三大优势功能,即思想政治功能、文化感知功能与实践运用功能。

1.思想政治功能

思想政治功能是指外语专业教师通过三级联动的课程思政创新形式,可以达到在培育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四有”青年的目标。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外国语言及其文化时,会接触到各类思想观念和多元文化思潮,因此,外语专业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十分重要。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承担着坚定外语人才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的责任与使命,创新形式,可以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撑力,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改善原有不足,提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高校学生范围内传播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用所学所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文化感知功能

文化感知功能是指外语专业教师通过三级联动的课程思政创新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外国语言文学文化元素有机结合,形成更具专业特色的“外语+思政”文化,用文化感育学生,用文化引导学生,用文化筑梦学生,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觉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其影响着三者前途与命运的走向。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外语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以“外语+思政”的特色文化为载体,让新时代大学生可以持续、稳定地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激励,引导学生将个人的青春梦想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相融合。

3.实践运用功能

实践运用功能是指外语专业教师通过三级联动的课程思政创新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每一次实践活动中去、深入到每一位参与者心中。通过不同层面与多种形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语种党课团课展示、多专业多方向翻译实践等新型活动形式,从理论到实践,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元素,从认知到表达两方面消除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失语症”[7]。外语专业“外语+思政”一系列特色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外国语言文学文化元素有机结合,使课程思政过程更具有实践性、互动性和育人性,提升学生外语运用技能与学习兴趣。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青年健康全面成长和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重要讲话,讲话内容对于高校如何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紧跟时代脚步的青年大学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高校外语专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并进行具体形式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通过参与和本语言专业相关的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在其内心深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四有”青年。

猜你喜欢

外语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