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策略探析

2021-11-22李德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院校

李德辉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

我国高职院校,在近年来有着极其迅速的发展,通过对当前阶段就业岗位基本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后,高职院校对于内部正常学习、实践及课程结构,都应当积极做出与之对应的改变,特别是那些已经与合作企业提前签订好的班级,其内部实习时间大约占据整体学习时间的一半,这就导致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缺乏深入的学习,再加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使得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缺乏兴趣,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会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这就必须要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改革,在根本上强化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1 体育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

1.1 体育健康教育能够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力度

高职院校通过体育健康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培养其热爱群体、助人为乐及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其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文化素质及科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掌握,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展开学习创造。同时,高职院校的体育健康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强化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体育理论知识,明确最为基础的身体锻炼方式及锻炼原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在学会自我保护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及自理能力,强化学生的心理适应性及心理调节能力。

1.2 体育教育中坚持素质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在制定具体的体育健康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及相应考核标准时,其应当根据大部分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来进行制定,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活动当中,都应当如此。而那些体育尖子生,也应当在其现有的学习水平上进一步加以提升,有效发展其自身的体育特长及体育能力,使其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而针对那些自身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进行重点教育,鼓励其积极主动地来完成体育健康教学任务,避免其产生一种厌学情绪及失败感[1]。

2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较为传统,忽略了健康教育

当前的高职院校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多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及教学计划等,相对较为落后,导致其无法更好地适应体育与健康的全新要求。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仅仅只对于体育技能及体能要求加以重视,并且其中的运动强度相对较高,使得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其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好体育技能、强化身体素质,就可以稳步提升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程度,完全忽略了健康教育的作用[2]。

2.2 课程类型较为单一、课时不足

高职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其与一些本科高校内部的选项课程及选修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其整体课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由于体育文化的飞速发展,学生对于各类体育项目的学习,并非只是停留在篮球、排球及足球这3个方面,其对于网球、游泳及羽毛球等体育项目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如果仍旧采用这种单一、枯燥的课程设置模式,并且内容上也不进行改善,就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其内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时方面的安排逐渐减少,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只在第一学年的64课时的授课中进行安排,这种课时不足的问题,也是影响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3]。

2.3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在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方面,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在本科高校当中,其都拥有着独立的体育学院,其中除却需要每年培养相应的体育人才之外,还肩负着体育科研及体育研究的重要责任,同时,每年还有着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体育学院中进行工作,有着极其雄厚的师资力量。而高职院校当中的体育教师,其仅仅只需要完成公共的体育课程,并没有设立好专门的科研机构,导致高职院校无法接收到最前沿的体育教学数据及教学信息,其中所用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整体科研水平相对较低。

3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改革措施

3.1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

在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积极树立起健康第一的基本思想,将提升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作为主要目标,以此为基础来积极展开各类教学科研活动,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找寻出全新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实行学分制度,让学生来展开自主的选项学习。采用这种选项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起学生自身的运动爱好及运动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自身的体育特长,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好进行选项教学的主要目的,强化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分制的理解程度,在根本上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积极性,在创造出良好学习条件的同时,稳步开展一些全新项目,尽量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4]。

3.2 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基础内容

在课程思政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更要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基准,将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堂体育教学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各种形式的体育健康教学中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高职院校要将形式多样化、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及课程思政的重点组成部分,认真开展阳光健康的体育活动,将促进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兴趣及全身心发展作为体育健康教学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而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更好地结合学校的主要场地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采用集中分散、自选项目与规定项目,以及室外与室内有效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建出一种更加愉快、轻松的锻炼氛围,整体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外体育活动及早操的时间当中,坚持趣味性与规范性结合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运动负荷变化的主要规律,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体力的恢复,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来学习专业课程。高职院校还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走入到操场之中,在体育大课间等体育活动中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实际作用[5]。

3.3 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内部的师资水平,以求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首先,高职院校必须要提升对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视程度,将健康教学与体育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提升对于体育健康教学经费方面的投入,积极引入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体育教师,并且还要提升体育教师的学习培训机会,稳步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其次,在国家大力扶持高职院校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更应当紧紧把握住机会,争取更多的资金及项目,并完善与之对应的场地设施,在保证体育健康教学正常开展的同时,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让学生可以在体育健康教学中得到更加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健康成长,为其后续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6]。

4 结语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为了有效发挥出课程思政的实际作用,就应当将健康教育作为核心所在,建立起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观念,并采取转变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措施,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及课程类型。同时,还应当强化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参与,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基础,强化高职院校的师资团队建设,在根本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健康课程之间的融合,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院校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