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人才的跨界培养策略研究

2021-11-22荆汶宋雨欣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滑冰协同竞争

荆汶 宋雨欣

(1.山东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061;2.山东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 250061)

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的取得,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冰上运动发展的新篇章,速度滑冰竞技体育项目备受重视。作为冬奥会的主要项目之一,速度滑冰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际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需关注的是,我国速度滑冰项目的年轻运动员的技术技能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速度轮滑的比赛类型十分丰富,根据不同的比赛类型和场上不断变化的形势,采用不同的技术取得胜利。在我国速度滑冰的训练过程中,由于两项运动在滑行基本姿势、技术动作结构、供能类型及器材结构等方面存在一致性,对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的提升和突破有极大帮助[1]。黄昕等人探讨、研究并确定了二者跨界培养的可行性[2]。该研究为提高两项运动的竞技表现,采用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二者在跨界培养上的可行性与实施困境,提出速度轮滑向速度滑冰技能迁移的后备人才培养策略,为提高我国速度滑冰运动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3种研究方法对两项运动的比赛规则、项目类型、动作技能和训练方式等各项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对两项运动的发展进行客观评价,并为两项运动的人才培养提出针对性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运动技能迁移的有利因素分析

2.1.1 比赛类型和规则的相似性

在比赛类型方面,两项运动都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速度性和耐力性两种,速度轮滑的速度性比赛,公路距离为200m,场地距离为300m、500m和1000m,速度滑冰的速度型内容为500m和1000m速度轮滑。速度轮滑的耐力性比赛,场地距离为5000m、10000m和15000m,公路分为20000m距离和马拉松,此外还包括场地的3000m接力和公路的5000m接力,速度滑冰的耐力性项目包括1500m、3000m、5000m、10000m、团体追逐和集体出发。

比赛规则是进行战略战术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3]。两项运动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比赛输赢的判定来看,速度轮滑的个人计时赛与速度滑冰的单项赛竞赛中,运动员的名次通过成绩判定,集体出发项目采用积分点设置,以积分的多少决定名次[4]。两项运动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能够推动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2.1.2 动作技能和基本姿势的相似性

两项运动的基本姿势对比。以躯干与水平面角度为例,运动员尽量减小蹲屈角度,能够增强蹬冰力量和幅度发挥,这与速度轮滑相同。不同在于蹬冰受身体位置的直接影响,其更注重上身的稳定性。

弯道技术动作方面,都具有周期性,都是通过左右两次蹬地(冰)完成,速度轮滑蹬地角度为40°~45°,速度滑冰蹬冰角度为30°~45°。从摆臂技术来看,速度轮滑为左臂小幅摆臂,右侧大摆臂;速度滑冰为左臂背后,右臂侧后大摆臂,均利用弯道获取最大的向心加速度,为提高滑行成绩提供有利的速度保障。

2.1.3 训练方式和比赛战术的相似性

两项运动都具有相似的战术特点,比赛类型分短距离、长距离和集体出发。在短距离比赛项目中,战术特点表现为抢出发,全力滑行,做好终点冲刺。在长距离比赛项目中,速度轮滑为合理分配体能,进行战术和速度的调整变化;速度滑冰则是在保持适当滑行节奏的基础上,依靠蹬冰动作发力。在短距离和集体出发项目中,二者的战术特点一致,运动员掌握一项运动战术,可在另一项运动中应用[5]。

2.2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技能迁移下的后备人才培养困境

2.2.1 取代性竞争

目前在后备人才储备过程中需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取代性竞争问题,由于二者之间存在普遍项目技术重复性和资源需求一致性,很容易造成占有、竞争的项目发展状态,最终导致单赢的取代性[6]。特别是取代性竞争产生的影响十分明显,但这种竞争方式难以解决技术面临的问题,产生利益效果较差,应尽可能避免。

2.2.2 人力资源竞争

随着两项运动受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可避免会产生人才竞争问题,而我国现有的速度滑冰运动员大多为体育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教练员团体主要是由退役运动员组成,由于速度滑冰群众体育的基础比较薄弱,所以仍然存在人才欠缺的问题。速度轮滑是群众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俱乐部是主要的发展途径,职业规范化和制度化程度低于速度滑冰,速度轮滑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大多为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和自学成才的爱好者。部分速度滑冰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曾有过速度轮滑基础,但是因为速度滑冰的要求要高于速度轮滑,需要注重之后的人员流向问题。

2.2.3 公共资源竞争

体育场地和运动场馆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对于速度滑冰而言,北方城市开展专业队伍训练的频率较高,建设了较为完善的训练场地和设施,但是社会上群众体育设施存量不足。与速度滑冰相比,虽然速度轮滑基础公共设施数量能够满足需要,但是缺乏专业的比赛场馆,对专业水平的提升造成阻碍,加上二者运动空间的相似性,不可避免会出现公共资源的竞争。

3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技能迁移下的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3.1 单向互补策略

现阶段,速度滑冰发展体系的不完善,使速度滑冰运动员的选拔存在障碍。只有建立良好体系,才能为速度滑冰的发展提供推动力。目前速度滑冰竞赛系统的建立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比赛延续性的重视程度不足,出现重点比赛和系列性比赛数量远远少于商业比赛和小规模竞赛。在世界冬季运动中,速度轮滑已具备坚实基础,不论是竞技实力还是选材,都可对速度滑冰进行单向补充,发挥促进和协同发展的作用。

3.2 资源协同策略

两项运动的资源配置协同是指通过合理地组合各类要素,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达到匹配运动功能和实现系统功能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两项运动资源协同策略应用到实践中就是在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将竞技体育不同环境和不同方面的各种因素和各种系统的互补性协同,呈现出一种动态的非均衡状态。可以将二者目前已有的技术技能、管理方式、组织行为进行共享和迁移,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尽可能保证协调、有序地利用内部资源,深入开发资源利用能力,发挥出最大效用。

3.3 联盟发展战略

现阶段,在两项运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离不开双方核心能力和互补性资源的相互利用,不仅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还解决了资源和能力不足产生的诸多问题。从联盟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发现,这种方式对于扩大优势和增强整体实力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借助规模效应的优势来有效降低训练成本,在集中科研开发力量的同时避免重复开支,实现两项运动整体实力的提升。

4 结语

两项运动在比赛类型、比赛规则、动作技能、基本姿势训练方式等几方面存在较大的一致性,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对于技能迁移两项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两项运动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取代性竞争、人力资源竞争和公共资源竞争等,需要在得到关注的情况下不断完善,单向互补策略、资源协同策略和联盟发展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合作弱化竞争关系。

猜你喜欢

滑冰协同竞争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雨课堂”平台用于滑冰课的初步实践
小老鼠滑冰
你的爱情竞争指数
“滑冰”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感谢竞争
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