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

2021-11-22常青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评价

常青

(晋中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

对学龄前儿童发展而言,体育活动十分重要,既与其生理发展密切相关,也关系到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学生体育教学的能力进行综合培育,确保其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借助专业化的体育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在现阶段学前教育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发展的情况下,更需要借助体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 综合素养培养要求增强学生体育能力培养

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作为基本目标,其中有以知识结构为主的教育理论应用能力、教学资源整合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也有以教学技能为主的教学方法应用能力、教学案例分析能力、教学经验转换能力,还有以职业道德为主的人格塑造能力、思想价值传导能力,以及以相关学科分类为主的情景创设能力、游戏实践能力、体育训练能力等。因此,在综合素养培育目标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是确保综合素养目标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项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之一。

1.2 学前教育实践需要培养学生体育教学能力

由于我国向现代化的成功转型,学龄前儿童在营养、家庭教育、个体发展各个方面相对较好,因此,学龄前儿童的活动能力相对较强。在以学龄前儿童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实践中,需要对应配置具备体育能力素养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与学前教育工作内容实际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变得十分关键,尤其是全程式的实践教育活动,需要科学的体育教学理论、体育牵引方法,开展全程化的幼儿教学实践活动。

2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虽然新时期的学前教育改革满足了我国学前教育需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反映了一些体育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下面从教学课程、师资力量、学生需求、学习主动性方面展开说明。

2.1 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比较单一

现代学前教育中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与现代学龄前儿童的全面牵引密切关联。在学龄前儿童活动能力提高与活动范围普遍扩增的前提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育能力培训课程的设置却相对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对于现代学前教育的实践调研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中的体育教学能力与学前教育各种能力的应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体育教学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中的能力培养,未能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能力进行有效对接与资源优化配置。

2.2 体育教学能力培养师资缺乏

体育教学能力属于综合型能力,需要全能型的体育师资力量才能获得全面实践。比如,体育教学能力中包括幼儿体能牵引训练、体操技能训练、舞蹈动作指导训练,以及相关球类运动、游戏运动等。然而,由于学前教育行业的整体变化相对较快、学前教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变化相对较多。一方面,对于此类师资力量的直接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另一方面,新型全能体育师资相对缺乏,共同造成了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相对不足的现象。

2.3 学生需求未能获得有效供给

在现阶段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对于相关幼儿园的问卷调查,还是以社会单位为主的家庭调查,基本上都认为幼儿体育教学具有同质化特点,而且主要依靠一些游戏设施的使用加以完成,甚至一些研究者认为这种现象的持续发展,可能造成幼儿教育的纯游戏化,不利于幼儿进行科学的体育活动,严重时也会对其健康生长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4 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相对不足,导致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具体而言,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除了课堂培养,重点集中于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学习与训练,并通过这种个体化的体验式训练,加深学生对体育教学能力的全面理解,从而使其将这种专业能力所附属的知识与经验,进一步转换到自身的职业能力方面,为后续的学前教育实践工作奠定基础。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源配套跟进,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能力的学习相对单一,加上对体育教学能力的需求逐渐增多,却未能获得有效满足,从而使其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与体育教学能力应用自信,进而导致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缺乏。

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整体上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第一,按照现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需求,细化体育教学课程,并将体育教学能力分解为体育理论教学能力、体育技能教学能力。第二,在大项划分的基础上,按照理论教学能力包括的知识、理念、方法、案例等,对应设置相应的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运动能力、游戏能力等,以此类推,将体育教学能力分解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训练要素。第三,按照体育技能教学能力培养需求,收集学生意见,整理出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主题,将体育技能教学定位于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层面,使各种理论教学能力科学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能力训练之中,从而为学生后续教学实践与教学创新打下基础。第四,需要通过校内与校外资源,培育师资力量,运用校园体育网页,全面宣传体育教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组织一些能力比赛与团队表演活动,提升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学能力学习与实践的各项需求。

3.2 培养路径

3.2.1 情景化教学路径

按照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特征与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中融入情景化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体育教学能力训练内容设置,设计对应的模拟情景,可以使用教师牵引、学生自主创设的方法,使学生从职业与岗位的角色进入到体育教学能力的实操训练。

比如,在舞蹈主题、体操主题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按照课程设计,以课前准备、课堂实践、课后拓展的环节设置,播放相关现实教学视频,并进行评价与引导,使学生充分理解体育情景教学,并将这种教学思维与方法传给学生。再如,在课堂由学生组成小组,按照体育教学主题,如舞蹈主题,由一个学生扮演教师,其他学生扮演教学对象,然后,进行情景模拟。简单地讲,就是通过模拟现实中的幼儿体育教学场景,训练学生体育教学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情景教学方案创设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其对不同主题教学活动的创设能力。

3.2.2 活动化教学路径

学前教育专业本身离不开活动化教学,因此,在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中,要注重对活动化教学的运用。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将各类体育教学项目进行实际的操练,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选择与教学主题相关联的具体项目,需要运用激励机制使学生参与到活动化教学之中。

比如,通过主题比赛的形式,或者主题展示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团队活动形式、个体活动形式,在合作与竞争的活动化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需求,可以将部分活动化主题设计交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也可以通过比较与优化,持续性地丰富活动化教学资源,建立一种交互型的教学活动化模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体育教学能力自主探索与训练习惯。简单地讲,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具有促进学生自主活动的体育教学方案。

3.2.3 多元化评价路径

在配套性的资源优化配置后,需要以具体的体育教学能力培养方案为准,推进多元化评价机制的运用。具体而言,要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结合起来。

比如,在总体上运用结果式的评价方式,对综合体育教学能力进行全面评估。而在过程评价中,则按照体育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针对专业体育项目教学能力进行一对一评价;按照体育教学能力中的合作、竞争、参与、创新能力,以每个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为准,从主题的设计、主题的参与、主题实践中的合作方式、同类主题之间的竞争要素、同类主题中的创新亮点等进行过程化评价。另外,应该注重体育教学能力与学前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之间的资源对接能力评价,包括资源整合能力、意外事件防御能力、突发情况应对能力、情景创设能力、活动化教学传导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建议实施分层评价法,从而透过基础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估,挖掘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中潜移默化孕育的教学精神。

4 结语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关系到学龄前儿童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对于幼儿的成长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适度、科学的体育能力训练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所以,从学前教育专业本身与学前教育内容需要层面看,均有必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育能力。结合以上分析,建议在现阶段,注重培养方式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直接关系,将教学情景化、活动化、全程化、多元评价全面纳入能力培养之中,一方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传导,为其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积累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