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战背景下军事体育课程建设浅议

2021-11-22王金洋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灌篮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员课程目标课程

王金洋 武警特种警察学院

随着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推出,军事斗争准备的转型升级,发展国防建设需要培养更多新型专业化高素质军事人才,打赢未来战争要求军校教育必须突出实战化育人导向,这对军队院校课程建设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是当前军事院校军事体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能打胜仗”军事人才的根本保证。

一、制定军事体育课程建设规划要突出实战化导向

军事体育课程建设规划是指院校在开展军事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根据课程的功能定位、任务导向和实战要求对课程建设体系进行细分。军事体育课程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实战化要求:

(一)定位军事体育课程目标要突出针对性

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功能定位,设置目标必须具有针对性,必须是聚焦实战、靠拢部队的,重点解决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培养途径简单、适应战场困难的瓶颈问题。在课程目标的建设上应该牢固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系。

军事体育课程目标的重点应该是让院校学员通过学习一系列内容的课程后能够通过自身知识和技能来让基层官兵达到强健体魄的功能要求。另外军事体育训练目标的确定要符合部分实战科目的特点,在训练中能直接提升实战技能水平,例如投掷手榴弹。因此军事体育课程目标要依据军事体育科目的特性和院校学员的实战需要,结合实战中具体的任务特点来确定。

(二)确定军事体育课程实施要突出实战性

军事体育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估三个环节:

首先,确定实战化教学内容必须根据科目特点来决定。不是所有科目都适合实战化教学,实战化教学也不是适用所有科目内容。军事体育课程内容繁杂、课目众多,要根据实战需要来分类开展实战化教学。例如在军事技能科目的教学中要突出构建实战场景,在基础体能等能力素质科目中要结合战场能力发展要求突出实战化教学设计。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学员的主动性、带入性和对抗性。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实战化教学的方法应该灵活多样,只要能够让学员有所启发、获得更多与战场有关的信息,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处理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的,都应该得到鼓励。在现实中,还可多采用红蓝对抗来进行教学互动。

最后,在考核评估环节要加强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验。军事体育的考核评估不能只是根据动作表现和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来确定成绩,要考察学员能否在模拟的战斗场景中发挥身体素质优势、使用所学技能执行实战任务的能力。

(三)建设军事体育课程条件要突出创新性

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开拓创新,各种新型训练设备和训练手段层出不穷,相比传统的训练场地和设施器材,新场地、新器材、新手段,在军事体育课程建设中不仅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员体验更真实的模拟实战场景。

在军事体育课程建设中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教员可以先将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展示在多媒体上,把具体的训练动作进行分解演示,可以通过慢放、放大等调节,让学员仔细的观察动作细节,还可以规范训练的每个步骤;还能借助三维技术、VR技术等为学员设置虚拟的实战训练场景,营造出良好的训练氛围。在测试和评估方面还可以利用更多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把学员的生理指标、素质水平和心理状态等统一进行测试评估并给出训练建议,有利于促进学员的全面 发展。

二、实现军事体育建设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训练

实战化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是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实战需求为准则,以军事体育教学内容为主体,根据当前战争的作战规律、作战方法和作战特点以及在未来战场上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在类似或者模拟实战的复杂场景下,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活动。实战化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是实现军事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培育学员“敢打硬仗、能打胜仗”战斗精神的主要途径。培养的学员在战场上要能够勇敢面对死亡的威胁,毫不畏惧的展示出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在长期的实战对抗过程中得到全面锻炼,直到练就过硬的战斗技能和军事素质,从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了实战环境的心理优势。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安全感,而形成安全感却是一个通过大量的实践而不断累积的一个过程。因此,开展实战化军事体育教学训练正是历练官兵在残酷的战斗场景中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开展实战化军事体育教学训练要贴近学员职能任务和部队实际,全面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最新版的《军事体育训练大纲》的发布,在一定层面上解决了军事院校和基层部队在训练内容上、训练要求上和训练标准上不统一的问题。但是大纲的规定的是训练的基本内容,与实战需要还有一定的差别,要想开展好实战化军事体育教学训练不能只学习大纲,还要对不同学员的职能任务和基层部队实际需要有准确的把握。贴近任务、贴近部队、贴近实战,不断增强军事体育教学训练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战性。要经常到基层部队和一线部队调查走访,及时了解当前部队实际需要的军事能力素质,掌握军事训练的最新动态,着力解决不会开展实战化训练等重点难点问题。根据不同学员的职能任务、任职需要和岗位特点的要求,在教学训练内容的设置上要进行合理区分。

(二)开展实战化军事体育教学训练要贴近课程建设目标,及时改进和更新教学训练方法手段

在军事体育教学训练中,很对院校都进行了多轮改革,但也还存在理论知识多、训练实践少,教员讲的多、学员理解少,单向灌输多、多向互动少等问题,实战化军事体育教学训练的主要形式,例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对抗、实战演练等教学形式没有成为首选。长此以往,既不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培养学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开展军事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要设计增加实战化教学训练内容,让学员在学习和训练中能更切实体会什么才是战场上需要的能力素质。教学训练过程中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对抗、实战演练等方法,对于重点内容可以采取针对性强化训练,以此提高学员的战场适应能力,更好的满足实战化的发展目标。

三、落实实战化军事体育教学训练要重视教员队伍建设

实战化军事体育课程建设对教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首先要加强教员队伍的专业性,提高教员队伍的建设的创新性。教员对学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员展现出来的专业素质,对学员影响最深的是教员的军事职业道德,教员只有具备了专业性和创新性,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军事院校开展实战化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军事体育教员团队的建设。加强实战化教员队伍建设不只是提高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方法、加大研发投入,更多的是要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作战部队一线,切实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只有紧跟世界军事斗争发展规律,把握军事发展前沿动态,瞄准未来战争样式和主要对手,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战化教员队伍建设。

(一)实战化教员队伍建设不仅要树立牢固的教学观念,还要有丰富的部队实践经验

当前,部分军事体育教员年龄偏大,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很少到基层调查走访也不主动学习最新的科学训练方法手段,导致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不能与实战化军事体育课程建设发展相匹配,缺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方法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部分青年教员,对学习新技术以及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但是缺少部队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于实战化军事体育教学只能停留在表面,与学员未来面对的战场环境极不适应,不能满足实战化教学训练的基本要求。因此,军事院校要定期开展对军事体育教员的培训活动,加强教员的教学能力建设,经常组织开展军事体育教学研讨会和基层官兵代表交流会,主要是指出教员当前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军事体育实战化教学的内容、方法、要求进行定期报告,力争找到最佳的教学实施过程并进行规范统一。

(二)实战化教员队伍建设不仅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还要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随着理论发展和科技创新,军事体育教员应该经常学习的军事教育理论和教学教学方法,熟练掌握与实战化教学训练相关的新技术、新器材、新手段的使用。因此,要求教员首先要明确实战化教学目标,根据实战需要和学员的任务特点,制定出适合的教学计划和训练计划。其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发展,在以前的军事体育课程上很少对有关于新技术、新器材、新手段的实战化教学应用,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延缓了培养新型专业化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步伐。最后,教员队伍要加强实战化教学研究。一线教员是实战化教学训练的先驱者和实践者,在一线的教学中会积累很多有实际价值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对于实战化教学质量就会得到大幅度的进步和提升。所以,开展教学研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总结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做法,从而丰富和充实实战化教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更好地指导实战化教学训练实践。

当前时期我军院校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展实战化教学训练,提高实战化教学训练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军事院校要从履行新时代我军历史使命的高度,切实把实战化军事体育课程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增强着力抓好实战化课程改革创新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化军事体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军事斗争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为全军院校军事体育课程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教员课程目标课程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专业认证视域下高师院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校长问题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晚安,教员先生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