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陋习叫“养病”

2021-11-21

新传奇 2021年42期
关键词:陋习偏方救命

他们拒绝体检、有病不看、拖延手术、吃药自医等,不少人因此遭受了更多的病痛折磨。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治病似乎不用太急,还可以缓一缓,还可以观察观察,因为现在还睁着眼睛,能喘气。

老年群体中有一类占比不小的“养病族”,他们拒绝体检、有病不看、拖延手术、吃药自医等,不少人因此遭受了更多的病痛折磨。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治病似乎不用太急,还可以缓一缓,还可以观察观察,因为现在还睁着眼睛,能喘气。为此临床医生针对“养病族”给出了一些实例和分析,希望引起老年朋友的重视。

养结石30年,再动手术不简单

安先生今年80岁,因罹患胆结石住院手术。他自称50岁就患有此病,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靠口服止疼药维持,并长期服用大量中草药,试图消融结石。然而,这就如掩耳盗铃,徒劳无益。近日,安先生由于腹痛难忍住院治疗。

其实,胆结石病种简单,治疗办法相对成熟,如果在最初发现时就及时手术治疗,一个星期即可痊愈出院。然而,现在情况已完全不同,患者已80岁,同时还兼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已经不再是只针对胆结石病这么单纯了,而是变成了一个需要谨慎用药和施治的全身对抗治疗。

为啥不愿看病?不服老,想省钱为什么会有像安先生这样的“养病族”?其实,老人怠于求医问药,有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一是省钱心理。将不多的退休金用在医疗上,加上长期治病带来的医药费的不确定性,会增加老人经济上的困难。所以他们总是小病忍忍,忍不了就去药店买药,实在扛不过去才去医院。建议家人给老人买商业保险,让老人觉得治病不是在用自己的钱,而是保險公司在付钱。

二是忍耐心理。很多老人认为生病忍忍就过去了。对于这种,最好找到有这样经历的老人现身说法,让其感受到忍并不是办法。

三是害怕心理。体检会引起许多老人的抵触心理,一些老人认为“年龄大了,体检不体检无所谓”。即使由单位承担体检费用,很多老人也不愿意参加体检,他们主要是怕查出病来,心里添堵。实际上,人不会因为不做检查就没病,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四是“偏方治大病”心理。偏方只是民间流传的方法,并不是对所有人有效,对于同一种病症,可能对这个人有效,对另一个人完全无效。但很多老人宁愿相信“偏方治大病”,也不愿去医院,甚至吃出问题。对此,家人可以多跟老人说一些谨遵医嘱的成功案例,增加老人对医生的信心。

“养病”陋习早革除早受益

老年人的“养病”“护病”陋习对健康的危害很大,早革除早受益。

那么,出现哪些症状应该及时就诊?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肖长江说:“提重物手臂乏力,起床两个小时后身体活动仍困难,嘴巴无法张大,无法扭头看肩膀,无法将手平放在桌子上,建议及时看骨科;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气促等,建议及时去看心血管科;看东西或者看字变小,笑不起来,泡热水澡时视力模糊,手指麻木,单侧肢体乏力等,及时看神经内科。另外,痰中带血、长期咳嗽、腹泻或者便秘等,都应该及时就医。”

哪些手术不应拖延?肖长江说:“一般是常见病,如阑尾炎、严重的肠梗阻、胆囊炎、症状典型的胆结石、肾结石等需要及时手术,耽搁不得;恶性肿瘤尚未转移时需要立即手术切除,绝不能拖延;骨骼受到了严重损害也需要手术来修复;急性心梗、严重的冠脉狭窄,药物治疗无效,需要果断地进行冠脉介入手术,挽救生命;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动过缓等需接受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关于体检,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年要做一次牙科检查;更年期后的女性,每年可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40岁以上的男性需要定期检查前列腺;有肠癌或胃癌家族史者,建议每年查一次胃镜、肠镜。总之,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年常规体检一次,60岁以上可每年体检两次。更多救命知识,可以参阅《救命》《救命食谱》(特惠价246元)。订购热线:027-87927015。

(青铜器荐自《大江晚报》)

猜你喜欢

陋习偏方救命
救命
母亲的偏方
大草原上的救命树
偏方治病务必慎重
网传8大【生果止咳偏方】哪个最靠谱?
啊,救命
泡泡糖风波
炒楼陋习
育儿陋习
官场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