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联合反击美霸权,普京:中国是俄罗斯最可靠合作伙伴

2021-11-21

新传奇 2021年42期
关键词:日本海拉夫罗夫南昌

10月14日,中俄“海上联合-2021”联合军事演习在日本海最大的海湾——彼得大帝湾拉开序幕,中俄双方都派出主战装备参加演习。专家表示,中俄这次军演,更像是实战。在美国小动作不断、印澳试图煽风点火的情况下,中俄携手向日本“亮剑”,释放的信号可谓不言而喻。

10月14日,中俄“海上联合-2021”军事演习在俄罗斯彼得大帝(日本海最大的海湾)湾附近海空域拉开序幕。这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南昌舰入列以来首次出国参加中外联演。

海军研究院研究员张军社表示,中俄这次海上联演旨在巩固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军友好务实合作,锤炼部队实战本领,增强两国海军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能力。

“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已经成为中俄两国海军常态化的合作形式。从2012年迄今,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已经举行了9次“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其中2015年和2017年都是分两个阶段进行。

张军社介绍,通过多年联演的磨合,中俄海军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规范的联演组织实施方法模式,双方官兵对彼此工作方式、兵器性能等相互了解更加深入,相互配合更加默契,使演习举行得更加顺利。“此次远海演习可以检验和提高人民海军远海行动能力,包括远海指挥能力、远海防空、反舰、反潜等综合作战能力和远海侦察预警、通信、导航等综合保障能力”。

专家:中俄这次军演,更像是实战

自2012年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启动以来,年年都有创新。

此次军演,中方派出了东部、南部、北部三大战区的海军参演。根据官方消息,中国舰队先是穿过对马海峡(被称为进出日本海的“咽喉”),然后进入了日本海航行,航行路途中同时进行实战化训练,其规模仅次于航母编队。

张军社介绍,南昌舰作为中方编队的指挥舰,是人民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跨越的标志,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包括反舰和反潜能力,可以担负编队指挥和区域防空任务。“担任此次演习海上编队指挥舰,使该舰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展示出优异的远程预警探测和警戒、信息整合等性能和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

张军社进一步指出,参加此次演习的中国舰艇编队不经集结准备、不经预先训练直接赶赴演习区,使演练更加贴近实战,是对部队日常训练水平和自身素质、能力的直接考验。这种演习有助于人民海军提高维护远海运输航道安全和海上权益的能力。

尽管这是南昌舰首次出国参演,但这并不是它的首次远航秀。早在今年3月,日本自卫队就拍摄到南昌舰领衔的海军编队在对马海峡北上,向日本海航行。8月,日本再度在对马岛西南方向海域发现南昌舰等三艘舰艇。

一位匿名观察人士表示,作为当今世界海军最新型、最现代化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南昌舰参加此次中俄联合演习,足以表明中俄两国两军政治上的高度互信。南昌舰是海上重型武器平台,具备强大的对海、对空、对潜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对地远程打击能力,是当今世界海军名副其实的海上利器。以南昌舰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化海军编队的动向和航迹足以吸引世界的目光,也足以肩负维护地区和平的大任。

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南昌舰已多次进行过远海训练任务,表明南昌舰已经完全形成了战斗力和保障力。“不仅是在海上联演中,中国派出了最先进的战舰,在此前中俄联演中,中国的歼20、歼16战斗机都现身参加了演习。这都体现出中俄之间军事互信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也是为了强化中俄战略合作关系”。

中俄在日本海举行联演针对谁?“对号入座”的国家表明其心虚

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此前一般是在俄罗斯和中国附近海域轮替举行,“海上联合-2019”是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此次联合军演的地点位于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湾,是日本海最大的海湾。

有分析认为,演习选址暴露出了俄方的战略意图,那就是震慑日本。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上任就展现出了强硬的对俄态度,在日俄争议领土问题上发表讲话,甚至宣称只有解决了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问题,才会与俄方签订和平条约。不过,在他发表完这番言论后,俄罗斯军方就在日本海进行了实弹军演,甚至还发射了10枚导弹。俄罗斯强调,日本首相的所谓强硬表态,不过就是“作秀”罢了,岸田文雄只想给日本内阁和民众一个交代。事实上,日本政府知道“俄罗斯边界绝不容被改变”。

张军社表示,演习以联合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为课题,通过联合反潜、防空、反水雷和对海射击等科目的演练,进一步增强中俄两国海军海上防御作战能力,提高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能力,有助于共同维护海洋安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随着美国加速重返亚太,以及美副总统哈里斯、美国务卿布林肯、美国防长奥斯汀陆续到访亚洲,本就不消停的亚太局势,再次变得“乌云密布”。为了向美国递交投名状、推动亚洲局势升级、趁乱崛起和走向世界,日本的确没少费工夫。美军今年在中国周边海域演习频频。10月12日,美日印澳开始举行声势浩大的“马拉巴尔-2021”第二阶段军演。为了向盟友彰显实力,美军甚至出动了航母。之前美国、英国、日本等6个国家的17艘军舰,在南海及其周边海域举行了演习。

那么,中俄在日本海的演习会不会具有某种针对性?实际上,这并不是中俄首次在日本海进行演习。此前中俄海上 “海上联合-2015”中两个阶段演习区域分别设在地中海和彼得大帝湾海域、克列尔卡角沿岸地区和日本海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17”两个阶段的演习,分别在波罗的海和日本海彼得大帝湾至鄂霍次克海南部海域举行。

宋忠平表示,美、日、澳、印相互勾连,打造了更多区域性的安全合作组织,对中国和俄罗斯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再加之岸田文雄最近也表态,要把国防预算占比从GDP的1%提高到2%,这都是中俄所面临的共同威胁。在美国小动作不断、印澳试图煽风点火的情況下,中俄携手向日本“亮剑”,释放的信号可谓不言而喻。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外国军事研究所副所长李抒音表示,作为独立自主的大国,中俄有权利组织正常的演训活动,而且两国演习已经实现常态化、机制化。如果说美国或其他一些国家主动“对号入座”,表明其心虚,这种“对号入座”的目的是反过来把恶名扣在中俄头上。

中俄越走越近,谁在着急

近期中俄之间几轮公开互动,引发了外媒尤其是美媒对于中俄关系快速升温的关注及解读。

最新引起外媒关注的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台湾问题的表态,他表示:“俄罗斯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认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始终并将继续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对外政策。”对于这一表态,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代表中方予以了高度赞赏。

10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俄罗斯能源周主题论坛全会,称赞俄中是最可靠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俄中贸易额正在增长,到今年年底可能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中国是我们几乎在所有主要领域的战略伙伴和盟友。”在被问到有关台湾的议题时,普京表示中国是一个经济强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因此中国大陆不需要使用武力,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体,只要通过增加经济实力,中国就有能力实现其国家统一目标。

此外,普京还谈到了南海紧张局势。他说,确实存在一些区域利益冲突和矛盾,但俄罗斯的立场是为该地区所有国家提供机会,不受域外大国的干涉,依照国际法的基本准则进行适当对话。

中俄相互“力挺”,似乎让一些美媒颇为感慨,在最新一篇关于中俄关系的大篇幅报道中,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就将俄罗斯的明确表态,视为是中俄友谊不断加深、战略协作愈发紧密的最新例证。“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亲密了。”记者在文中酸溜溜地写道。

让他们发出如此感慨的,不仅仅是拉夫罗夫与赵立坚的隔空互动,还有近期中俄在其他关系两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以及一些热点问题上的“互动和配合”。

在《新闻周刊》的大篇幅报道里,记者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近段时间以来中俄在外交场合中的一系列“撒糖”行为。

近期接受采访时,拉夫罗夫对中国发展道路、治理模式予以积极评价,对有些国家借所谓人权问题进行无端批评予以回应。对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赞赏拉夫罗夫的“仗义执言”以及“有力支持”。

就美英澳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以及核潜艇合作问题,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质疑此举是否符合国际核不扩散规则。当天华春莹在阐述中方立场之后,也援引了俄副外长的话称,里亚布科夫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

俄副外长表态话音刚落,拉夫罗夫也站出来,认为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并创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都是旨在公然遏制中国,并破坏现行体系。对此赵立坚回应也非常明确简洁——拉夫罗夫外长说得好!

此外,中俄双方都对近日美国核潜艇在南海发生撞击事件表达了严重关切。

除了俄方在攸关中国利益的问题上对中方力挺之外,中国也多次在涉及俄罗斯关键利益的问题上表达了支持。

俄罗斯外交部9月10日召见美国驻俄罗斯大使,抗议美国干涉俄罗斯选举。赵立坚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杜马选举完全是俄罗斯的内政,外部势力不应干涉。

而对于近日拉夫罗夫指责“美国毫不掩饰在天然气问题上离间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赵立坚在力挺俄方立场后更进一步揭露,美国习惯于将各种问题政治化,满足一己之私,伤及的对象也根本不管是不是盟友、伙伴。

此外,在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场合,中俄在二战历史、病毒溯源以及关于生物武器等各类热点问题上也发出了“一致的观点”。

面对一连串自己整理出来的“实锤”,美媒也不得不承认:近些年,中俄在面对共同竞争对手美国时找到了更多的共同点,这也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快速升温。在关系中俄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两国都给予对方宝贵的支持。

此话的确不假。尤其是考虑到眼下整个世界看似泾渭分明的形势下,一边是美国为首阵营内的背叛与翻脸、算计与套路,一边是在西方步步围堵下中俄之间的互信互助和无条件力挺。

这一点,美媒也很清楚。正如《新闻周刊》所分析的那样,中俄并非军事同盟,而且也没有建立相关框架的计划。但是毫无疑问,这两个国家的各方面关系(当然也包括防务关系)都在与两国关系同步升温。

于是,重点来了——目前没有,但不代表以后没有,这恐怕才是让美媒坐立难安的真正原因:随着中俄关系的加深,两国在军事防务上的合作,会不会有实质性进展?

巧合的是,美国《陆军时报》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而该报披露的一份兰德智库的报告似乎给出了答案。

“除了重大的政策转变之外,美国政府几乎没有办法破坏中国和俄罗斯日益增长的关系。”该报告作者忧心忡忡地写道。此外,该作者还郑重建议美国军方应“为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更大合作做好准备”。

《俄罗斯全球事务》杂志主编费奥多尔·卢基亚诺夫的一席话或许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邻国,我们之间有很长的边界——4300多公里。所以,不管这会让谁担心,如果俄罗斯不与这样一个邻国建立尽可能好的关系,这绝对是疯了。”

(《環球时报》《参考消息》等)

猜你喜欢

日本海拉夫罗夫南昌
南昌舰举行“大洋成人礼”
细品日本海自主力战舰
俄称日媒歪曲外长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