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蒂姆·波顿电影的蒙太奇机制与表现重点分析

2021-11-14程馨卉刘晨怡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波顿蒂姆蒙太奇

程馨卉,刘晨怡

(山西工学院 山西 朔州 036000)

众所周知,好莱坞作为世界电影的主要发源地,的确创造了很多优秀的电影。但好莱坞流水线的制作方式,也备受诟病。很多电影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能都会倾向于采用一种模式,尤其是在一些同类型的电影中,即便偶有创意,也更多立足于内容方面,其电影的创作形式是相对不变的。但在诸多好莱坞知名导演中,蒂姆·波顿绝对是一个特殊存在。在他的电影中,蒙太奇机制的运用恰如其分,在诠释电影主题以及深化电影内容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

一、蒂姆·波顿蒙太奇表现:时空的高度重合

在蒂姆·波顿的电影中,蒙太奇的应用活灵活现,恰到好处。之所以他会科学精准地利用蒙太奇的创作方法,关键在于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有效地将时间与空间进行了高效化的整合。蒙太奇帮助电影人完成了对时间与空间的征服,电影中的时空因为蒙太奇而可以被分割、延伸和重组,获得了一种强大的流动性与灵活性,电影的表现容量也因此得到扩充。因此人们认为:“在本质上,蒙太奇是一种连续的时空碎片,生产中断和空白,然后拼接新时空的方法。”当然,在电影领域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蒙太奇的表现方式,尤其是它将时间与空间进行高度化的整合。一些知名导演就曾对蒙太奇的表现进行过相应的抨击,在他们看来,蒙太奇的创作方法,事实上割裂了电影原本的特色,也抑制了摄像本体作用,反而会干扰受众的注意力,或者有意引导受众来观看电影内容,这实际上是侵害了受众的自由选择权利。但即便面对较多的抨击以及中伤等,诸如蒂姆·波顿等优秀的电影人,并没有放弃对蒙太奇方法的科学使用。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蒙太奇的运用,恰好表现了电影的层次感,也让电影内容有了更大的质感。面对传统的电影导演对蒙太奇侵犯摄像本体的描述,蒂姆·波顿等人用实际行动回击了他们的抨击以及挑战。在后者看来,蒙太奇更多是一种方法论,它不会破坏摄像的意境和美感,反而会成为摄像的重要补充以及应用手法,会让电影更上一层楼。

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蒂姆·波顿绝不会妥协于人们的批评。在他看来,蒙太奇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彰显电影表现主题,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电影思想内容等。不过,虽然蒂姆·波顿是极力推崇蒙太奇电影创作手法的,也在一系列的电影中进行了实践。但就蒙太奇的创新以及高效化应用,或者对蒙太奇赋予精神追求,蒂姆·波顿是明显不如诺兰的。首先是共时层面上的空间切换。在诺兰的电影中,他完美地将同一时间的不同画面等有效地拼接了起来,同时,在画面转换的过程中,受众在观看时不会感觉到突兀和矛盾,也不会感觉到画面转换之间的随意。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观感,就在于导演在应用蒙太奇时,是明确其主要的应用主题以及思想的。在统一化的思想主题或者表现同一主题内容时,导演巧妙应用了不同画面之间的切换以及转合等,让不同的画面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从表现上来看,虽然不同画面之间是断开的,但其实它们之间的内涵或者主题线是统一的。比如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导演会选定一个主题,并将同一时间轴下,不同空间的人物等有效地与主题关联起来。在电影画面的呈现过程中,处于不同空间视角的人物会依次出现,甚至会交叉出现等。这种蒙太奇的应用,更好地突出电影的表现内容,同时也能够全方位提升电影内容的整体表现水平,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受众的电影视角,确保受众能够在同一时间观看到不同的画面。

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蒙太奇的表现,不仅能够有效地表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状态下的画面或者内容等,也可以卓有成效地表现同一空间下制造出来的不同的时间向度,以此来更好地完成对叙事的补充和对情感的渲染。比如在电影的创作实践中,导演为更好地诠释主题,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渲染情感等,可能就会采用蒙太奇的方法来进行回忆或者追溯等。以一些爱情电影为例,当主人公回到以前的老房子中时,往往就会触景生情。若导演直观地进行表现主人公此时此刻的情感态度等,往往难以达到启发以及感染受众的目的。但若导演在表现主人公现阶段的情感状态时,采用蒙太奇的方式来展现同一空间下过去某一阶段的画面等,则能够更好地提升情感的整体浓度,也能够全方位提升情感的渲染力度,进一步优化情感的表现方式。对于受众而言,当他们设身处地地感受主人公的情感时,能够被这种蒙太奇法下的叠加化的情感作用所触动,继而更好地迸发出真情实感。可以说,在电影创作的实践过程中,依托于蒙太奇的表现方式,能够对电影情感进行深入的渲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感染以及启发受众的目的,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影的表现主题。

二、蒂姆·波顿的蒙太奇机制:从感知到心象的输出

在电影创作的实践过程中,蒙太奇方法的科学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影的表现质感,也能够进一步丰富以及提升电影的整体表现魅力以及价值,进一步优化电影的情感迸发。事实上,蒙太奇不仅仅是一种非常科学且高效化的电影表现手法,更是一种高效化的思维方式。对于导演而言,在电影创作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蒙太奇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思维,继而有效地引导以及启发受众的思维,引导受众跟随自身的思维认知来进一步把握电影的主题情感,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创作初衷。在现阶段下,很多知名的导演在利用蒙太奇的过程中,都注重行之有效的通过其电影手法的高效应用,来更好地表达以及诠释思维,更好地启发受众的观感以及认知。虽然,思维的启迪是导演在电影领域创作认知的提升。但事实上,在波顿的年代,电影人已在以蒙太奇攫取和支配观众的思维、输出心象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开掘。波顿同样积极地尝试以蒙太奇来让观众产生心象,让观影成为一项审美主体自觉、充分参与的精神活动。尤其是在波顿电影风格体现最为明显的《剪刀手爱德华》中,他更是利用蒙太奇的方式将心象等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影的表现层次感,也将情感从抽象化的形式,转变为实际化的物体。通过借助于物体的呈现方式,引导人们更好地进行感知以及理解,有效地传达了电影的表现主题。

除此之外,段落之间的蒙太奇切换,即结构蒙太奇也有着输出心象的意义。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受众在观看以及欣赏的过程中,除感叹于电影精妙的拍摄技巧以及深刻的内容外,还可能会通过心象生成的方式来了解电影的表现主题,甚至有效把握导演的创作思路以及创作意图等等。在波顿诸多的电影作品中,他都精准高效地利用了蒙太奇的表现方式,科学且高效地实现了结构之间的有效化转换和切换等。受众在观看他的电影时,不仅不会产生思维层面的混乱,也不会感觉到电影画面的杂乱无序等,反而会通过心象的有效生成等来将自身的真情实感与导演的创作情感等有效融合起来,继而更好地感受电影作品的本质情感。当作为观者的受众的思维被电影作品或者电影导演等所引领时,他们的思维认知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以及提升,他们也会跟随着电影作品中的情感来出现不同程度的情感起伏或者波动等。比如在电影院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被电影深深触动,甚至泪流满面的受众。

三、蒂姆·波顿的蒙太奇风格:表现主义风格的确立

波顿电影被认为有着浓郁的哥特气质,黑暗、神秘与病态往往是解读波顿电影的关键词,这都是源于波顿对表现主义的坚持。在波顿的电影表现过程中,蒙太奇风格是非常独特的,蒙太奇风格也是较为全面的。正是因为这样独特化的表现风格,别致化的表现思路等,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的电影的整体质感。在波顿的电影表现过程中,表现主义风格是非常明显的,甚至可以说是具有深刻的烙印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表现特征,就在于波顿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在夯实且全面化的思想引领中,在深刻且高效的思想促动下,波顿在蒙太奇的应用中,科学精准地进行了画面或者结构的切换,进一步提升了电影的整体表现能力。可以说,波顿蒙太奇的表现重点,就在于对表现主义的深刻诠释以及整体优化。波顿本身不仅是一个导演,其实也是一个思想家。在他的电影作品中,能够窥探出他对于自身或者命运的思考,能够窥探出他对整个社会的认知等,他将这些复杂的情感等蕴含在电影作品中,并通过蒙太奇的方式来加以展现以及表达,不仅整体夯实了思想的表现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内容,进一步提升了受众的认可程度。

四、结论

作为好莱坞诸多当代导演中最为特殊的一个,蒂姆·波顿在电影创作的过程中,科学巧妙地应用了蒙太奇的表现方式,也恰如其分地提升了电影的整体表现魅力。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他利用蒙太奇的方式将时空进行了高效化的整合,让时间与空间进行了合理的切换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他表现主义的浓郁风格以及表现重点。

猜你喜欢

波顿蒂姆蒙太奇
错位蒙太奇
波顿历险记
占卜不靠谱——蒂姆丢了一只鸡
圣犬
蒂姆·波顿:怪物也很美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实践
巨人的小房子
从叙事的角度谈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
波顿(东莞)香料项目奠基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