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伴奏在舞蹈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分析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基础训练钢琴伴奏舞者

饶 华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福建 闽侯 350100)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钢琴伴奏是舞蹈基础训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舞蹈是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呈现的视觉艺术,充满韵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美感的集中体现。钢琴伴奏是一门特殊的、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美妙的音乐在烘托情感、表达作品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舞蹈和钢琴伴奏同样具有抒情性与表现性、形象性、表演性、节奏性等特点,二者在韵律美上能够实现统一。因此,在舞蹈基础训练中运用钢琴伴奏,能够实现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完美结合,凸显艺术的情感价值,同时提升舞蹈基础训练效果。

一、钢琴伴奏与舞蹈基础训练的关系

舞蹈基础训练是一名舞者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基础训练的目的在于训练肌肉能力、解放肢体、提高全身各部位的协调性以及掌握舞蹈的技术技巧。在现代舞蹈艺术中,舞蹈基础训练主要包括:第一,素质训练,即让舞者,尤其是初学者了解身体各部位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个体的身体素质不同,对舞蹈的熟悉程度不同,理解与接受艺术的能力也千差万别。在素质训练中,舞者能够更加具体地认识到身体条件的差异,拉近自身与舞蹈艺术专业的距离。例如在基础训练中,舞者可以通过对肩、胸、腰、腿、胯几个部分的加强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度,“打开”身体,为做出更加复杂的舞蹈动作奠定基础。第二,形体训练,即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让演员做出的舞蹈动作更加流畅而富有美感。例如在常规训练中,教师通常会指导舞者进行“扶把动作”和“离把动作”训练,以培养身体的柔韧、力量、重心、美感,为各种舞蹈动作的组合做准备。第三,技巧训练,即舞者在身体素质能力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技术技巧,从而形成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例如训练中加入旋转、翻身、跳跃等技巧,能够打破身体自然状态,形成更加优美而具有视觉冲击的造型姿态。第四,舞姿训练,即通过“手、眼、身、法”的训练,提高整个肢体的协调效果。例如手脚的基本形态姿态、基本位置训练,手脚与腰、腿的配合训练等,可以形成高度的雕塑性、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

在描述舞蹈艺术与钢琴伴奏艺术之间的关系时,人们总是习惯用“红花还待绿叶扶”来比喻。钢琴伴奏在舞蹈基础训练中能够起到烘托陪衬作用,并为舞蹈基础训练服务,因此,钢琴伴奏从属于舞蹈基础训练,并结合训练要求调整伴奏方式。

在舞蹈艺术中,钢琴伴奏本身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思维和实践活动,为确保舞蹈基础训练的有效开展,钢琴伴奏者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弹奏技能,还应该结合基础训练要求,例如伴奏者应结合舞蹈训练的内容加强弹奏训练,把握素质训练、形体训练、技巧训练、舞姿训练对不同伴奏曲目的要求,丰富曲目,服务基础训练。此外,伴奏者还应结合舞蹈动作技巧的变化灵活音乐处理,让音乐能够烘托舞蹈动作,激发舞者的爆发力。由此可见,钢琴伴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与舞蹈基础训练的需要相结合,这样才能打破基础训练的沉闷氛围,提高舞者对舞蹈动作、技巧的感知能力,提升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钢琴伴奏在舞蹈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

(一)钢琴伴奏能够提升舞者的音乐感知力与审美能力

在舞蹈基础训练中,音乐能够表现出舒缓悠扬、快乐活泼等多种旋律,并制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留给舞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钢琴质感优质、音色清澈响亮,演奏时可以展现出不同的情绪起伏以及节奏速度,这样可以将稳定的旋律留在舞者的脑海中。在基础训练中,舞者长期接受钢琴伴奏的熏陶,会慢慢熟悉各种功能节奏,了解各种乐曲的形式,针对不同的音乐形式产生正确的情绪判断,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另外,钢琴所展现出来的情绪多是积极的、舒缓的、欢乐的。我们总是能够在经典的钢琴作品中感受到优美的景色、喜悦的场景、真挚的情感。在舞蹈基础训练中利用这些经典名曲进行伴奏,可以让音乐的情绪与舞者的情绪进行融合,在情绪引导下做出准确的动作,以提升舞者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价值。

(二)钢琴伴奏能够提升舞者的训练技巧,夯实舞蹈基础

没有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在舞蹈基础训练中,如何将音乐和人的肢体语言结合起来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在钢琴伴奏中,节拍、节奏及速度会形成稳定的音乐律动感,而这也为舞者在舞蹈动作中调整动作的频率、动作的呼吸感营造了环境,对于夯实舞蹈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舞蹈技术训练中有一个“中跳”动作,舞者在训练中需要先明确“中跳”的重拍点,这样才能积蓄力量完成跳跃,这时候在钢琴伴奏中,弹奏者恰到好处地“卡”在节拍上,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训练中泄气,避免呼吸与动作不协调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动作的完整性,提高了跳跃动作的稳定性。同时,钢琴伴奏利用节奏感可以呈现出舞蹈动作的韵味,有助于舞者的发挥。例如训练者可以选择四二拍节奏的乐曲,并变换弹奏方法,使音乐弹奏轻巧明快,富于节奏、弹性,指导舞者进行做小弹腿、五位擦地、旁腿转等动作训练,并通过调整难度,循序渐进提高其动作技巧。

(三)钢琴伴奏能够提高舞者的节奏感,提高舞蹈动作的规范性

节奏和旋律是一首音乐作品中最基本的组成因素,在舞蹈基础训练中,最重要的就是展现出肢体动作的节奏和韵律。音乐和舞蹈这两种艺术的共通之处就是节奏和旋律的对应。

对于舞者而言,良好的节奏韵律感觉是准确呈现舞蹈动作的关键。提高舞者的节奏感对于规范和矫正舞蹈动作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这一过程中利用钢琴伴奏激发舞者身体内对节奏的感知,实现音乐与舞蹈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

在舞蹈基础训练中,训练者应要求舞者通过整齐统一的动作来规范舞姿。整齐的舞蹈动作要依靠统一的节奏来掌握,在节奏的引导下,舞者能够在每一个动作的长度和转换下一个动作的时候,准确地把握时间节点,进行统一的动作。

节奏是音乐与舞蹈的共同点,节奏感就是舞者在正确理解音乐的情况下,对舞蹈动作进行表达的重要载体。在基础训练中,训练者通常会将一个完整的舞蹈动作分成一个个小部分来进行,而借助钢琴伴奏,舞者可以根据节奏找到动作呈现的要点,让原本复杂的动作变得更加流畅自然,从而在节奏中提升训练效果。

(四)钢琴伴奏能够烘托训练氛围,渲染舞蹈基础训练内容

舞蹈基础训练是艺术教学的重要一种。艺术作为表达的情感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艺术教育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这样才呈现出艺术抚慰情感,引发共鸣的作用。由于舞蹈基础训练是对舞者身体的极限挑战,因此其难度较高。在一些专业的舞蹈教学中,训练者往往习惯给舞者制造严酷的教学氛围,设计机械式的训练方式,这不仅增加了舞者身体上的压力,更为其心理状态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钢琴伴奏能够为舞者创造一个积极轻松的训练环境,使单调的素质训练、形体训练、技巧训练、舞姿训练变得充满乐趣;让舞者在听力上获得享受,在肢体上释放最大的潜力;同时,在音乐氛围中,教师也能够放松心情,跟随伴奏发现舞者基础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节奏进行调整纠正。由此可见,钢琴伴奏在舞蹈基础训练中的应用,可以舒缓舞者的心理压力,缓解舞蹈教学紧张氛围,使教学双方都能够得到放松,提高训练实效。

(五)钢琴伴奏能够营造舞蹈意境,呈现出舞蹈艺术的美感

音乐可以激发人的内心情感,钢琴动人的声音可以引导舞者将优美的舞蹈动作尽情展现,并刺激其即兴创作与发挥,达到舞蹈与音乐统一的意境。

例如在古典舞的技巧和舞姿训练中,钢琴伴奏可以引导舞者将民族感情融入到舞蹈动作中,将情感的发挥达到最大,并通过声音引导情感,通过情感激发舞蹈动作。在我国古典舞中大多包含诗画一般的意境,钢琴在伴奏中需要激发这种美感,用独特的音色展现出悠远的意境,让舞者在意境中做出相应的动作,并掌握古典舞动作的常用技巧。当然,要想利用钢琴伴奏营造舞蹈意境,伴奏者要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全面掌握钢琴演奏方法和技巧,同时熟悉各种类型的古典舞的舞蹈动作,根据每一个动作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预先进行钢琴弹奏。这样才能将情感融入到音乐中,并利用音乐将情感传递到舞蹈中,让舞者的舞蹈情感被音乐激发,用情感带动舞蹈,在舞蹈中表达情感。

三、凸显舞蹈基础训练中钢琴伴奏作用的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在舞蹈基础训练中钢琴伴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凸显这种作用,钢琴弹奏者需要配合舞蹈基础训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具体来讲,钢琴伴奏者应从以下几点提升素养,以辅助舞蹈基础训练:

(一)提高钢琴伴奏者的专业素养

第一,努力提高钢琴弹奏水平。在舞蹈基础训练中,钢琴伴奏者的视奏能力和即兴演奏能力是体现其伴奏能力的重要方面。通常情况下,训练者会根据钢琴伴奏进行统一指导,但是,训练者也会在音乐的启发下触类旁通,对统一舞蹈动作进行延展培养,而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者有很强的即兴伴奏能力,根据学生掌握的舞蹈动作情况,结合学生的动作难易程度进行即兴演奏。因此,视奏和即兴伴奏是钢琴伴奏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并且需要通过勤学苦练不断提升,这样才可以满足舞蹈基础训练的不同要求。

第二,努力提高钢琴弹奏的流畅性。钢琴具有音域广大、音响丰厚、表现力强等优势,同时钢琴在连奏中却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它无法像管乐一样在一个长音上连续地做出音量的增强和减弱,无法像人的歌唱一样呈现出详尽丰厚的感情变化。针对此,在舞蹈基础训练中,钢琴伴奏者应该从声乐作品的旋律、歌词中感受连奏的特点,配合舞者的动作,确保一个动作弹完一串连音,让舞蹈者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组合都能够感受到音乐在手指尖、足尖上的跳动,这样才能实现音乐与舞蹈的和谐,体现出钢琴伴奏的价值。

第三,提高对节奏的感受力。音乐的节奏不是冰冷的,而是带有温度和活力的。在舞蹈基础训练中,机械重复的舞蹈动作,很容易让伴奏者陷入枯燥,从而弱化音乐对舞蹈氛围的渲染。针对此,钢琴伴奏者应加强自身训练,通过弹奏经典作品,亲近节奏、感受节奏,配合舞蹈训练体会节奏的感情,并将其融入到舞蹈基础训练之中。

第四,提高文化内涵与修养。钢琴伴奏者应加强文化学习,阅览音乐文献、了解音乐发展历史、了解各类作曲家的个性特色,以便于正确地判断及体现所演奏的音乐著作的个性性质,加强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音乐理论常识的学习,研究钢琴表演艺术及舞蹈钢琴艺术辅导艺术的学识等等,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在舞蹈训练中体现音乐的艺术指导价值。

(二)明确舞蹈基础训练的基本原则,提高钢琴伴奏效果

第一,坚持灵活性的原则,根据舞者的年龄特点、舞蹈水平选择伴奏曲目。在舞蹈基础训练中,舞者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人接触过舞蹈,有一定的功底,有的则是一张白纸,刚刚入门。针对此,在钢琴伴奏中,对于不同的训练动作,训练者应灵活运用不一样的音乐节奏、速度,培养舞者的音乐艺术感,以及对韵律线长短、重拍的感受能力,体现训练的灵活性;此外,针对同一类动作训练,应根据伴奏调整动作的难度、速度、幅度,引导舞者配合变化体会舞蹈艺术的韵律,提高训练效果。

第二,坚持规律性原则,根据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选择伴奏曲目。由于舞蹈基础训练强调舞蹈的节奏与韵律,同时舞者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钢琴伴奏也体现出相应的规律性。例如在芭蕾基本功训练中,每一个舞蹈动作的韵律特色、舞蹈动作节奏是不同的,钢琴伴奏可以根据以下规律提供辅助:运用2/4 拍的乐曲,进行小踢腿、小弹腿、小跳类、平转、串翻身等技巧的训练;运用3/4 拍的乐曲进行划圈、转类技巧、中跳、大跳等动作的训练,运用4/4 或3/4 拍乐曲进行擦地、蹲、操控等动作的训练,这样才能契合舞蹈训练规律,满足训练需要。

第三,坚持即兴创作的原则,根据训练需要即兴创编、改编音乐。面对舞蹈艺术的变化,钢琴伴奏者需要具有良好的反应和编曲能力。例如在训练中,训练者会要求不同小组编导不同舞种、不同风格的舞蹈,而钢琴伴奏者需要快速反应和判断出小组的舞蹈风格和表达的主旨内容与情感,然后依照舞蹈的内核对舞曲进行一定的改编。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让伴奏服务于舞蹈,激发出舞者最佳的训练状态。

第四,坚持情感性的原则,根据不同舞种、不同风格特征选择伴奏曲目。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钢琴节奏的情感内涵决定了舞蹈的肢体节奏和表演的方式。因此,钢琴伴奏者应融入音乐情感,利用包含情感的音乐激发起舞者动作表现能力,带动凝滞的舞蹈动作,赋予舞蹈训练更多的活力。

(三)丰富伴奏曲目的储备,提高音乐创新表达的能力

在舞蹈基础训练中,钢琴伴奏曲目的挑选、使用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灵活性,为了确保伴奏曲目与舞蹈基础训练内容相契合,伴奏者在日常积累中应储备一些曲子以备用,同时注重其中的特点,结合不同的舞蹈基础训练要求灵活调用。例如3/4 拍和4/4 拍的旋律线条较长,在音乐中会传递出绵亘不绝的情感特点,伴奏者在日常积累中可以选择经典的3/4 拍和4/4 拍的作品片段进行联系,引导舞者在动作训练中提高对腿部和上身的操控能力,这样可以让舞姿更美丽、富于体现力。此外,伴奏者还应注重钢琴曲目的二次创作,利用相同的音乐曲目辅助不同的舞蹈动作呈现,后者利用同一首舞曲表达训练中的不同情感,营造不同的氛围,这样可以丰富伴奏内涵,提高舞者的表现力。

四、结束语

总之,舞蹈艺术和钢琴伴奏艺术具有共同的审美特点,因此,将钢琴伴奏运用到舞蹈基础训练中来是十分重要的。在钢琴伴奏中,训练者能够强化音乐感知,提升对节奏感与肢体律动感的体验,提高艺术理解,同时在艺术氛围中打破机械枯燥的训练,提高训练热情,从而在学识修养和业务水平上得到发展。基于钢琴伴奏在舞蹈基础训练中的作用,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基础训练要求,提高钢琴伴奏水平,利用伴奏艺术的创新促进舞蹈基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基础训练钢琴伴奏舞者
舞者
舞者
舞者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Module 3基础训练
Module 4基础训练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Module 1 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