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电影的浅吟低唱
——电影《80’后》的去商业化选择

2021-11-14关培达

电影文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星辰商业化青春

黄 尧 关培达

(1.长春人文学院传媒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2.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 长春 130000)

青春电影一般有宏大的时代背景,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青春电影,更为关注的是人的社会价值,忽略生命的个性。当代青春电影开始关注生命个体,同时,因为时代特征,也不可避免地走上商业化的道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后会无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飞驰人生》《中国合伙人》以及《小时代》系列等青春电影,从演员的选择、人物语言的设定、矛盾冲突的制造、营销推广手段等多方位迎合市场,将票房成绩作为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而电影《80’后》在众多的商业化青春电影中仿佛一股清流,是一部比较“纯粹”的电影,过滤掉了许多商业化的追求,更重视故事本身,以浅吟低唱的风格引发观众的共情,在叙事风格、营销推广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一、简约的叙事风格

(一)以线性叙事结构为主体

电影《80’后》讲述了几个80后的成长和爱情故事。沈星辰8岁时妈妈和别人跑去了国外,爸爸在追妈妈的时候被车撞死,沈星辰目睹了整个事件的过程。明远的父母走私,事发后爸爸为了保护妈妈,承担了一切罪责,被判刑20年,后来知道了妈妈改嫁,在监狱中自杀。沈星辰和明远从小认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沈星辰在父母离世后被舅舅收养,与明远分开;舅舅与舅妈离婚,孩子陈墨跟舅舅生活;舅舅娶了后舅妈,生了一个妹妹。中学时星辰和明远再次相遇,经过分分合合,二人最终走到一起。

影片讲述这个曲折的故事时,采用的是最为传统的线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一一讲述主人公沈星辰成长过程中重要时间节点发生的关键事件。只有弟弟陈墨在狱中为保护明远的情节和撞死星辰爸爸的肇事司机身世两个情节是通过插叙完成的。

故事也借鉴了韩剧常常出现用来制造矛盾冲突、推动故事发展的车祸、巧遇、误会、患绝症等情节,但这些情节也仅仅用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没有刻意制造悬念吊人胃口,给人的感觉就是娓娓道来,让观众跟着影片的节奏看完整个故事。

(二)近似文艺片的场景表达

《80’后》是一部故事片,但是很多场景选择了近似文艺片的表达效果,如影片开始就是一个摇臂长镜头,镜头的点位是一条昏暗的走廊中间,镜头视点则是走廊尽头的光明,伴随着张国荣的粤语歌曲《与谁共鸣》,镜头缓慢后移,景框不断变大,走廊里的木质脸盆架、二八自行车等有年代标志性的景物陆续进入景框,背景歌曲的旋律和镜头后移的速度高度契合,奠定了影片的抒情基调。这个场景在后来沈星辰在幻想中与幼年时的自己相遇时再次出现,长大后的星辰和幼年的星辰手拉手去追逐提着行李向走廊尽头光明之处奔跑的妈妈,妈妈依然是背影,镜头最后转回两个手拉手的星辰。两次出现的走廊场景,用一种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艺术化地表达主人公们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走廊尽头的光明则暗示着挣扎之后与社会和时代的和解,也象征沈星辰最终理解了妈妈当时的选择,是奔向爱情的光明,她说:“我记得妈妈当时的眼神,那是爱情。”

影片接近26分钟的时候,是一段主人公所在学校排练集体舞的场景。这个场景用了九个镜头完成,第一个镜头是明远的特写;转入第二个镜头是明远与闻嘉的对舞,通过闻嘉爱慕的眼神为后面三个人的情感纠葛做了铺垫;第三个镜头和第五个镜头都选择了操场全景的俯视镜头;第四个镜头是沈星辰和另一位同学边跳舞边对话的场景,为后面王胖子来学校找沈星辰寻仇埋下伏笔;第六个镜头通过舞步走位使男女主人公实现对舞;在第七个镜头沈星辰特写后,通过旋转镜头实现技术转场,进入第八个镜头:操场上只剩下了沈星辰和顾明远两个人,伴随美妙的音乐两人翩翩起舞,镜头快速旋转,营造了一个浪漫美好的世界;最后第九个镜头回到现实,这一场景表达结束。这里的第八个镜头增加了电影《80’后》浪漫的艺术气质,在以写实为主要特色的影片中融合了写意手法,也成为主人公充满痛苦与艰辛成长过程中难得的快乐时光,同时也增强了清丽脱俗的小清新之感。

(三)内涵隽永的人物语言

《80’后》没有选择青春题材电影钟爱的网络流行语言,而是选择了文艺风格、内涵隽永的哲理性语言。

比如,明远在毕业典礼上和妈妈交谈,望着远处的沈星辰忧郁地说“可是我看着我喜欢的女孩,不知道有一天她会对我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来”,表达了明远渴望爱情,但又害怕进入爱情的担忧。

明远在与星辰的异地恋受到阻碍的时候,曾和闻嘉说“烟花再美丽也只是转瞬即逝,不会天长地久”,再次表达了明远对爱情缺乏信心,但也十分渴望爱情。

“我们在进入爱情之前,都带着伤疤”,这是男女主人公都曾经说过的话,这一句话的总结并不容易,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经历的当时无法明白自己为何明明相爱、想爱,却爱得遍体鳞伤。当他们明白这句话的深层意义时,可能要鼓起莫大的勇气一边疗伤一边相爱。影片结束前,星辰再次说起这句话,男女主人公含泪相拥成为最后一个镜头。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未来是否真的能天长地久,但是这句内涵隽永的对话能够击中一代人的内心,让观众回味无穷。

二、不刻意迎合观众,只专注讲述故事本身

青春电影常常不可避免地落入消费观众怀旧心理的窠臼,在观众第一次接触这些怀旧情节时很容易引起共鸣,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观众的认可。不过一旦观影结束,那些刻意用来触动观众怀旧心理的元素很难产生持久的回味效应,至多让观众在走出影院的时候感慨一下曾经的“那个年代”。

《80’后》则并没有刻意去迎合观众,人为制造和观众的“共同话题”,也没有刻意去消费观众的怀旧心理。影片中也有一些时代的标志性事物或事件,但除了非典事件以外,这些事物或事件本身并未成为故事的组成部分。比如,明远小时候拿着的奥特曼玩具,基本都没有给一个完整的镜头,只在镜头的最右下角出现;游戏厅的出现是因为星辰去找踢伤了弟弟的“元凶”;群众悼念张国荣去世的场景引出了非典的发生;奥运会开幕式出现在影片中的电视里,作为星辰和朋友谈话时出现的背景。这些展现时代特征的事物以套叠镶嵌的方式进入故事的讲述,既完成了个人主体命运与时代的关联,也没有破坏时代洪流中每一个个体故事的独特性。

《80’后》的重心就是纯粹地讲述故事,仿佛没有预设主题,就是把一群特征鲜明的80后的故事不加渲染地讲述出来。也正因为如此,《80’后》这部电影的主题呈现了多元立体的厚重性,每一个观众都可以对这部电影有自己的理解,它可以是爱情的主题,可以是亲情的主题,可以是人性的主题,也可以是时代的主题。

讲故事本来就是电影最应该做的事情,编剧和导演负责把故事讲清楚,如何理解是观众二次创作时的事情。80后是不是最为孤独的一代?80后原生家庭的伤疤究竟能否被时间治愈?80后缺爱吗?会爱吗?80后究竟能否与时代相融?个性是否会被社会和时代接纳?80后的未来会如何?……这部影片只负责讲述故事,留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正是影片最吸引人、最有魅力的所在。

三、低调的电影推广营销路线

《80’后》上映的时间是2010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推广营销策略已经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同时期的电影,特别是青春题材电影,无不在电影的推广营销方面大做文章。电影《后会无期》借鉴了西方公路电影的表达方式,除了传统的电影首映礼等营销推广方式,还借助韩寒的高关注度,通过微博这一转发度更高、更便捷的方式推广影片,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样选择微博宣传推广的还有同时期上映的《小时代》,也是从市场的角度考虑,面向粉丝群体,借助受众对郭敬明的追捧,通过粉丝对郭敬明的高关注度,提高电影的受关注度。

电影离不开商业化的选择,但其最为本质的特征不是商品,而是艺术品。追求商业化、关注市场,是当代电影无法回避的选择,但只追求商业化则会让电影的生命力如昙花一现,只能成为现象而无法成为经典。在这方面,电影《80’后》选择了与当代电影“逆向而行”,“静悄悄地”上映,除了举行首映礼、海报、巡演等传统的电影推广营销线路之外,没有选择其他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

《80’后》的上映时间是2010年6月25日,是电影市场最不看好的时间。据1905电影网统计的数据,在2010年6月和7月里,有32天全国没有新上映的电影,即使安排上映的电影也基本是小众电影,只有《唐山大地震》算是一部较有影响力的影片。从票房数据来看,与《80’后》同天上映的《叶问前传》总票房也只有1318万元(数据来源为1905电影网),同一网站中对《80’后》票房未显示数据,通过百度网络查询,票房为1200万元。相比之下,选择五一档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总票房为71918万元,改编自网络小说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2016)选择了国庆档,总票房为81426万元。当然,后两部电影上映的时间比《80’后》晚几年,票房总数高应该考虑电影市场不断繁荣、各地电影院的发展等因素,但与其同期上映的电影数据相比,也足以说明《80’后》的上映是十分低调的。

四、阵容并不华丽的创作和演员团队

年轻人是当下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青春题材的电影自然看到这一点,选择的创作和演员团队基本都是受年轻人追捧的人气明星。出演《后会无期》的冯绍峰、王珞丹、陈乔恩,《小时代3》的主演杨幂、郭采洁、陈学冬,出演《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邓超、杨洋、白百何、柳岩、岳云鹏……都是自带流量的人气偶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由赵薇执导,韩寒则执导了《后会无期》并客串演出,《小时代》系列电影的文学母体是郭敬明的同名热门小说,电影上映前小说的热度就已经十分高涨,在这种期待下,由郭敬明亲自执导,选择一众一线当红小花小生出演,自然将电影《小时代》系列推向了巅峰。

与上述青春题材的电影相比,《80’后》的主创和演员团队是十分朴素的。电影《80’后》改编自网络小说《天长地久》,没有大的投资,由年轻的李芳芳兼任编剧和导演,是其第一部大银幕导演作品,影片的主演基本都是20多岁的新生代演员,几乎都是第一次参与电影演出,他们的表演虽然青涩,但是这种真实更契合影片中主人公的年龄和气质,正如制片人李小婉在首映式后接受采访时所说,他们的表演“真干净”。

电影《80’后》的处理主体是“去商业化”的,但是这并不意味这部影片完全没有商业化的元素,因为电影离开市场是不可能生存的,电影离开市场就离开了观众,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电影《80’后》在青春电影商业化的洪流中,尽可能地排除了一些影响影片故事表达的干扰因素,让影片变得更加纯粹。

猜你喜欢

星辰商业化青春
以梦为船,奔赴星辰大海
散乱星辰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小星辰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