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声乐学习状态的调整

2021-11-14倪添文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托斯卡首歌曲换气

倪添文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唱好一首歌曲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如何演唱好歌曲是每个学习者面临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歌唱爱好、歌唱习惯、审美标准和艺术修养,因而采用的技术、方法也会截然不同。但是,作为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在学习中还是要遵循声乐的基本教学法和规律,尽量少走弯路,树立良好的歌唱理念,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演唱适合自己的歌曲

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歌曲,但这不是一个绝对的选择,更多的还是要听取来自专业老师的建议,尽量使自己选择的歌和专业老师的建议相结合。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可以更好地调动演唱者的情绪,从而使演唱者产生更多的演唱激情,更愿意深入理解和把握歌曲的内涵,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歌曲中,以达到歌曲演唱艺术再创作的目的。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却经常发现,学生自己选择的歌曲很难体现他们真正的演唱水平。这是为什么呢?在演唱时,学生经常会选择不适合自己音高、音色、音域的歌曲。这些不适合的歌曲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完整演唱歌曲所带来的美妙感受。如果歌曲很难,曲调怪异,学生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也很难唱好,无法解决里面的技术问题,就会产生更多的歌唱问题。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却无法克服问题,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例如,学生可以完整演唱《我亲爱的》《北方的星》等歌曲,但是学生很喜欢《军营飞来一只百灵》这首歌,决定尝试演唱这首歌曲。这首歌曲中一些花腔和音域的跳动是学生目前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展现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歌唱的艺术。演唱自己目前适合并且喜欢的歌曲是培养良好声乐能力的前提。

二、遵循歌唱的基本原理,有效率有步骤地进行声乐学习

学生们在进行声乐训练时有步骤有方法地进行学习是把歌曲唱好的必要过程。选好歌曲之后,就进入了具体的学习与练习阶段。本文以普契尼的意大利歌剧《托斯卡》中一段脍炙人口的女高音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为例,分析声乐学习中有效学习的主要步骤。

我们在进行歌曲的学习与练习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第一个步骤就是了解歌曲的类型,知道这首歌曲说的是什么。《为艺术,为爱情》这首歌曲是歌剧咏叹调,它的情绪背景要和歌剧的情绪背景相呼应,故事取材于法国19 世纪剧作家维多利安·萨尔杜创作的同名悲剧。《托斯卡》是普契尼以意大利大革命为背景创作出来的,歌剧的主题是正义与爱情,故事主要围绕托斯卡的爱情展开,通过美好爱情的破碎,深深地鞭笞了当时的黑暗统治,同时整部歌剧也充满了普契尼对于底层人民的无限同情。歌剧主要描述了托斯卡的爱人为了掩护政治犯而被警察逮捕入狱,托斯卡为了救出自己的爱人,一次又一次地向监狱长让步,最后不堪受辱而愤然自杀的故事。这首歌曲中,故事情节与音乐贴合得非常紧密,同时普契尼还大胆地在一个音乐唱段中运用咏叹调和宣叙调,让两者在同一首音乐唱段中自由地转换,形成新的音乐风格。

2、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歌曲叙述的内容和演唱的类型后,就进入第二个步骤,找出歌曲的基本结构并加以掌握。《为艺术,为爱情》在曲式上是一个两段体的结构,分为A、B 两个乐段,A 段是由a、b、c 三个不同风格的乐句组成,a 乐句表现出的是四个音的下行,b 乐句在a乐句的基础上用三个三连音的方式下行,c 乐句八度跳动进入高音区。B 段从降e 小调转换成降E 大调。了解歌曲基本的结构,为把握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发声状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第三个步骤是了解歌曲的演唱情绪和表情,把歌曲唱对唱会。《为艺术,为爱情》A 段a 乐句有两个长音,它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平静而压抑的,有很丰富的音乐色彩,代表主人公无奈而纠结的心情。如果学生不了解这首歌曲的情绪背景,那么她就很难唱出这两个长音无奈纠结的情绪。歌曲A、B 两个乐段表现出来的情绪也是不一样的。A 乐段是托斯卡这位女主人公向上帝倾诉自己不幸的遭遇,而B乐段是女主人公在向上帝祈祷,这使音乐中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重。托斯卡先后通过不同的力度演唱了两次“永远是真诚的信徒”,在第一次演唱时,女主人公情绪比较柔和,充满了对爱情和艺术美好的回忆,从而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在托斯卡第二次演唱时无论在气息上还是在力度上都有所增强,表现出了托斯卡誓死捍卫爱情和艺术的坚定决心。在乐曲进行到B 乐段的第二小节后,由弱起小节开始,后面紧跟三个三连音,整个旋律变化更加跌宕起伏,三个三连音表现了女主人公压抑已久的愤怒、悲痛之情。掌握和了解歌曲演唱情绪和表情,把歌曲正确表现出来,可以让歌曲学习事半功倍。在学生已经可以比较正确地表现歌曲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歌曲背下来。在背下来歌曲之后,学生才更容易进入歌曲状态去演唱。歌曲特别是歌剧咏叹调,有着戏剧表现的要求,声音和表演的有效结合可以很好地提高歌曲情绪表达效果。

4、第四个步骤是对歌唱的旋律加以润色,并处理好歌词的分句。在歌曲中要选择合适的歌曲处理方法。例如,从《为艺术,为爱情》的A 段开始,“艺术爱情”四个下行音要控制住自己的声音音量,控制好演唱的气息,下一句“就是我生命”,把气息加大,以达到重音的效果。在《为艺术,为爱情》结尾处要用气息来控制“啊”的强弱,用声音的强弱对比来表现女主人公无比痛苦的形象。

三、好听的歌曲要有正确合理的呼吸点

学生们在演唱歌曲的时候,由于能力的不同往往对歌曲的换气点比较随意。这表现为气息不够了就换气,有时候这个换气点正好是一个乐句的中间位置,有了一个不恰当的换气之后,整个乐句就被破坏了。例如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一段旋律中,长亭外之后有一个小节线,这个小节线可以进行换气,然后连起古道边,这个乐句是通畅合理的。芳草碧连天这句旋律中连和天当中出现了一个小节线,但是这个小节线是不可以换气的,它必须要连过去,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乐句形式。换气点的安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歌曲《我亲爱的》中有这样一句:“如没有你我心中忧郁”。这一句在演唱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乐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演唱这一句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撑下去了,按照中文歌词的意思应该在你我之间有一个换气,但是这一段的旋律正好是跳动幅度很大的一段,是一个八度跳动,显然换气点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它会影响歌曲的连贯性。把换气点放在心中和忧郁之间,用一个微弱的急换气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更合适一些。乐句虽然断了,但是这个乐句的完整可以用情感的表达来弥补。

四、加强歌曲演唱时的咬字吐字表达,提升歌曲情感表现

歌曲的咬字与吐字一直是很重要的环节,它与音高节奏的准确一样重要。在歌曲当中,歌词的第一个字用“我”字的就很多,例如《我爱你,中国》,“我”字发音是W 和O 两个音节,它的归韵在0 音上,但是很多学生把第一个W 音咬得死死地,不往O 音上靠,造成了“我”字唱成了WU,还有学生咬字发音太慢,W 和O 慢慢发音,音已经到那里了,它的字还没有吐清楚,下一个字的发音又要开始了,这样就造成了歌词含糊不清。我们常说要字正腔圆,字不正腔也不会圆。字有字头、字腹、字尾,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归韵都要在歌曲中得到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准确生动表达歌曲。

在声乐学习中,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要学会作品,这是学习的基础。有些学生旋律音准还没学会,歌词还没有读通顺,就已经开始要自我表现了,这是不可取的。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要通晓歌曲的内涵,例如歌曲说了什么,要表达的情境是什么,它的结构和曲调风格是怎样的。如果演唱歌剧或一些舞台剧、音乐剧的选段,演唱者要了解整部剧的创作背景和情节内容,知道自己要演唱的歌曲在剧中的人物与情感表现。要对歌曲中音色、呼吸、情感等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不断进行修改调整,达到较好的状态。要对歌曲进行再创造,在歌曲中加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结合自身的情感表现,把歌曲推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在声乐学习中是需要使用一些有效方案的。

1、了解要演唱的这首歌曲的风格,包括它的创造背景、歌词,学会歌曲旋律,要确定音准、节奏和换气点,并且朗读歌词。

2、选择合适的声音来演唱:美声、民族或者流行,知道不同的声音所要展现的歌曲的特色。

3、找到能够解决这首歌曲困难点的练声曲,从而配合这首歌曲的学习。

4、纠正歌词的咬字和发音,让歌词的发音准确而轻松。

5、确定歌曲的速度和力度以及各种变化和发展层次,正确表达歌曲所要表现的情感。

6、展现出这首歌曲的风格和特点,而且有自己的特色。

这些步骤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及演唱歌曲的借鉴。

声乐学习对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想要把声乐学好就必须调整好学习的状态。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声乐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高高在上无法企及的,它和其他课程一样,是要认认真真钻研的,是要课后踏踏实实练习的。在声乐学习中,科学有序进行练习是学习的根本。因此,制定适合自己练习的一套学习步骤,脚踏实地扎实练习,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自己的演唱技能逐步提高,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声乐学习方法,它能为学习声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托斯卡首歌曲换气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歌剧《托斯卡》中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张傲全新单曲《爱我所爱》暖心来袭
陈曦全新单曲《不转弯》震撼发行
悲剧人物托斯卡戏剧形象分析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运用换气技术降低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