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元素的运用
——以京歌《我的中华》为例

2021-11-14张思雨徐蒙恩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润腔阎肃乐句

张思雨,徐蒙恩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32)

我国的民族声乐植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演变与发展,成为了独树一帜的音乐类型。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然而,年轻一代忽略了民族声乐文化的独有元素,导致民族声乐演唱过程缺乏自身特色。因此,为了保持我国民族声乐独有的民族风格、民族精神,我们应在借鉴西方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保留自身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京剧元素,将其运用到民族声乐演唱过程中。京歌《我的中华》在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加入京剧元素,使民族声乐表演形式更具新颖性,有利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一、京歌《我的中华》创作背景

在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作词家阎肃与作曲家姚明结为“搭档”,创作出一大批包含“京腔、京味儿、京韵”的京歌作品,引领了当时中国“戏歌”的发展潮流。民族声乐作品《我的中华》就是当时盛行的京歌之一。这首歌由我国著名的词作家阎肃作词,也是作曲家姚明的代表作之一。阎肃,河北保定人,著名词作家,曾担任中国剧协副主席。阎肃的“搭档”姚明,辽宁营口人,中国一级作曲家,是中国戏歌的开山领路人。他大胆地在歌曲中引入京剧曲调,并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歌曲,如:《故乡是北京》《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一批京味歌曲。这些歌曲被专家们称为“戏歌”。阎肃和姚明创作的《北京是故乡》被认为是“京歌”的起源,这首歌汲取了“京腔”细腻委婉的声腔特点,又采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手法,得到了许多歌唱家及京剧艺术家的支持与推广。

《我的中华》第一段从历史的角度来歌颂祖国,引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就。第二段通过浓浓的故乡情思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进一步歌颂中国人民开疆拓土建设美丽新中国的伟大成就。阎肃写的歌词,引据经典,语言优美、精炼。铿锵有力的歌词配上韵味十足的京剧曲调,再加上演唱者高亢激越、声情并茂的演绎,使这首歌成为时代的经典之作。

二、京歌《我的中华》词曲结构分析

歌曲是降E 大调,Adagio 柔板、慢速的,歌词短小而精炼,是一个对比并置单二部曲式,分为A、B 两段,全曲由60 个小节构成。前面三小节为引子部分,引子过后就是A 段部分,A 段中可以分为两个乐句a 和b,a 乐句是4-10 小节,b 乐句是11-15 小节,中间有3 小节的补充,3 小节的间奏,歌曲在间奏部分开始变为Allegro 快板进入B 段。B 段为全曲高潮部分,依旧是快板节奏。B 段分为两个乐句c 和d,c 乐句17 个小节,d 乐句12 个小节,在结尾处有4 小节的间奏,随后进入歌曲的尾声部分,尾声有6 个小节。虽然这不是对称的乐句,但四个乐句属于中国传统音乐中起承转合的结构关系。

歌曲前三小节为引子部分,音乐将情绪慢慢带入歌曲当中。歌曲的开头是一种叙述性的歌词曲调。歌曲在间奏部分开始变为Allegro 快板进入B 段。B 段为全曲高潮部分,依旧是快板节奏,每个乐句落音也多落在属音和主音上,多采用切分音给人情绪激动的感觉,同A段相比较,A 段节奏型多是小附点、十六分、前八后十六等节奏型,显得更为舒展,给人一种叙事抒情的感觉。所以A 段和B 段在节奏型、情感表达、音乐速度方面形成了强烈对比。歌曲的伴奏织体丰满,气势宏大。本曲的和声进行则运用了西方音乐中的完全终止,从属到主,结尾处进行渐慢、渐强的处理,更显得大气磅礴。

三、作品的演唱特点及技巧分析

声乐演唱中,气息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若想将歌曲旋律线条的抑扬顿挫与歌词意境完整表达出来,离不开真假声完美衔接、各种唱腔的随时转换。笔者在演唱实践中发现,《我的中华》唱段多使用京剧中的“甩腔”和“润腔”,这就更考验演唱者对气息的控制。演唱者吸气时要尽可能地深吸气,用腰腹部发力,呼吸节奏也要做到均匀,在演唱时,声音随着气息缓缓流出,注意气息运用的灵活性,做到收放自如。演唱者要通过练习气息的平稳性和转换性,将气息技巧运用到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使声音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从而和听众产生共鸣。《我的中华》旋律线条、走向抑扬顿挫,演唱者表演时需要一定的气息支撑。

A 段“翻阅青史”的“翻”字“史”字要叹下来演唱,沉下气息,唱出该句体现出的凝聚力。“五千年铸成个华夏,啊”这段旋律需要凸显戏曲的韵味,气息缓缓推送,给人循序渐进的叙述感,最后通过“啊”字使感情进一步发展。随后,从“叩问长天”到“点燃了东方朝霞”这段歌词从历史的角度歌颂祖国。悠悠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以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这两个神话故事开头。演唱时要从内心出发,感受新中国经历的风雨磨难,保持住前面铺垫的情绪,控制好气息。最后“霞”字的各种转音再次凸显戏曲的韵味,通过声音将情感“甩出去”,借鉴京剧中“甩腔”技巧。“甩腔”大多用在激情豪迈之处,并且多用在bE 调的属音上,可以产生极强的艺术效果。甩腔音色干净,更突出歌曲的旋律波动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B 段从“我的中华”到“我的中华”要求气息流动顺畅,声音弹性发动,位置靠前,使用真假声混合演唱。“繁华似锦”中的“锦”运用了京剧中的“润腔”,在不改变骨干音的前提下,使用装饰音来修“润腔”,增加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我的根,我的魂,我的祖先,我的家”是歌曲中最具京歌韵味的地方,演唱者发动横膈膜将气息向内收缩同时声音向外推动。“我的根,我的魂”节奏型都是大切分加一个四分音符,演唱时要求气息流动通畅,弹性发动,声音位置靠前,真假声混合。最后“我的家,啊”将歌曲推向高潮,情绪高昂激动、一泻千里,让声音更有感染力。最后一个“啊”运用了京剧中的润腔,使用了倚音和颤音又进行渐强处理,在饱满高涨的情绪中结束歌曲。

无论是京剧唱法还是民族唱法,在咬字上都要求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京剧的咬字比民族声乐的咬字更讲究,京剧对咬字的位置要求更加准确,要做到以字行腔。《我的中华》这首歌咬字干脆,在许多长音之处都做到了字音正确有板有眼、收音归韵力度适中,甩腔自然流畅、润腔宛转悠扬,在使用腔体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多个腔体来回转换,口型不要开合太大,提上颚,声音贴着咽壁走,多使用头腔共鸣,歌曲中多次使用了倚音、波音、颤音等行腔技巧,使听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京剧韵味特色。

四、演唱思考

《我的中华》是一首典型的融合了京剧元素的民族声乐作品,作品当中长音的地方加了许多的倚音、颤音,在其他地方也有许多的波音,这就运用到了京剧当中的“甩腔”和“润腔”。在演唱“甩腔”时,我们要做到流畅自如,以情带声,将声音甩出去,收腔时干脆果断。在演唱“润腔”时,每一个装饰音都要准确地唱出来,这对气息的控制要求很严格,要做到气息灵活,收放自如,吸气时要尽可能地深吸气,用腰腹部发力,呼吸节奏均匀,声音随着气息缓缓流出。在演唱《我的中华》时,咬字要干脆,位置要更加准确,做到以字行腔,字音正确、有板有眼、力度适中。在许多长音之处要做到字音正确有板有眼、收音归韵力度适中,甩腔自然流畅、润腔宛转悠扬,在使用腔体过程中尽量减少多个腔体来回转换。歌曲中多次使用了倚音、波音、颤音等行腔技巧,听众能更直观地感受京剧韵味特色,同时,演唱者的情绪更加饱满,才能唱出歌曲的磅礴大气。

五、结语

中国民族声乐不同于民歌、戏曲、说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它吸收了这些传统艺术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美声唱法。中国民族声乐是具有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歌唱艺术。《我的中华》是民族声乐和传统京剧相融合的代表作,它不仅在体裁上有所创新,其演唱技巧和创作技法更是新颖独特。这让听众耳目一新。民族声乐作品和传统京剧作品在风格上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我的中华》使大家看到了民族声乐的多样性,也拓宽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润腔阎肃乐句
一生为客恨情多
“润腔”释义
浅析江西兴国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的润腔特色
润腔文献综述
爱之吟
阎肃:调教“顽劣”儿子成才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