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戏曲艺术与动漫的互动融合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动漫戏曲融合

徐 琼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关键字】戏曲;动漫;艺术;互动;融合

戏曲艺术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意义尤为重大。戏曲艺术当中所包含着的精神品质、人格魅力、审美情趣等等,逐步构建起一种独具文化特色的价值体系,是世界文化中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珍品。与此同时,我国戏曲种类繁多,除了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六大戏剧曲种外,各种地方戏曲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当前我国戏曲艺术却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难题,戏曲市场不断萎缩,受众较窄,部分剧种特别是某些地方剧种,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面临断层乃至于消失的发展窘境,那么单纯依靠自己谋生存、谋发展显然已不太现实。换言之,我国戏曲艺术想要谋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借助新的载体和平台来实现创新发展,特别是要借助新媒介技术来构建多元化的传播平台,以此来融入时代发展的滚滚浪潮之中,同时为戏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其中,戏曲艺术与动漫的互动融合,对其中任何一方而言,都有着非常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一、戏曲艺术的发展概述

(一)曾经一度辉煌

戏曲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比如汉代的“角抵戏”(民间表演)、宋代的“宋杂剧”(歌舞说唱)、元代的“元杂剧”(反映民间疾苦)以及清代的地方戏等,戏曲艺术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喜爱与追捧,同时也迎合了不同时期的审美,逐渐发展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众艺术。

(二)如今面临窘境

一方面,戏曲艺术发展受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伴随着电影电视各种新兴影像特别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的输入,使得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得以空前丰富,加上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快餐式的娱乐活动日渐兴起,这使得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形式遭受巨大冲击,市场不断萎缩且逐渐被边缘化,面临着较大的生存难度。

另一方面,传承人才的流失严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可谓欣欣向荣。然而,戏曲艺术的市场运作还不够成熟,由于市场的不断萎缩,观众的断层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很多人才流向其他文艺门类,使得人才断层问题突出,加上戏曲艺术对专业性传承人才的要求本身就比较高,培养难度高,更加使得传承人才数量短缺的问题变得越发突出,使原本就发展困难的戏曲艺术遭受到了进一步打击。

(三)未来需要创新

戏曲艺术在当前的文化市场当中的影响力比较弱,而且受众范围也比较小。那么,未来戏曲艺术的发展,就必须要加以创新,特别是要着眼于新媒介传播方式来加以创新,回归到大众视野当中,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同时,借助新的传播媒介来不断拓展和丰富新的艺术样式。

二、动漫:戏曲文化传播的新媒介

动漫,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将其理解为动画与漫画的结合体,伴随着新时期我国动漫艺术文化的不断丰富发展以及动漫文化产业的不断兴起与发展,使得动漫的内涵属性等都有了全新的发展。新时期,动漫既包含有视觉表现形式的文化艺术产业,同时也包含多维文化的媒介形式。可以说,技术、艺术以及产业是动漫的三个重要属性。对于戏曲文化而言,动漫则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究其根本则源于戏曲与动漫的传播特征具有高度趋同性。

(一)趋同的娱乐性

不论是戏曲还是动漫,都是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其中,动漫的语言通俗易懂、娱乐性强,尤其是其采用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和造型艺术手段来对角色与背景进行塑造,让人记忆深刻且感觉趣味十足。戏曲艺术的娱乐性也是其灵魂所在,戏曲中丰富的情感、特征鲜明的人物性格以及优美的唱腔等,既深入人心也愉悦人心。早期的皮影戏,便可以看成是戏曲与动漫的最初的互动融合,创造出不同的娱乐效果。

(二)趋同的程式化与写意性

中国的戏曲更加注重虚拟化的写意表现手法,比如用生、末、净、旦、丑来将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物进行归类,同时戏曲中的唱、念、做、打也皆有定式,这种写意性与程式化的特征尤为突出。同样,对于动漫而言,也具有程式化与写意性的明显特征。结合实际并融入自己的构思形成程式的同时,用夸张的画面以及自由变换的时空模拟真实场景,以达到超越现实的视觉效果。基于动漫的程式化手段与写意性表现,更能够将戏剧艺术的美学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戏曲艺术与动漫互动融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戏曲艺术的宣传与推广

当前,全球动漫产业在蓬勃发展之中,尤其是国内动漫产业更是具有尤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他们更喜欢动漫,是动漫最大的受众群体。那么将戏曲艺术与动漫进行互动融合,将晦涩难懂的戏曲艺术借助动漫的方式转化成青少年及儿童能够理解接受和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戏曲,感知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之中爱上戏曲艺术文化。而这,也正是戏曲艺术宣传与推广的重要过程和现实需要。

(二)有助于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戏剧艺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不能墨守成规。其中,戏曲艺术与动漫的融合,可以使戏曲艺术借助动漫这一新型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自身发展渠道的拓展,同时吸引更多的受众,使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戏曲艺术,继而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与智慧。

四、戏曲艺术与动漫的互动融合尝试

戏曲艺术与动漫的互动融合,就必须要注重多元媒介的塑造,将戏曲艺术元素融合动漫并附加于消费媒介之中,以此来潜移默化地扩大戏曲文化的认同度。笔者认为可以从影视剧、图书出版、广告、游戏、衍生品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融合设计与应用推广。

(一)戏曲动漫影视剧制作

传统戏曲,大多以电视传播或者是舞台传播的方式来进行,受众人数并不多,特别是对于一些青少年和儿童而言,并不会予以过多关注,甚至直接无视或绕道而行。对此,我们可以制作戏曲动漫影视剧,通过生动活泼的内容形式,来更好地吸引观众,特别是赢得年轻群体的青睐。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以网络短视频的形式来制作戏曲动漫,将京剧、豫剧、昆剧以及黄梅戏等诸多剧种中的角色、造型、程式化以及音乐元素等灵活地展现出来。当然,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尝试也有,我们可以加以学习和借鉴,比如《三岔口》《七品芝麻官》等戏曲动漫作品。另外,基于戏曲动漫影视剧短视频这样的方式,还可以实现寓教于乐,尤其适合面向青少年及儿童来进行播放和宣传。

(二)戏曲动漫图书出版

正如教育部与文化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当中所要求的那样,要将戏曲结合动漫的方式来为传统文化学习提供新的路径和渠道。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都喜爱漫画,甚至可以说是“漫迷”。对此,我们可以进行戏曲动漫图书出版,将漫画中适当融入戏曲元素符号及故事题材。比如《动漫梨园》,分为《戏匣子》《昆虫戏苑》《沙漠王子》三部分,展现京剧、昆曲和越剧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有效实现了动漫与戏曲、教育、娱乐的完美结合。

(三)戏曲动漫广告

新时期,各种广告样式多变且层出不穷,日常生活当中更是随处可见,电视、橱窗、交通工具、楼宇液晶等等都有广告的身影。与此同时,广告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充分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传达信息。对此,可以制作戏曲动漫广告,借助戏曲中的人物及其独特唱腔,同时融合动漫的设计与表现手法,以此来进行广告宣传。当然,可包含商业性和公益性戏曲动漫广告两种类型。

(四)戏曲动漫游戏

戏曲动漫游戏,不仅能够彰显浓厚的中华传统戏曲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还能结合动漫的形象化表达和娱乐性驱动,让更多人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对戏曲艺术的多元化感知,比如动漫画面设计上的视觉结合戏曲演唱的听觉,以此来形成良好游戏体验的同时,激发起更多人对戏曲的兴趣与热爱。

(五)衍生品的开发

借助衍生品的开发,可以将戏曲艺术的形象及文化借助动漫产业有关方式与载体来实现全方位的展现与有效传承。比如,戏剧脸谱及典型人物的卡通式设计,进而衍生出的服饰、手工艺品等。可以让这些浓缩戏曲艺术文化的因素深入到人们生活当中,基于这些视觉媒介所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戏曲艺术文化,进而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和学习,实现戏曲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动漫戏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锋绘动漫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