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传统非遗艺术“呼图格沁”探究

2021-11-14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祈福白头翁面具

刘 曼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 300000)

呼图格沁诞生于清代嘉庆时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流传于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乌兰召村,这片土地曾是大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附近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九处之多,如被誉为“华夏第一村”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北方最大的祭祀中心——城子山等等,这里同样也孕育了优秀的草原艺术文化——呼图格沁。呼图格沁被专家学者视为草原艺术的奇葩,这是因为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包含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从文化属性上看,它是汉蒙文化有机融合的典型产物;从表演作用上看,它具有宗教祭祀、自娱娱人的作用,在为当地百姓驱鬼祈福的同时带去了欢声笑语。

一、呼图格沁的起源与发展

目前关于呼图格沁的起源有两种传说。

其一,相传成吉思汗的后代来到乌兰召繁衍生息,人畜两旺的生活十分富足,然而天灾的降临使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旱涝交替,牛羊绝迹,家中子嗣难以繁衍,面对如此灾难,一位牧民便到西天拜佛求方,佛祖让他去阿尔泰山上找一位阿日查干老人,这位老人能帮助世人消除灾难。于是牧民遵照佛祖的指示,到阿尔泰山请来了阿日查干老人,在他做法后,人间恢复了原貌,呈现一派祥和之态。

其二,在海力王府时期,天灾降临,使得牛羊纷纷病死,种植的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饥肠辘辘,痛苦不堪。此时村中来了一位布尔固德老人,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带领全村人面向北方磕头叩首,祈福消灾。这时,出现了一位穿白皮袄的老人,挥舞着手中的宝杖,诵佛经,为各家驱邪,灾难消除,乌兰召一片祥和。

这两个传说故事还有相同的情节:因白头翁不能在此久居,百姓询问,若再遇天灾如何找到您,白头翁说道,于每年的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扮成他的样子,模仿他的做法就能保这片土地四季平安。而后,白头翁又带着妻子曹门代、女儿花日、义子朋斯克回到乌兰召探望,这一次同行的还有孙悟空与猪八戒,为白头翁保驾护航。

呼图格沁诞生时便具有的祭祀功能与当地传统舞蹈“查玛”相同,二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呼图格沁在流传过程中在最早以念词为主的表演形式中逐渐吸收了传统舞蹈艺术“查玛”的动作与祭祀仪式,又在汉族文化广泛传播的影响下,吸收了文学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之后艺人们将表演规范化、程式化,形成了今日的呼图格沁。

二、呼图格沁的表演形式

呼图格沁被很多专业学者称为北方的傩戏,因为在表演时,演员均戴面具,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傩戏十分相像。呼图格沁与其他戴面具表演的艺术形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呼图格沁的面具每年都需重新制作一次,故制作面具也是掌握呼图格沁艺术的重要部分。其面具需先取土,塑泥模,而后在泥模上糊层层白纸,待白纸半干后取下进行晾晒,之后上色装扮、打孔。每个环节制面具者都会说唱敬奉神灵的歌曲,以示虔诚。下面就呼图格沁的人物角色以及表演程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人物角色

演员共6 人,分别为阿日查干(白头翁)、朋斯克(黑老头)、曹门代(白头翁妻子)、花日(白头翁女儿)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皆由男性扮演。表演时有固定的乐队和伴唱者进行伴奏,人数通常为10 人左右。

阿日查干,扮演白头翁,戴白色面具,面具顶处似戴黑色半圆形的帽子,帽子上左右两边各画一条金色龙的图案,中间画一佛像,面具两旁各有一大大的白色耳朵,面具上饰有长长的白色的眉毛、八字胡及山羊胡,还画有皱纹,面具的后面还缝有白布,罩住头发。在呼图格沁起源的传说中,白头翁帮助世人消灾除难,是和蔼可亲的老头形象,故白头翁的面具以笑脸示人,憨态可掬,与傩戏中带有恐吓感的面具大相径庭。在表演时,白头翁身穿白色蒙古长袍,外套白色羊羔毛袍子,手执长约160 厘米的木杆,杆的一头缠有白色哈达和一串佛珠。

朋斯克,扮演黑老头,戴深褐色面具,面具两侧各有一白色耳朵,面具上饰有浓密的黑色眉毛以及络腮胡,面具后缝有蓝色的布块包住整个头颅。黑老头的面具也以笑脸示人,露出两排白白的牙齿,亲近感十足。黑老头身穿黑色蒙古长袍,外套黑色羊毛袍子,手执长约160 厘米的木杆。

曹门代,扮演白头翁的妻子,戴肤色面具,面具顶部饰有大红色似蒙古族盘羊角的头饰,面具两侧的耳朵上各有三串由红色珠子串成的耳饰,面具后罩有红布,包住头颅。白头翁妻子的面具给人庄重之感。其身穿藏青色或墨绿色蒙古长袍,手持蓝色与红色布条各一,更加突出端庄的气质。

花日,扮演白头翁的女儿,戴肤色面具,面具顶部饰有似满族妇女的发式“旗头”,中间有一朵粉丝大花,花的两旁各有三片绿叶,面具的耳朵上饰有红白珠子串成的耳饰三串,面具后罩绿色布块包住头颅。花日的面具上画有上挑柳叶眉,示人以灵巧可爱之态。花日身穿粉色蒙古长袍,腰系绿色丝巾,手持蓝色与粉色丝巾各一。

孙悟空,其面具上用油彩画出猴子脸谱,上方画黄色紧箍咒,面具顶部似戴一顶白色帽子,上面写有“佛”的字样,面具后缝有黄色布块罩头。演员身穿黄色衣裤,脚踩黑色靴子,其道具是长约80 厘米的金箍棒。

猪八戒,戴黑色面具,面具顶上似戴一顶黑色帽子,上面写有蒙古族语言的字样,中间画着象征吉祥的中国结,面具上突出猪的鼻子,两旁粘有大大的耳朵。猪八戒身穿黑色长袍,腰间系红色腰带,手持九齿钉耙。

(二)表演程式

呼图格沁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分别为供奉、复活、上路、入院、进屋、驱邪、祝福、求子女、送神。以上九个部分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即供奉请神、驱邪祈福、送神归山。

第一,供奉请神。表演者将制作好的面具放于当地百姓最为信服的白塔庙中,请庙中的喇嘛念经加持,召唤神灵,这些普通的面具仿佛被赋予了神灵的力量,而后表演者戴上面具,准备上路,到各家除灾祈祷。

第二,驱邪祈福。这一阶段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首先是上路。表演者先在村口的街道边行边唱《敖汉赞歌》和《鸭鸡庙歌》,寓意来年风调雨顺。孙悟空与猪八戒在前面手舞足蹈地开路,而后是被簇拥在人群中的白头翁,两侧跟着黑老头及白头翁的妻子与女儿。

其次是入院。表演的队伍快走到院子门口时,主人需点香迎接,将表演者们请到院内,进院后,表演者围绕着院中的贡品边舞边歌,这时的舞蹈较为粗犷,以“跳”为主,而后白头翁将手中的杆向四方挥舞,同时黑老头手执佛珠配合白头翁,其妻子与女儿挥动着手中的彩条,孙悟空与猪八戒也一同起舞,为主人家驱邪。

再次是进屋。主人邀请表演者进屋内祈福,白头翁带领黑老头与妻子和女儿进到主人家内,孙悟空与猪八戒则在门口守护,屋内主人已经摆好食物与酒水招待他们,白头翁等4 人坐在屋内的床上唱吉祥的歌,说幽默的词,同时白头翁还会念着蒙语以酒敬神,祈愿主人家来年平安顺利。如果有求子的祈愿,白头翁会薅下来一根胡子,系在一个铜币上,让女主人揣在怀中,表示来年能够心想事成。

最后是离别。当伴唱者唱《青鸟歌》时,表明这家的祈福活动马上结束,这时主人会将白头翁的妻子留下,白头翁唱《求情歌》,表明还需去别家祈福,主人才送走表演队伍,离别时伴唱者会唱《四个杭盖》等歌曲继续送上祝福。

如此表演流程,挨家挨户都要进行一遍。

第三,送神归山。表演队伍为村中每家每户驱邪祈福后,于正月十六晚上,正式送神归山。表演队伍会在村头点燃堆起的干草,围着火堆跳祈福的舞蹈,同时齐唱颂词,而后表演者逐一跳过火堆,将面具扔入火中,感恩神灵的庇佑,也祝愿神灵平安归山。

呼图格沁每年都于正月出演,为百姓带去欢乐、送上祝福,表演者还时常即兴发挥,现场编创词句惹得百姓捧腹大笑,这看似严谨的表演程式中,处处暗藏着意想不到的幽默,也正是这诙谐幽默使古老的艺术依旧具有新鲜感,历经百年活态传承了下来。

三、发展现状

呼图格沁从清代起流传至今,从未出现中断,然而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文化的冲击,使得这一优秀的本土艺术日渐消亡。首先,表演者老龄化使得呼图格沁陷入发展的尴尬境地,目前仅有三人精通呼图格沁表演,其中二人年龄在60 岁左右,还有一人已有近80 岁的高龄,身体的限制使其不能再展现出呼图格沁往日的风采。又因呼图格沁全程需由蒙语进行表达,然而村中较为年轻的青壮年对蒙语一知半解,喜爱呼图格沁的年轻人也只会表演固定曲目,不能胜任最为精彩的即兴说词部分,进一步导致呼图格沁发展停滞,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所以如果不尽快对其加以抢救,用不了多久,萨力巴乡土生土长的“呼图格沁”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可能彻底消亡。

综上所述,呼图格沁包含多种艺术形式、多种表现内容、多种功能用途,使其成为专家学者眼中的瑰宝,相较于内蒙古其他地区的传统艺术如安代、开鲁太平鼓、查玛等,呼图格沁是一颗被遗忘的明珠,望这颗明珠能被广大世人所关注,重新照亮百姓的生活。

猜你喜欢

祈福白头翁面具
摸马祈福
白头翁
祈福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面具
为飞行祈福
祈福
白头翁研究进展
HPLC测定猫爪草不同部位的白头翁素及原白头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