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戏以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增强广告效应的策划

2021-11-14刘欣兰

戏剧之家 2021年33期
关键词:现代戏亲友原型

刘欣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70)

能够吸引足量观众是一个剧种或者剧目得以生存的前提。而吸引观众欣赏戏曲,需要通过广告对戏曲进行宣传。一般来说,一个剧目编排完成以后或者演出之前,都会通过张贴海报等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各种新兴媒体和文艺形式层出不穷,戏曲已不是主流艺术种类,若想吸引足量的观众,就更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现代戏以现代社会生活为题材,剧中的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往往还在世,这是戏曲广告可利用的珍贵资源。观众都有将剧中的人物和故事与现实对照的心理,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现身广告或剧场,会激发人们强烈的好奇心。这会吸引大量观众前去观看戏曲。以广为传播的豫剧现代戏《村官李天成》为例,现实中的李天成在演出谢幕时和戏曲访谈节目中多次现身,这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虽然他唱功远不如扮演他的贾文龙,但毫无疑问,这会引发人们将二者进行对照的心理,有力推进了《村官李天成》这一剧目的传播,其中的《吃亏歌》更成为广为传颂的豫剧唱段。因此,对于现代戏,必须善于利用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这一珍贵资源,进行广告策划从而增强广告效应,吸引大量观众,促进相应剧目传播,进而推动戏曲艺术不断发展。

一、对于现代戏,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是增强广告效应的利器

戏剧源于现实生活。在创作之时如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就是当时的现代戏。比如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代末年吏治的腐败,可谓元代末年的现代戏。不过我们经常说的现代戏,实际勃兴于民国初年。当时,西方的大众传媒及现代先进印刷术逐渐进入中国公众视野,受现代审美艺术和当时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穿戴当时服饰的现代戏或曰时装戏不断出现。比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就在1915 年编演了《宦海潮》《邓霞姑》等时装新戏。1928 年,上海编演的时装京戏《黄慧如与陆根荣》,所演故事情节均为同年早些时候发生在上海的一件真人实事:富家小姐黄慧如因情与男仆陆根荣私奔,黄慧如的家人告官,二人在苏州同时被捕,当地法庭判决陆根荣拐带罪成立,随后入狱;黄慧如则被家人领回,但不久猝死。这宗案件当时轰动社会。陆根荣因黄慧如猝死而被提前释放,沦落街头以擦皮鞋为生。戏园老板把他招到戏园,在每场戏开演前,由扮演陆根荣的演员把生活中的陆根荣拉到台上与观众见面,从而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看戏。这充分说明现代戏以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为资源进行广告策划,确实是增强广告效应的巧妙构思。这是因为:

(一)人皆有将剧中人物事件与现实相对照的心理

现代戏剧故事源于生活,写剧之人多以生活写照来进行编撰,很多戏剧故事既是故事也是现实,看戏之人会产生情感共鸣,因而有角色代入的对照心理。观众会对剧中人物有强烈的好感、同情、憎恨或好奇,会随着剧情的演变而或喜或悲。这是人们自身对角色的代入心理所造成的。现代戏通过剧中原型人物及其亲属的宣传,能够激发人们对其强烈的好奇心及喜怒哀乐等各种心理反应,因而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情感宣传,人传人,且好评传好评,从而成为宣传利器。

(二)相较于历史题材戏,现代戏具有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尚在世的独特优势

现代戏与历史戏虽然都能影响民众心理,但其特点还是具有差异的。历史戏多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基础进行编撰,但历史戏的故事发生时间比较久远,只能在情感上引起民众的感叹与思考,其人物原型及人物亲友已无法考究,因而无法让民众保持长时间的怀念与激动之情。但现代戏不同,现代戏的故事源于生活,即民众生活中的事,加之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尚在世,民众在产生共鸣以后,对于正面人物,还能因眼前的真实人物开始产生一种尊重或者崇拜的心理,从而掀起一股社会热潮。

(三)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现身,会激发人们的兴奋点

民众对喜欢且崇拜的东西没有抗拒力,若是戏剧中的人物或其亲友现身,会让民众产生激动情绪。如上文提到的1928 年轰动一时的陆根荣的故事,因故事生动形象,爱情故事感人,因而戏园老板将其招到戏园,戏剧开场之前,演陆根荣的演员便把陆根荣拉到台上与观众见面,哪怕他什么都不说,仅鞠躬,都能引发台下观众的欢呼。这种人物现身的策略,胜过一切宣传。这种原型人物现身的形式让很多观众产生好奇,为戏剧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现代戏以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增强广告效应面临的障碍

(一)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不一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现代戏以剧中原型人物或亲属增强广告效应,也会面临一定的障碍,比如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并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就是说戏剧故事吸引人,但人们对人物不感兴趣,仅喜爱故事情节。另外,有些剧中故事的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在社会中关注度不足,很多人只知作品,并不了解人物,因而无法以剧中人物原型或其亲友出场来增强广告效果。

(二)当今时代,各种广告层出不穷,戏曲广告容易被淹没

现今社会媒体资讯不断更新,广告也层出不穷。各种媒体形形色色的广告主人公往往是当今热议的流量小生、现代偶像,他们演绎了近些年较火的穿越、耽美、考古探险等由小说改编的网剧,人气很高,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戏曲广告难以在这些广告中独树一帜。虽然戏曲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门类,但现代社会生活的演变影响着新时代人们的审美及日常心理,因而戏曲这种传统文化的广告容易被淹没。

(三)人们普遍对广告在存在抵触心理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且信息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任何行业及产品都能通过广告进行宣传,广告宣传出现饱和,人们对广告存在一定的戒备与抵触心理。大多数人认为,只要进行宣传,就是为了多卖东西,因而现代广告逐渐成为人们习以为常、不为所动的形式。戏曲宣传广告若想在广告中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可谓难上加难,若宣传有趣,或许能引人驻足;若宣传不出彩,反而容易引发人们的漠视或抵触心理。

三、现代戏以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增强广告效应的方案策划

(一)注重广告创意,将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与当下社会热点连接起来

如今传媒形式多样,可将现代戏某剧目广告与当下流行的主题结合,与现代流行的抖音平台、现代综艺选秀偶像、热度较高的流量艺人等合作。再者,可利用观众喜爱的本地、本国文化资源,多在广告中融入一些中国符号、民族文化、地方风情元素,如京剧中的“脸谱”元素等。广告人员可以进行巧妙艺术设计,与有趣的伴手礼或时下流行的饮品(如星巴克、茶颜悦色)等结合,制作原型人物或角色的卡通漫画或漫画版的限定产品。另外,还可让戏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参加中国传统节目,比如时下比较热门的“中国诗词大会”等,以此来对相应剧目进行宣传。

(二)在演出前、演出中或谢幕时,让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与演员一同现身

戏剧演出前后可进行热场,现在很多艺人在举办演唱会时,都会邀请好友或同门进行热场。现代戏也可利用这一形式进行宣传。如豫剧现代戏《朝阳沟》,虽然剧中主角的原型都已去世,但其后代和亲朋好友仍健在,在演出《朝阳沟》时,就可邀请其后代、亲友与演员一同现身,这必然会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及激动的情感,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三)让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通过网络直播与观众互动

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主流宣传形式之一,因此,可让剧中原型人物或亲友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与观众进行互动,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如现代电视剧或电影播出时,常会有演员剧外助阵,进行固定时间的网络直播,为观众解答剧情或人物关系等。现代戏演出时,让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通过网络直播与观众进行互动,对人物趣事或生活趣事进行讲述,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展示亲和力,推动剧情发展,让故事和人物更加丰满。有的现代戏在现场演出时,没有字幕,解说就更有必要。

(四)在演出海报中,点明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会出场,可互动

戏剧在演出之前,若不进行宣传,就无法让公众知道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出场的安排。因此,在戏剧演出之前,透露消息是广告宣传的重要环节,消息透露出去,就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对此,要在演出的海报中说明剧中原型人物或其亲友谁会到场,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设置悬念,让观众产生兴趣,乐意前来观看。

猜你喜欢

现代戏亲友原型
戏曲现代戏创作回顾与反思
非法集资类案件中亲友认定问题探析
现代戏的发展路径与创作走向
诗性现代戏的中国表达——张曼君现代戏创作探要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越剧现代戏 袁雪芬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