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1-11-13吴静

文理导航 2021年33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策略

吴静

【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从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加强语言运用实践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策略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以来,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引起了重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目标,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具体实践作如下几方面研究。

一、创设情境营造环境,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一)创设情境

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点。其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英语的读音、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口头和书面的文字表达能力等。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英语能力等,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由浅入深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让语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比如在译林版三年级上册“Unit6 Colours”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情景,实现了以趣促学的目的。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用红色的水彩笔,写出red,用橙色的水彩笔写出orange,用黄色的水彩笔写出yellow……,随后让学生来练习句型,或者指着关于颜色的英语单词,让学生说出是什么颜色?如学生用黄色水彩笔写出单词“red”后,让学生来说What colour is the pen?让学生回答Its yellow.兴趣是学习知识的有力驱动,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思维得到激活,他们能够准确倾听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能够很快反应作出回答。游戏情境的应用锻炼了学生英语说的能力,促进了对单词、句型的练习,无疑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发挥了推动作用。

再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一课时,教师首先利用歌曲创设情境:播放了《老麦克唐纳的农场》歌曲,这首歌与教学主题有关,因为小学生对农场并不熟悉,在歌曲播放的过程中展示出很多农场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对农场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接下来,教师结合农场资料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农场里有什么?( Whats on the farm? )”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学过的英语知识,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思、说有效统一。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有目标、有规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技能。

(二)营造学习环境

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解读英语文化,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英语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都要使用英语来对话。语言环境是学习语言的载体,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大家一起说。教师要在平台中创设各种主题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交流。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促进英语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用英语与学生交流。比如,在课前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让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即使说错了,教师也不会批评学生,而是给予及时纠正。

在一些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英语交流,同时还能向英语语言能力好的学生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在合适的场合说英語,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比赛活动等,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升。

二、结合教学内容设问,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设问是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思维品质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问,应该首先在准确把握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提问的难度过小、过高、或者脱离小学内容都是没有价值的。提问的形式有很多,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提问,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应用总分式提问

这种形式的提问是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把大问题细化成小问题进行提问。比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  My day”一课的教学中,在“story time”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How does Mike describe his day ?由此导入在不同的时间中,Mike在干什么的提问,通过提问学习了新知识,在基础上复述课文。

(二)发散式提问的应用

这样的提问没有标准的一个答案,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思维更具发散性。比如,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Why? 如此提问,就给学生的回答提供了很多可能,随着学生的回答,其他的同学也能够学到更多的词汇,有效拓展了学生思维,让教学更灵动。

(三)插入式提问的应用

这种提问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生成的提问,这种提问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一课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o has got 6 stars here?”,学生在回答这个提问时,教师使用Good job等需要学生强化记忆的语言作出评价。

教师使用哪一种方式进行提问,需要结合教学活动的进展,结合学生课堂学习的具体需求,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比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上册“My friend”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关键词friend导入教学,让学生来回答自己的朋友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有什么爱好等,并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让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朋友的基本情况,跟随着老师的问题,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多个生词。随后教师又让同学们思考新的问题,如“什么是最好的朋友?(What is a best friend?)”,以此提问为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发展了个性化思维。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策略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