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将与产房

2021-11-12张明

民主与法制 2021年14期
关键词:袁崇焕宁远兴城

张明

我国历来重视历史文物和历史遗迹的保护。然而在很多地方我们却发现,越是“重视”,越是引来了无数的改建、重建,真正原汁原味的历史反而越来越难留存。倒是在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小城市,不经意间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痕迹……

上大一的女儿放暑假,我们全家计划外出旅游。可是到哪里去,却发生了分歧。

女儿想去承德的避暑山庄,妻子想去大海边,离休的母亲又想去四季如春的昆明。最后,还是我提出一个三人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去辽宁兴城。第一,那里能避暑,照顾了想凉快的女儿;第二,兴城是海滨城市,看大海没问题,遂了妻子的心;第三,当年志愿军后勤部二分部留守处的24 疗养院就在兴城,50年前我是在那儿出生的,母亲记忆犹新,老人家也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看。当然,这个折中方案最关键的地方还是为了省钱,妻子和我心照不宣。

出了兴城站,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一尊高大的石雕塑像,一位古代将军,身披盔甲,怒目远视,仗剑欲行。雕像基座上镂刻了3个红色大字:袁崇焕。

女儿问我袁崇焕是谁?我凭着一星半点的历史知识告诉她:袁崇焕是明朝的一位大将军。女儿又问袁崇焕的雕像为什么立在这里,他是辽宁兴城人吗?这一下真把我问住了,我说不知道,但是我想袁崇焕一定会和这座城市有关系。在后来参观兴城古城时,我和家人才知道缘由。

几天下来,了解这座城的历史,自然也就知道了袁崇焕和它的关系。兴城古称宁远,始建于明朝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毁于大地震,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修复重建。主持修复重建宁远城的,便是时任明朝兵部主事的袁崇焕。

当时,日益强大的清军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虎视眈眈屡屡进犯明朝边境。袁崇焕单人匹马出关外观察地形和敌情,回朝廷后主动向熹宗朱由校请缨带兵镇守宁远。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13 万人围攻宁远城,袁崇焕刺血为书,率领将士誓与宁远共存亡。当敌兵攻至城下,顿时大炮轰鸣,万箭齐发,碎石如雨。敌兵死伤大半,士气大落,无法再战,只得撤退收兵。明军大胜,史称“宁远大捷”,袁崇焕被擢升为右副都御使,巡抚辽东。后来崇祯皇帝被清军皇太极用反间计所蒙蔽,以谋反之罪凌迟处死袁崇焕。当地人为了纪念袁崇焕和“宁远大捷”,修建了袁崇焕的雕像。

离开古城,我们便寻找志愿军24 疗养院。母亲只依稀记得疗养院是几排平房,坐落在一片田野之中,离公路不算太远。我们问了几个行人,都说不知道。后来有个上年纪的出租汽车司机说:郊区有一个部队的204 医院,不知是不是你们说的24 疗养院?

我们边走边问,终于找到了204 医院。只见医院大门紧闭,门口坐着一位老师傅,手里摇着芭蕉扇。老师傅说医院已经关闭了,里面除了空房子什么也没有,就连空房子也要拍卖。我们说明来意,老师傅破例让我们进去。

走进204 医院,到处是萋萋芳草,四周静得出奇。“没错,这里就是24 疗养院!”母亲已经回忆起当年熟悉的建筑,她拉着我的手,进入平房,又急匆匆穿过一条黑幽幽的走廊。“这是会议室,这是手术室,这就是生你的产房。”母亲兴奋地指点着。

望着这个狭小而又空荡荡布满尘土的房间,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婴儿哭喊着来到这个世界。50年前,母亲还是英姿飒爽的志愿军女战士,现在老人家已经满头白发,我也过了中年,岁月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当年日伪时期的豪华建筑,如今也已变得破旧、衰败,一副老态龙钟的景象。我和母亲在当年的产房和医院门前合影留念。

告别204 医院,我们到闹市区转了一圈,回到下榻宾馆已是晚饭时分。当地人的平均收入不高,饭店的服务员月薪200元左右,为我们做导游的小伙子月薪也不超过300 元。当地的物价也很低,我在北京买的休闲裤,同样牌子的在这里只是一半价钱,看上去挺好的塑料拖鞋2 元钱一双。

去像兴城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海滨小城市,既可以凭吊民族英雄,又可以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领受海风的沐浴,把世俗的烦恼和大城市的喧嚣全部抛在脑后。

回到家之后,我特意翻阅《辞海》,找到“袁崇焕”的词条:“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明军事家。广西藤县人,祖籍广东东莞,万历进士。”

我赶紧告诉女儿。

猜你喜欢

袁崇焕宁远兴城
袁崇焕:夸下的海口,用性命买单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最创新】后发先至,科技兴城
辽宁兴城觉华岛历史学术研究综述
湖南宁远: 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祁梦鱼
木已成粥
袁崇焕的籍贯
袁崇焕之庙
隋代大兴城贵族住宅“西多东少”分布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