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三级医疗卫生机构2010-2020年科技成果情况分析

2021-11-05马庆林李明月

中国医院 2021年9期
关键词:深圳市专利申请医疗卫生

■ 马庆林 何 静 李明月

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是中国知网(CNKI)下设专门针对政府部门管理决策、医院科技项目查新、科研绩效评价和医务人员临床疑难病症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知识信息需要开发的专业化知识资源总库,是CNKI系列数据库的重要专业知识资源总库之一。本研究基于CHKD数据库资源,对深圳市现有三级医疗卫生机构2010-2020上半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深圳市医疗卫生系统的科研现状,为相关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在科研管理制度的制订、机构建设、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C H K D(h t t p://w w w.c h k d.c n k i.net/),使用高级检索模式,分类导航选择“医药、卫生”和“医学相关学科”,知识导航选择“西医学、西药学”和“中医学、中药学”,跨库全选“期刊”“专利”“会议”“年鉴”“标准”“国标”“行标”“博硕”“报纸”“成果”和“外文”,发表时间从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7月31日,更新时间不限,分别使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46所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名称(http://wjw.sz.gov.cn/bmfw/wycx/fwyl/yycx/index.html)在作者单位处进行“精确”检索。检索时间为2020年8月19日。检索结果并未区分上述医疗机构是否为第一单位。

1.2 分析方法

以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对不同科技成果形式、医疗卫生机构所在行政区划、机构级别、机构性质、机构类别等分类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计数资料以项数/百分比(%)表示[2]。

2 结果

2.1 科技成果的整体分布情况

2010-2020年上半年,作者署名单位含深圳市现有46所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科技成果共计16 924项,平均每所机构产出约368项。成果数量排名前3位分别是期刊、专利和会议论文,显著多于其他成果类型;其中期刊论文13 863篇,占全部成果的81.91%;其他科技成果指标,如年鉴、标准、博硕学位论文、报纸和国家科技成果等少见。

2.2 成果产出排名情况

46所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成果产出排名前10位医疗机构有6所分布在福田区,2所在龙岗区,各有1所在罗湖区和宝安区,均为三级甲等、非营利性医院(表1)。上述10所医疗机构中有5所综合性医院、2所中医(综合)医院(表1)。就科技成果产出总量而言,排名前10位医疗机构分为2个梯队:前4位排在第一梯队,分别是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和深圳市中医院,成果产出数量均在1 400项以上;其余6所排在第二梯队,成果产出数量在500~800项。

表1 深圳市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成果产出排名前10位分布

2.3 不同分类医疗卫生机构成果产出情况

深圳市现有46所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18所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的平均成果产出数量约为687项,显著高于其余28所三级医疗机构的163项;41所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平均成果产出数量约为411项,约是其余5所营利性医疗机构平均成果产出数量的26倍(表2)。此外,尽管福田区、罗湖区、龙岗区和宝安区的三级医疗机构数量相当,福田区10所医疗机构成果产出数量的总和及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其他各区(表2)。

表2 不同分类医疗卫生机构成果产出情况

3 讨论

3.1 偏爱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是深圳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展示科技成果的偏爱首选,占所有成果类型的八成;专利和会议论文虽是次要选择,但合并占比尚不足两成;年鉴、标准、博硕学位论文、报纸和国家科技成果等基本不被选择。由此可见深圳市现有三级医疗机构更偏向于基础研究,并没有将专利申请、成果转化作为主要目标。这可能与现行医疗卫生机构考评机制、工作人员职称评聘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有关[3-4]。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职称评聘体系往往更注重发表论文、著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观意识尚且不足、成果转化体制尚不完善甚至尚未建立、成果转化后的产权归属和收益分配尚没有明确规则[5]。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的推进,这种现象将会有所缓解[6-7]。

3.2 应重视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

尽管深圳市医疗卫生系统的各级行政主管机构和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的科研管理部门均对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也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热情。但是在目前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成果转化的数量也无法实现较高增长。因此相关部门和领导应继续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各单位的专利申报管理维护机制、建立健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权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类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将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纳入科研绩效及职称考评体系中,持续引导、鼓励科研人员增加专利申请数量,而不仅仅是发表期刊论文;同时搭建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平台,帮助科研人员明确市场定位、加强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并遵守现行法律法规,进而促进已有专利的顺利转化,尽快形成实质性的生产力。

3.3 应促进各类、各行政区划的医疗卫生机构平衡发展

本研究发现,不同行政区划、不同级别、不同性质医疗卫生机构的科技成果产出,无论是总量还是平均值均呈现明显的差异:福田区明显优于其他区域、三级甲等医院明显优于三级医院、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明显优于营利性医疗机构。

在未来,应该采取多种模式和方法因地制宜地优化各行政区域的医疗资源配置[7],同时强化不同区域和部门对政策解读的深度和执行力度。三级甲等医院是卫生健康领域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5],应加强其创新引领和主导作用,进而实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共享合作,发挥“大集合”的最优效能[4]。营利性医疗机构应提高自身站位,拓宽视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学术水平[8]。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应组建分工细致的科研团队,搭建高水平的实验平台,同等重视专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机构管理者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为人才成长开辟广阔道路[9]。

猜你喜欢

深圳市专利申请医疗卫生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