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10-30康花

康颐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自我管理能力

康花

【摘要】目的:为了提升慢性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疗效,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范围是2018年4月~2021年5月,所护理的对象是68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所选患者具有研究代表性,同意全程配合护理分析。为了形成护理对照,将患者均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的例数是34例。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的方式执行在组内护理中,对照组:依然进行常规护理。对比指标:(1)HBV-DNA下降达标率;(2)护理前后症状困扰评分与抑郁情绪评分;(3)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HBV-DNA下降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症状困扰评分与抑郁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执行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中,可以帮助疾病好转,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患病症状,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疾病长期的有效控制,是值得推广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全程护理干预;自我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

慢性乙肝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患者具有慢性感染的表现,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且病程在6个月以上。慢性乙肝在发病初期具有隐匿性,发病日期难以确定,因此容易忽视治疗,增加潜在的感染风险。随着疾病的进展,慢性乙肝会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癌等,为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慢性乙肝具有传染性,需要重视防护和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当前临床上针对慢性乙肝疾病所指定的有效治疗方案,但所需的治疗周期比较长,影响治疗疗效的因素较多,因此很多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获得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一部分患者对慢性乙肝疾病与抗病毒治疗和相关的预防要点等认知少,使得治疗依从性不高,另一部分则是由于疾病的症状困扰造成情绪不佳,使治疗难以顺利开展。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目标是长期抑制病毒,减轻患者肝细胞炎性坏死,阻滞疾病的进展,降低肝脏失代偿或肝硬化等危险情况发生的风险。为了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首先要提升患者的认知与自我护理能力。在临床治疗开展的同时,也重视对患者的护理,一方面体现护理关怀,一方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因此,本文分析中提出全程护理干预的模式,探讨这种护理方式执行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护理分析开展于2018年4月~2021年5月,随机选择68例确诊为慢性乙肝疾病患者作为本次护理对象。入组标准:经过HBV-NDA、肝功能等检查确诊为慢性乙肝;同意接受抗病毒治疗,当前病情稳定;精神状态与意识良好,同意接受护理分析,全程配合参与。排除标准:其他肝脏疾病或合并甲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精神状态差,不同意参与护理分析;未按照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等。

为了形成护理对照,需要将本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的例数是34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5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4-73岁,平均年龄(56.51±1.37)岁;病程是1-7年,平均病程(3.53±0.15)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范围是22-72岁,平均年龄(56.45±1.16)岁;病程范围是1-6年,平均病程(3.47±0.32)年。年龄、性别等数据在经过对比后,P>0.05。

1.2 护理方式

1.2.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方式,指导患者按照医嘱要求来服用药物,向患者发放健康手册,讲解慢性乙肝的发病原因、抗病毒治疗优势和长期服药重要性等。

1.2.2观察组

向患者执行的护理方案是全程护理干预,实施的要点如下:(1)入院接待。当患者首次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介紹医疗环境和医护人员,消除患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传递护理温暖。(2)隔离与消毒。鉴于慢性乙肝的传染性,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安排至单病种病房,做好每日消毒。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单人治疗的重要性,取得护理理解。在患者病房内和洗手间等均放置消毒液,走廊墙壁上张贴防护海报等。(3)强化健康宣讲。护理人员要耐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慢性乙肝的传染性、预防方式和遵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等,在治疗期间把握患者的病情状态,随时给予指导。(4)心理疏导。患病后患者的内心压力大,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针对性与患者进行沟通,减轻患者的内心压力,提升患者对护理的配合程度。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鼓励患者主动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将自身的抑郁情绪有效释放。(5)用药指导。抗病毒治疗的药物较为昂贵,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漏服、私自停药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强调按时服药对于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停药的危害等。为患者建立服药检测卡,记录患者的服药情况。家属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同时发挥亲情陪伴作用。(6)出院后随访。慢性乙肝存在复发的可能,因此出院后也要长期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患者约定随访的方法和时间,为患者提供后续的护理支持。

1.3 指标评价标准

评价护理效果,选择的四项指标:(1)HBVDNA下降达标率。在护理干预后对患者进行HBVDNA检测,计算达标率。(2)症状困扰评分。慢性乙肝常见症状有腹胀、恶心、乏力、畏食等,存在一项症状记为1分,评分高表示患者当前的症状困扰越多。(3)抑郁情绪。选择CES-D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评分,负向认定,评分高认定抑郁情绪明显。(4)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制定PIH自我管理量表,内容主要分为疾病知识掌握、自我监测和核心管理三个部分,评分低表示患者当前的自我管理能力好。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护理分析后,将各项指标纳入SPSS25.0软件中进行分析,指标数据的记录形式是(x±s)和(n),差异对比的工具是t和X 2。只有当检验结果P<0.05时,可以认定数据比较存在差异。

2 結果

2.1 HBV-DNA达标率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BV-DNA达标率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见表1。

2.2 症状困扰与抑郁情绪评分

经过护理干预执行后,患者症状困扰评分与抑郁情绪评分均降低,与对照组形成差异比较。见表2。

2.3 自我管理能力

执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我国是慢性乙肝的高发国家,属于乙类传染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慢性乙肝的传染性强,无法治愈,若控制不佳会进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危险情况。临床统计发现,现阶段每年约有35万患者因患有慢性乙肝而死亡。关于慢性乙肝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价格昂贵,在服用期间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使很多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药,影响药物疗效。慢性乙肝患者在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后,可以较好的控制疾病,恢复正常的生活。为了保证抗病毒的治疗效果,需要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主动配合服药和自我护理,减轻疾病症状困扰。

在本次研究中,在观察组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上文表1、表2和表3中分别记录患者的恢复效果。表1中数据对比指标证实护理干预的执行可以提升HBV-DNA达标率,表2中数据统计可知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疾病症状困扰,表3数据则表示患者在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护理后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全程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护理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可提升疗效。

全程护理干预是贯穿于患者治疗全过程的护理方式,所执行护理内容确保高质量,在疾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内容,提升患者对治疗的适应能力,保持身心最佳治疗状态。首次入院时的沟通护理可让患者短时间内了解医院环境及医护人员情况,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为患者配合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消毒与隔离是护理中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健康教育促进护患之间的交流,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的健康宣讲可以让患者认识到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心理护理的实施价值在于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患者抑郁情绪明显时,会影响对护理的配合。护理人员要注意把握患者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针对性进行疏导,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全程护理干预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认知程度,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对自身症状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减轻不良情绪状态,综合提升预后。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情感支持的重要途径,确保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长期配合治疗。患者的随访开展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纠正患者出院后存在的问题,提供护理帮助,规避疾病复发风险,保持长久的康复效果。

因此,在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中,为了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需要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发病症状困扰和抑郁情绪,帮助HBV-DNA下降达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是建议应用的护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陈铭.护理干预对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健康知识掌握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0):189-191.

[2]刘青,王锋莉.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应用及对患者情绪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7(05):128-129.

[3]陈友莲,付光蕾,许云耀,林桂梅,陈利霞.延续性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出院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02):223-225+233.

[4]章益琴,章天天,李晶.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8(02):172-175.

[5]刘娜.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2):2200-2201.

[6]付学霞.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3):267-269.

[7]杜粉静,邵灿,杨鑫.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03):591-594.

[8]苏凯奇,林柳兵,陈懿榕,晏旎,李勇.疏肝健脾养心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02):164-168.

[9]张永琪.慢性重症乙肝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2542-2543.

[10]杨志艳,彭海风.护理风险管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286-287.

[11]黄君丽,李先鹏,毛敏芬,谢帅.个体化连续饮食护理在住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06):1049-1051+1055.

[12]任春香,王荣燕.护理干预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J].系统医学,2019,4(07):158-160.

[13]冯远贞,庞丹丹,陈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心理失衡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0):157-159.

[14]丁雪丽,任艳叶.综合护理措施在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6):1-4.

猜你喜欢

全程护理干预自我管理能力
全程护理干预在ERCP+EST术中的作用研究
幼儿园小班常规管理初探
全程护理干预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全程护理干预在患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学生自我管理的状况及解决对策
引领学生参与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研究
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