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走神经介导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2021-10-08张椿英李忠佑陈江天陈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完全性房室起搏器

张椿英 李忠佑 陈江天 陈红

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9岁,因“发作性短暂意识丧失18年,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18年前于闷热拥挤环境站立10 min后感头晕、大汗,约1 min后意识丧失跌倒,数秒后清醒,醒后自觉乏力。至当地医院就诊,未予特殊处理,其后未再发作,工作生活如常。入院前30 d,于夜间10时左右侧卧哄孩子睡觉时突发黑矇、头晕、耳鸣,10余秒后意识丧失,5~10 s后清醒,醒后觉乏力、恶心、反应迟缓,数分钟后自测血压和脉搏分别为110/70 mmHg和脉率70次/min,未诊治。其后又发作2次,均发生于午餐后约30 min坐位时,围发作期表现如前述(入院前30 d),遂来我院就诊,以“短暂性意识丧失原因待查”收入院。患者意识丧失发作前无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发作时无肢体抽搐、口吐白沫、舌咬伤、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无言语和运动异常。既往多次查体心电图无异常,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癫痫病史,否认发病前外伤史。查体:血压100/70 mmHg,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72次/min,未闻及杂音,余查体无异常。入院后次日于午餐后半小时平卧位再次意识丧失,约10 s清醒,围发作期临床表现同前。心电监测提示:发作前PP间期及PR间期延长,发作期间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停搏9.2 s,发作后PP间期缩短(图1)。结合入院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71%、心脏结构正常,考虑晕厥为迷走神经介导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可能性大。患者希望保守治疗,遂给予生活方式指导,避免导致迷走神经过度兴奋的行为,例如饱餐,并进行肢体加压动作训练。至今随诊2年,意识丧失未复发。

图1 围发作期心电图(蓝色数字代表PP间期,红色数字代表PR间期)

2 讨论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分为持续性和阵发性。持续性完全性AVB为病理性,往往需要植入起搏器[1]。而阵发性完全性AVB具有异质性[2],分为病理性、特发性和迷走神经介导三种类型。我们这一例为迷走神经介导的完全性AVB引起的晕厥发作。

不同类型完全性AVB的预后和治疗策略差异很大,因此正确诊断非常重要[2]。病理性完全性AVB多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晕厥病史较短,一般小于1年,非发作时心电图可见束支阻滞,发作前常见房性或室性早搏,治疗上往往需要植入起搏器[3]。本例患者非发作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基本可除外病理性完全性AVB。特发性及迷走神经介导的完全性AVB多见于心脏结构正常者,不会进展为持续性AVB,通常无须植入起搏器,因此也可称为良性的心律失常性晕厥[4-6]。但两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有差异,可用于鉴别。特发性完全性AVB导致的晕厥病史短、往往小于2年,前驱症状持续时间短暂(<5 s或无)[4];迷走神经介导的完全性AVB引起的晕厥病史长、多于青少年起病,前驱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10 s)[5-6]。该例患者晕厥病史18年,前驱症状时间长,亦有导致迷走神经兴奋的诱因,文献报道餐后半小时左右为迷走神经兴奋时段[7],因此考虑迷走神经介导的完全性AVB可能性大。同时,迷走神经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具有抑制作用,导致心电图PP及PR间期延长[5-6],我们的该例患者心电图亦有此典型表现。患者餐后晕厥发作,需考虑是否存在心肌缺血诱发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但患者无冠心病危险因素,发作时无胸痛症状,心电图亦未见ST-T改变,考虑心肌缺血可能性不大。

ESC指南推荐迷走神经介导的完全性AVB的治疗方案包括三个方面: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永久起搏器。首选非药物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调整生活方式、肢体加压动作和倾斜训练;其次为药物治疗,包括氨茶碱、盐酸米多君等;部分患者经非药物及药物治疗均无明显好转,可植入永久起搏器[1]。我们的患者选择非药物治疗,给予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饱餐及餐后长时间站立,出现头晕、黑矇症状时立即平卧并采取肢体加压动作。同时建议患者密切随访,如仍有意识丧失反复发作,需考虑起搏器植入。至今随访2年,晕厥未复发。

永久起搏器植入是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错误的起搏器植入可导致严重的身体、心理及经济负担。完全性AVB异质性很强,预后差异大,需认真鉴别,以便给予最恰当的治疗。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完全性房室起搏器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数学直觉与数学实在性探析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小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围手术期护理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