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可控发展和返祖现象

2021-09-28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刘俊辛景昌董运红于恩超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人类发展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刘俊,辛景昌,董运红,于恩超

当今世界,科技加速发展,环境加速破坏,全球变暖,瘟疫肆虐。在全球人类还没有达到温饱的前提下,制造产业还没有饱和的前提下,迫切地迈入第三产业和自媒体产业等,导致贫穷人的经济条件更差,富裕人的经济条件更好,进而导致贫富之间的距离变大,让剥削阶级对产业和环境的关系看得越来越淡,而被剥削阶级更是不会关心。久而久之,从工业、制造业、再到第一产业,人类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就会不断向环境进行索取,不断突破资源利用上限,从而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当人类从地球索取达到饱和时,地球会迫使人类无资源可用,出现经济衰退、文明倒退,我称之为“返祖现象”,而人类经济稳定发展,科技文明持续创新,不出现返祖现象的发展我称之为可控发展。

1950年开始,我们所在的这个星球出现了一次非常彻底的变化阶段,而且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可以说是“痉挛式变化阶段”。不管是社会的发展速度还是人们的技能发展速度都越来越快,尤其是在控制大自然方面,人类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人类制造出来的宇宙探测仪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相关技术人员已经深入到原子核的内部分析和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合理地应用到武器制造和解决能源等问题上。我们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跟着思路发展下去,人类的生活质量会越来越高,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前途也会越来越美好。

但是,从21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今天,人类对于目前的进步越来越疑惑,人类会逐渐感觉到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趋势和道路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我们急切地需要对就之前走过的道路进行重新反思和评估,如此一来,我们不但要考虑经济发展问题,还需要从价值观、文化和文明的展示方法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进而寻找到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文明道路,这也成为当下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人类之所以会对当下的发展产生怀疑,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发展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危机和挑战,而且逐渐危及人类的生存。

一、资源危机

工业文明的发展,主要是借助金属矿、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根据大数据统计,地球上已知的矿物质资源的储蓄量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一百多年,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就只能用几十年。水资源更是匮乏严重,地球上可用于人类生活的淡水只有2.5%,其他97.5%均为咸水,加上淡水的分布不集中,要想充分利用起来非常困难。我国70%以上城市日缺水1000多万吨,约有三亿亩耕地遭受干旱威胁,从而降低耕地农作物的年产量,影响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常年使用地下水,日积月累,造成水位每年下降2米。

二、土地沙化日益严重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条件,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人体70%都是由水构成,一旦人体进入无限的沙漠,失去水资源的支撑,就意味着终点是死亡。与此同时,人类滥砍滥伐林地,开荒种地破坏草地,从而导致大面积土地沙化,世界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4700多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30%,而且还在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扩大着,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未来的绿化面积将会急剧减少。

三、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污染、农药污染、核污染等等。由于工业化大量燃烧煤、石油,再加上森林大量减少,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其后果就是气候反常,不但促使南北两极冰川融化的速度加快,还会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据统计,到2000年,可使地球温度上升2.7—8.1°C。由于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大量使用,使南极臭氧空洞不断扩大。据估计,南极春天臭氧层比15年前已变薄50%。

另外,就目前来看,截至2021年,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基本上已经无法弥补。纵观人类工业革命以来,对环境造成破坏一直持续着,只是进入21世纪后几乎成几何状速度开始上升,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发达国家本土资源有限且环境已经造成严重破坏,大部分打着投资造厂的名义把制造厂建立在发展中国家,随意排放工业化废气物,导致发展中国家环境也遭受破坏,导致后期的修复工作繁重而且效果不明显,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投资,而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从而达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另外,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使得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两极分化明显拉大,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自动化和信息化出现,人们对制造产业和第一产业逐渐淡漠,使得这些产业的供应商利益严重受损,无奈之下,就会有一些污染环境和破坏人身安全的产品出现。此外,当代青少年对环境概念的漠视,没有对环保提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没有人愿意到第一产业去工作,也没有人愿意从事环保产业的研发。

因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地球的自净能力,在于时间积累和自然界生物链的循环净化,而不是人工干预,基于此,我们能做的措施为:优化第一产业,丰富生态系统和产业架构,即利用最低成本赚取最高的利润,才是当前国家或者全球环境最需要的发展模式。例如:现场管理,所谓“三化管理”,即绿化、美化、亮化,在某些地方我们完全可以抛去所谓的“美化”和“亮化”,而只保留“绿化”,既节省材料成本,又增加绿地覆盖率,还减少了危废带来的环保风险。沥青公路在一些不必要地方改成混凝土公路,能减少成本,减少沥青的污染。另外,从生产上讲,越是加快生产节奏,越是加快环境污染,越是加快自动化转型,越是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所以,必须在使人类文明发展与资源可供双赢的前提下向前发展,保留一定现有基础例如信息传递、在线支付、在线存储等必须功能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当信息或资金流通不能通过网络传递时,人类还是会通过砍伐植物进行造纸、印刷等污染环境促进反推科技再次进步,而违背保护环境的初衷,所以要有一定的度。目前可操控的办法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体系建设,使现有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能在现有基础上高效运行,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另外,人类由于过于依赖机械化和信息化,导致过多的劳动力流失或就业困难,盲目跟随信息化、现代化,而没有达到公司“人口红利”,导致多个岗位人员不足、人才不足,对网络和机械难以超越,甚至导致大批无业人员与闲置人员的抑郁和焦躁情绪发生。基于上述这些发展模式所积累的时间来慢慢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在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可控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类的科技进步。

其实从产业结构来说,我们可以参考植物春醒、夏盛、秋收、冬眠的模式来进行生产。例如以第二产业为例,春天计划或者开始进行生产,夏天进入生产高峰,秋天开始收获生产成果,冬天开始进入检修或者保养设备等阶段(如图1所示)。相对应的,植物春天开始生长,夏天生长旺盛并同时净化环境,秋天收获果实,冬天进入睡眠期。例如,水葫芦可以净化工业污水并富集重金属,春季开始生长,夏季生长巅峰可富集水中氮、磷、重金属等,成熟的水葫芦入秋后15天可采集,可农用、可饲用、可食用、可药用,不能越冬的水葫芦会下沉成为腐殖土,里面含有大量重金属,可在冬天期间进行清理或提纯。这种模式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与植物和谐发展,减少资源浪费,不增加环境负担;(2)增加就业岗位,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发展技术人才;(3)提升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决策人员的产业调整的管理水平。这种发展形成的曲线即可实现当前“碳达峰”,又可满足“碳中和”,即“双碳曲线”。

图1 第二产业生产发展趋势图

从进化论的角度上讲,人类距今8000年-10000年前为农耕时代,那时候的人类健康问题主要为饥饿问题或营养问题,而18世纪中叶以来,以中国为例,1975年以来至2000年,中国工业化高速发展,中国60后至80后出生的人为适应国家高速发展,多数突显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三高”问题或其他亚健康问题,而21世纪后至今,人类进入信息化以来,多数人体现为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除社会对于信息产业化构思的过于美好之外,也有人类身体没有在完全适应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就提前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

综上所述,发展本身没有错,但是我们本身是生活在地球之上,依赖地球,要与地球和谐发展,不能以人类本身生命速度与地球浩瀚生命赛跑,否则很可能会成为玛雅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等历史,我们要做的是更多地给子孙后代一些资源和一片蓝天。

猜你喜欢

人类发展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