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2021-09-25杨琦蔚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绞痛量表程度

杨琦蔚,乐 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上海,200001)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全国现有的2.9亿心脑血管患者中,约有1100万是冠心病患者,其中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的患病率约为78.35/10万人[2]。由此可见,冠心病已然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

冠心病由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其特点是病程时间长、容易复发、难以控制[3],需要依附于后续的治疗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能力强调的是患者在医护人员的不断协助下,会通过积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完成治疗和保健任务,去达到更好的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4]。多项研究[5-10]报道了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所带来的积极效应,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并改善不良结局,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群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群体[11-12],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旨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医院、社区、家庭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回顾性调查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1月—2020年1月在上海某三甲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WHO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认知功能正常,并且能够理解和进行正常交流;④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②有精神病和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既往史。

1.2 调查方法

1.2.1 一般情况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两部分。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13]:量表内容效度(CVI)为0.872,总体Cronbach's α为0.910。该量表内容包括7个维度,包括日常生活管理、不良嗜好管理、疾病知识管理、症状管理、急救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共3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方法,分别赋值1、2、3、4、5分,总分135分。将各个维度得分相加,表明该维度的总得分;得分越高则自我管理行为就越好。

1.2.2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14]:量表内容效度(CVI)为 0.750,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795。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包括身体限制程度、心绞痛的稳定状态、心绞痛的发生率、治疗的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共19个项目。将各维度的得分转换为标准得分,标准得分=(实际得分-该维度最低得分)/(该维度最高-该维度最低分)×100,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及身体功能状态越好。采用得分指标,得分指标=(量表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得分)×100%。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按得分指标划分为高、中、低3个水平,其中≥80%为高水平,61%~79%为中等水平,≤60%为低水平。

1.2.3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征求医院同意后,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向符合研究条件门诊就诊患者解释研究目的,获得知其同意。由患者本人填写,时间约为20min,问卷当场收回并检查完整性。本研究采用的CSMS量表共32个条目,样本数量为变量数的5~10倍[15]同时增加20%的脱落样本。最终共发放问卷206份,回收有效问卷18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2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参与完成调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88例,年龄在60~70岁的居多(59.57%);男性134(71.28%)例,女性54(28.72%)例;已退休患者159(84.57%)人;初中学历96(51.06%)人;大部分患者与配偶同住,为129(68.62%)例;本地医保居多,为167(88.83%)例,患病时间1~5年有70(37.23%)例,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n=188)

2.2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平均分为(84.79±18.19)分,范围(8.26±1.38)~(14.93±2.88)分;得分最高的3个项目分别是:不良嗜好管理(14.93±2.88)分,疾病知识管理(14.79±3.35)分,日常生活管理(14.00±2.70)分。见表2。

表2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s) 分

表2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s) 分

?

2.3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

老年冠心病生活质量总平均分为(70.20±14.38)分,范围(2.82±1.15)~(33.92±6.21)分;得分最高的3个项目分别是:躯体受限程度(33.92±6.21)分,治疗满意程度(15.27±2.61)分,心绞痛发作情况(10.33±2.21)分,见表3。

表3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s) 分

表3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状况(±s) 分

?

2.4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将自我管理的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值与生活质量的5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躯体受限程度和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呈正相关。疾病认识程度和急救管理呈显著负相关,治疗满意程度和日常生活管理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管理水平越高,疾病认识程度越好;疾病知识管理水平越高,心绞痛稳定状态越佳。

表4 研究对象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平均分为(84.79±18.19)分,从总体自我管理情况看来仅有4(2.13%)例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高水平,86(45.74%)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而有98(52.13%)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差,说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患者的不良嗜好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与日常生活管理相对来说较好,这与孔淑贞等[11]的研究结果类似,可能与近年来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患者能够通过传媒等方式,关注到一些与自身疾病有关的知识,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总体来说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管理和症状管理并不容乐观,大部分患者处于低水平,这可能与大部分老年人在疾病发生时不能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养成良好的自我监测习惯有关,而且大部分老年人处于低教育程度,缺乏寻求社会帮助的有效方法。

3.2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调查结果显示,高水平的仅有6(3.19%)例,99(52.66%)例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有83(44.15%)例处于低水平,其中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的得分指标都偏低,这可能与冠心病具有突发性、反复性等特点有关,同时老年冠心病患者大部分都伴有基础疾病,这成为影响心绞痛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仍处于心绞痛发作不稳定的状态。躯体受限程度得分较高,可能与本次被调查患者病程大多数在5年以内,躯体各方面机能依旧尚可有关,但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随着其生理机能的下降,生活质量水平会直接受到影响。

3.3 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283,P<0.05),这与童振振等[16]研究结果类似。从两个量表的各维度分析中可以看出,急救管理分别与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识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325,r=-0.197,P<0.01)。日常生活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与情绪认知管理均与SAQ量表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064~0.317,P<0.05),这与一定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基本上都退休在家,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疾病有关知识,关注自身问题,同时情绪管理的好坏也对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老年人对情绪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越好的老年患者,其生活质量也就越好,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并不理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随着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多关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帮助其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依靠医院与社区之间建立联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日常生活管理,使得在患者门诊就诊后,在社区依旧能够得到积极的疾病宣教和后期的随访,以便更好地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心绞痛量表程度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高血压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测定量表的应用考评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心绞痛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