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时代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编审要点

2021-09-18陈国胜

新媒体研究 2021年14期

陈国胜

关键词 新型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编辑审核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4-0042-03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移动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已成为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创新舆论宣传形式与渠道的有力载体。因此,强化对公众账号所发布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编辑、审核,是新型主流媒体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应有之义。本文将从方针原则、编审流程、版面编排等六方面入手,尝试论述移动互联时代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编审要点。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是指互联网用户在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注册运营,面向社会公众生产发布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的网络账号。公众账号编辑审核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组织、审阅,使之形成适合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的作品。公众账号编辑审核的对象涵盖文字、静图、动图、音频、视频、表情包、H5、载体版面等。

主流媒体公众账号和传统媒体的编辑审核有共通之处,更具有自身特性。在指导思想和处理新闻的标准上,二者是相同的,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同时确保时效性。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编辑审核工作相比,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编辑审核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对象和时效上。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特性和技术进步,公众账号的编辑审核对象比传统媒体更加多元,涉及大部分视听表现手段,是各传统媒体的类型集合;公众账号编辑审核各环节衔接以秒计算,理论上可以无限接近“零时差”,传播时效极大提升。

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编辑审核概念的明晰、与传统媒体编审工作异同的厘清,有助于我们系统梳理出公众账号编辑審核的要点。结合自2019年3月以来负责厦门广播官方微信公众账号“I听厦门”编辑审核,经手4 740多篇推文,提出28 400多处修改意见(截至2021年6月)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编辑审核需要把握六方面要点。

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公众账号编辑审核工作

没有正确的新闻观,新闻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闻传播活动规律的总看法,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新闻舆论事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宣传思想、新闻舆论、网络安全、文化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等关系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提供了最新的思想成果,作出了最新的理论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创性推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理解并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依然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从业第一课。我们必须明确:无论从事的是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的采编播,还是公众账号的编辑审核,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是主流媒体必须坚持的方针原则,也是新闻传播工作的落脚点,贯穿在公号编审全流程的始终。

2 展现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编辑审核要自觉放到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来。移动互联网扩大了媒体的受众面,同时也造成受众认知水平的参差不齐。“部分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片面强调‘以受众喜好为中心、以‘受众点击量为推送标准,将阅读数量作为内容导向,通过算法,高频、重复推送猎奇、惊悚、低俗内容,制造受众的‘信息茧房。可以说,此类自媒体传播平台的弥散化致使‘把关人缺位,导致其监督审核功能丧失。”[ 1 ]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是从事新型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编辑审核工作的先决条件。“传统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建设中,在快速传播信息的同时,要守着信息正确的底线,才能保持传统主流媒体公信力的优势。”[ 2 ]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的编辑审核,必须立场鲜明地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导向,把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编辑取舍标准,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凸显主流价值,展现媒体公信力。

3 按照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再造编审流程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具备更广的传播面、更高的时效性、更大的信息量、更强的互动性。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的编辑审核流程势必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记者交稿→编辑编稿→主编(责编)定稿”。从笔者从事微信公号编辑审核的实践经验来看,为确保主流媒体公众账号推文达到导向正确、事实清楚、文词精准、音画清晰、版面流畅的要求,编辑审核流程必须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在线编辑系统为骨架的“人工智能+逐层审核”的四审制度。以厦门广播官方微信公众账号“I听厦门”2020年9月16日零点发布的头条推文《公布!第30届金鹰奖提名名单在厦门揭晓!你都猜中了吗?》为例,记者在9月15日22:14完成稿件后,经由厦门广播融媒体编辑系统提交初审,系统人工智能自动根据大数据关键词对文稿进行审核,过滤不当字词,于22:15提交编辑二审;编辑重点对文字表述、画面、音频、视频内容实施系统编辑,完成后于22:55提交责任编辑三审;责任编辑在系统提交二审时已经介入审核工作,与编辑同步审稿,并在编辑提交三审后,对稿件、结构、标题、版面编排进行再把关,将发现的问题交由编辑再度修改,于23:15提交编审终审;编审重点审核稿件导向、定位等全局性问题,核对无误后于23:30批准推送。推文根据预先设定时间,于2020年9月16日00:00在“I听厦门”公号上推送。至此,四审流程全部完成,从稿件送审到正式刊发,用时仅106分钟。

这套“智能初审→编辑编稿→责编审核→编审定稿”四审流程在保证推文的导向、定位准确无误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兼顾了时效性;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依托,又确保编审人员对稿件方向的把控;同时,全流程都在融媒体编辑系统及微信上运转,所有操作步步留痕,每个环节均可溯源,各个岗位责任明晰。经过厦门广播官方微信公众账号27个月的系统验证,已证明是套可行、可靠、可信的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编审流程。在已推送的4 740多篇公号推文中,没有出现任何导向性错误,同时也没有出现任何一处事实偏差,牢固树立了新型主流媒体的权威性。

4 分门别类纠正推文技术性差错

公众账号推文的呈现形式以文字和静态图片为主,另外根据定位和内容需要,可包含音频、视频、动图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账号的编辑相当于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编辑的综合体。因此,为确保不出纰漏,编辑审核者应养成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不同类别有序检查并纠正技术性差错的习惯。笔者根据编辑审核微信公众账号过程中的修改频率,总结出四大类较容易出现的差错。

4.1 文字差错

文字方面,错别字、表述不严谨和夸大其辞是差错主体,合计占笔者经手的公众账号推文常见差错的40%左右。错别字如:“吸晴拉风”,正确表述应为“吸睛拉风”(出处:2019年8月18日送审推文《吸睛拉风小车惊现四根排气管,陆虎‘炸街也被狠罚》);表述不严谨如:“立秋到来,秋天也就不远了”,正确表述应为“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出处:2019年8月6日送审推文《我爱古诗词》);夸大其辞如:“全厦门TOP300学霸都在听的权威讲座”,该句直接删除(出处:2020年8月3日送审广告推文《中招志愿填报指南》)。

4.2 图片差错

图片方面的差错,主要包括文图不符、信息过时、性别平衡不当等,合计占公众账号推文常见差错的30%左右。文图不符如:2020年2月2日送审推文《执法人员在开元路一日杂店查获假冒3M口罩》中,所配发的“工商执法人员在开元路现场查处假冒口罩”的图片,经过甄别图片中街景,确认图片所示位置不是在厦门开元路,而是在禾祥西路;信息过时如:2019年8月12日送审推文《华新路的异国风情》中,配发了一张华新路“不在书店”的路牌照片,经编辑核实,该“不在书店”已于2019年1月1日停业,原有的指示路牌也已经拆除;性别平衡不当如:2021年6月23日送审推文《中考日路况直播》,题图是一张两名少年奔跑在中考成功路上的手绘海报,但海报中两名少年均为男性,容易引发不当观感,经指出后重新绘制成一男一女。

4.3 视频差错

视频方面,主要差错是画面和配文不符,以及视频版权问题,合计占笔者经手的公众账号推文常见差错的20%左右。如2019年12月17日送审推文《青春版牡丹亭厦门见面会》中,视频中的主持人与推文介绍的不是同一位;又如2019年10月30日送审推文《“普神”将首次来厦门举办音乐会》中,配发了一段钢琴家郎朗的演奏视频,经核实,该段视频未被授权发布,公众号没有版权,当即删除。

4.4 音频差错

音频方面,常见问题集中在音质上,像音量过大或过小、背景音嘈杂,以及声音空白间隔过大等。如2020年12月11日送审推文《公交车上竟发生这种事,厦门小伙偷偷拿起手机拍下……》中,其中采访公安局苏警官的录音,是在室外人多处采访,音质粗糙、背景嘈杂,无法听清,原音频无法使用,必须重新采访。

除以上高频出现的差错之外,公众账号常见差错还包括用词不当、标点错误、逻辑混乱、称谓不一、出处不清等,需要在编辑审核过程中一一甄别。

5 谨慎使用网络热词和表情包

网络热词和表情包都属于网络语言。很多公众账号推文标题常会使用网络热词,如“爷青回”“社畜”“冲鸭”“躺平”等,并在文中配以大量表情包,希望借此拉近和年轻受众的阅读距离。但这里有两方面问题。一是网络热词和表情包配文中,有很多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它们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对词汇的任性使用,一种对语言规范的肆意违反”[ 3 ]。有一些所谓“热词”和表情包则近乎粗俗,已构成文字和视觉污染,无论它们再怎么“流行”,都不應出现在主流媒体公众账号推文中。二是表情包作为私人交流并无大碍,但若用在公众账号中则必须考虑到版权问题,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极容易产生版权纠纷。因此,在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的编辑审核过程中,对于网络热词和表情包的使用,应慎之又慎,只在符合规范、确有需要、版权清晰的前提下才可适当使用,不可盲目跟风。

6 依据竖屏视觉习惯和移动端操作习惯编排版面

主流媒体公众账号推文基本靠移动互联网传播,介质主要是手机和Pad,视觉上以竖屏观看为主,操作上以手指滑动为主。这些物理特性决定了公众账号推文版面的设计、编排必须符合竖屏视觉习惯和移动介质操作习惯,才能为受众带来优质的观看体验。

从笔者负责编审的公众账号操作实践及受众反馈来看,公众账号推文的编排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细节:一是推文模版要统一,同一公众账号旗下各推文的格式、色彩、字体、字号、图片比例要基本一致。有些公众账号因为不同编辑的制作习惯和审美风格差异,造成推文编排风格各异,影响公众账号的整体性。二是视觉效果要简洁,色彩不宜超过2色且不宜强对比,主要字体颜色建议采用低饱和度的黑灰色。三是推文长度要控制。移动端受众以浅阅读、快阅读为主,且移动端介质也不适合深度阅读,加之公众账号推文往往综合了文字、图片、视频,有的还要留出广告位,长度必须有所控制。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推文建议字数控制在1 500字以内,图片在8张以内,视频不要超过2段,总屏数不超过20屏。

7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主流媒体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使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做好公众账号的编辑审核工作,守住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观念之门”“导向之门”“专业之门”,是主流媒体在新时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新型主流媒体公众账号的编辑审核,要全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按照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再造编审流程,纠正技术性差错,谨慎使用网络热词和表情包,并依据移动介质的视觉和操作习惯编排版面,展现社会责任和价值导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程业棋.试论自媒体乱象及其治理路径[J].新闻爱好者,2019(11):94-96.

[2]李浔.传统主流媒体融媒体传播信息的三部曲[J].新闻研究导刊,2018(13):162,206.

[3]高雷.书稿写作与编辑应慎用网络语言[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