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应用CT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

2021-09-15顾阳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粪石征象脓肿

顾阳春

(盐城市滨海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盐城 224500)

阑尾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如果未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发生阑尾坏疽,进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穿孔性阑尾炎属于重型阑尾炎,且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使得误诊率、漏诊率比较高,进而影响了患者治疗。所以及时、准确地诊断穿孔性阑尾炎非常重要。目前,CT诊断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直观、准确率高等特点[2]。基于此,本文现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CT鉴别诊断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0例,根据是否穿孔分为穿孔组(n=40,穿孔性阑尾炎)、非穿孔组(n=40,非穿孔性阑尾炎)两组。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阑尾炎;②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者;③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异常者;②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者;③过敏体质者;④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⑤中途退出研究,临床资料不齐全者。穿孔组患者中女性19例,男性21例;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76岁,平均为(46.85±4.91)岁;病程最短为1 d,最长为9 d,平均为(3.89±1.01)d。非穿孔组患者中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76岁,平均为(46.99±4.75)岁;病程最短为1d,最长为9 d,平均为(3.92±1.03)d。两组上述数据不具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CT诊断,即采用GE Optima CT660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参数设定如下:管电流300 mA,管电压120 kV,螺距0.5 mm,层厚2.5 mm,重建层厚0.625 mm。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仰卧位,从第3腰椎椎体上缘扫描至耻骨联合上缘,在检查过程中,嘱咐患者屏气,完成常规平扫之后给予增强扫描,利用高压注射器将碘佛醇(1~2 mL/kg)注入肘静脉,注射速率为2.5~3.0 mL/s,延迟60 s后予以静脉期扫描。在工作站予以多平面重组,清晰显示阑尾位置、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情况。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阑尾直径、CT征象(阑尾腔内气体、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内粪石、阑尾腔外粪石、阑尾周围脓肿、盆腔炎改变、阑尾周围炎轻-中度、阑尾周围炎中-重度、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对比观察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率(%)以χ2值检验,计量资料(±s)以t值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阑尾直径

穿孔组阑尾直径(13.02±2.13)mm显著长于非穿孔组阑尾直径(10.68±2.02)mm(t=5.042,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CT征象

在患者CT征象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外粪石、阑尾周围脓肿、盆腔炎改变、阑尾周围炎、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方面,穿孔组检出率45.00%、20.00%、30.00%、65.00%、97.50%、85.00%、62.50%均显著高于非穿孔组的20.00%、2.50%、5.00%、37.50%、50.00%、17.50%、30.00(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CT征象[n(%)]

3 讨论

根据病情程度不同,阑尾炎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化脓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局灶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通常情况下,穿孔性阑尾炎是一种重型阑尾炎,是由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穿孔。有关文献[3]报道显示,阑尾炎穿孔的概率约为20%,且多见于老年群体。对于穿孔性阑尾炎来说,部分患者的症状比较隐蔽,无法直接通过病情观察及临床经验予以诊断,需要采用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确诊。近些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CT逐渐成为了鉴别诊断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常用方法。有关文献[4]报道显示,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4%~99%,灵敏度为90%~97%,特异度约为93%。在CT诊断阑尾炎中,能够对阑尾肿大情况予以清晰显示,通过增强扫描,可进一步对回盲部解剖结构予以清晰显示,同时还可以显示阑尾位置、腹内脂肪、是否合并并发症等情况,临床诊断价值非常高[5]。

本研究显示:穿孔组阑尾直径显著长于非穿孔组(P<0.05);在患者CT征象阑尾腔外气体、阑尾腔外粪石、阑尾周围脓肿、盆腔炎改变、阑尾周围炎、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方面,穿孔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穿孔组(P<0.05)。此结果与有关文献[6]的研究报道十分相似,由此可以看出,CT鉴别诊断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价值非常高。阑尾腔内气体、阑尾腔内粪石无法对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予以准确的鉴别诊断,其原因可能为[7]:阑尾周围结肠炎征象被遮盖,使得医师判断受到影响。阑尾腔外气体就是阑尾周围局部腹腔中积气,但非常容易和周围肠腔中气体混淆,因此灵敏度比较低[8]。有关文献[9]研究表明,阑尾炎患者阑尾腔外粪石发生率为10%~43%,当管腔被粪石阻塞,不仅会聚集一些黏液,还会使黏膜受到损伤,致使细菌入侵阑尾壁,引发阑尾炎,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阑尾壁坏死穿孔,粪石进入腔外,这是CT诊断的直接征象。阑尾周围脓肿就是腹膜腔中积聚液体,并包裹于软组织壁中,通过增强扫描之后,显示脓肿壁强化,此为CT诊断的特异征象,但灵敏度比较低[10]。在CT诊断中,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是一种特异度比较高的征象。

综上所述,在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中,CT检查应用价值非常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荐应用。当然,本文研究选取的病例数量比较少,选定的研究时段范围比较短,使得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阐述CT鉴别诊断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可适当增加研究对象数量,扩大研究时段范围,以此为CT鉴别诊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粪石征象脓肿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十一岁娃突发肠梗阻,竟是因为吃芒果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阑尾粪石征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
手术治疗植物性粪石小肠梗阻2例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