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诊断价值

2021-09-15陈文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中层颈动脉斑块

陈文秀

(德庆县人民医院功能科 广东 肇庆 526600)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血糖持续升高是其主要疾病表现,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则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危及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例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颈动脉斑块等,致残率与病死率比较高[1]。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指的是患者颈部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硬化表现,主要对患者全身动脉血管的硬化现象和趋势进行反映,颈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常见心肌梗死、冠心病、卒中等[2]。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意义深刻,可以确定颈动脉硬化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将其应用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诊断中,可以通过分析声像结果去鉴别诊断患者患病情况以及严重程度,同时可以作为临床疗效的检查评价手段,应用价值很高[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疾病诊断的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体检者7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男33例,女37例,年龄34~81岁,年龄平均值(54.01±2.45)岁,体质量43~78 kg,平均体质量(52.15±10.45)kg,糖尿病病程1~8年,平均病程(4.45±0.46)年。对照组男33例,女37例,年龄34~82岁,年龄平均值(54.57±2.37)岁,体质量43~80 kg,平均体质量(52.78±10.34)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两组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参加本研究,自愿配合检查;(2)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女性;(2)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4)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选用PHILIPS EPIQ5或者TOSHIBA XARIO SSA-66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调节仪器参数:凸阵探头频率2 MHz~5 MHz;超宽频线阵探头频率3 MHz~9 MHz。

首先,检查前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检查目的,同时嘱咐受检者做好检查准备。对受检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危害、用时短的特点,消除受检者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检查。其次,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向后仰并转向对侧,充分暴露颈动脉。对受检者颈内动脉远侧、近侧及球部分别进行二维扫描、频谱多普勒、血流现象检查,获得超声声像结果。最后,将超声检查结果上传至工作站,利用配套系统软件详细记录、计算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液流速、斑块、阻力指数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受检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及斑块检出情况。

(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包括双侧颈内动脉、双侧颈动脉球部、双侧颈总动脉。(2)血流速度包括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3)斑块分为硬质斑块(内部回声、后侧回声减弱)、软斑(均有低回声、等回声)、混合斑(边缘低回声、基地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处理应用SPSS 22.0软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指标均使用(±s)表示,进行t检验;斑块检出率使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

观察组颈动脉内动脉、颈动脉球部、颈总动脉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s,mm)

表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s,mm)

组别 例数颈内动脉 颈动脉球部 颈总动脉左侧 右侧 左侧 右侧 左侧 右侧观察组 701.22±0.311.27±0.301.84±0.691.54±0.510.99±0.570.96±0.64对照组 700.51±0.150.54±0.130.59±0.120.48±0.140.32±0.050.18±0.03 t 7.4517.64110.0048.7816.8417.561 P 0.0240.0200.0020.0100.0300.022

2.2 颈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比较

观察组颈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颈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比较(±s)

表2 颈动脉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cm·s-1)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cm·s-1) 阻力指数观察组 7026.45±2.6484.45±5.620.70±0.10对照组 7014.20±1.8766.15±3.170.44±0.09 t 8.64515.4614.654 P 0.0100.0000.020

2.2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发病率很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病情进展,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糖尿病颈动脉斑块等病变,使得患者心脏负荷增加,危及其生命安全[5]。目前临床上用来诊断糖尿病颈动脉病变的方式主要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准确观察到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厚,同时可以对颈动脉血流情况进行计算与分析,以此对颈动脉病变的类型、程度进行定性,确定颈动脉斑块的类型、位置、稳定性等,以此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6-7]。通过分析大量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可知,患者发病早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以及血流速度的改变,同时伴随阻力指数的增加,均可以通过对比患病人群与健康人群的检查结果进行论证分析,得出诊断经验,形成相应的诊断标准[8-10]。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受检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也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有较大差别,可以通过对比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及有无斑块等,对颈动脉病变进行综合预测及诊断,获得准确的诊断结论,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很高的价值,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进行,并且检查的准确性高,声像图特征明显且具有特异性,是一种有效、可靠的糖尿病颈动脉病变诊断手段,值得普及应用。

猜你喜欢

中层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从组织支持谈中层管理者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