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乳腺X线征象微钙化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2021-09-15方秀珍李德春王安震张玉娜陈淑婉丁长青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良性恶性乳腺

方秀珍,李德春,王安震,张玉娜,陈淑婉,丁长青(通讯作者)

(1南通大学附属丰县医院<丰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徐州 221700)(2徐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江苏 徐州 221009)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乳腺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对女性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钼靶X线检查作为乳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在乳腺癌的发现和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微钙化的显示具有其他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乳腺良性、恶性疾病不仅病理形态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临床特征也差异明显,患者预后效果不同,所以对病情性质的准确判断非常重要,不仅可以辅助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还可以使患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2]。X线作为影像学诊断技术之一,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可以将病变部位钙化特征直接清晰地显现出来,方便细致分型,进而作出初步诊断,对病情性质予以评价[3]。本文选取2018年3月—2021年4月在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应用数字化乳腺X线微钙化(microcalcifications, MCC)检查的临床价值。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4月在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伴有乳腺钙化的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微钙化短径不超过0.5 mm(其中可包含少许较粗颗粒钙化),其中6例为双乳发生钙化。钙化位于左乳者39例,右乳4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大70岁,最小为35岁,年龄均值为(44.78±7.12)岁。其中60例患者已生育,20例未生育。患者体质量均值为(56.13±1.41)kg。众患者病变性质均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和随访证实,经病理检查确诊50例恶性病变、30例良性病变。纳入标准: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乳腺局部不适感、放射性疼痛、经前乳房胀痛等现象;患者均知晓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疾病者;合并胸廓畸形、精神障碍、沟通障碍、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等。

1.2 方法

检查设备选择德国西门子乳腺X线钼靶机,对所有患者拍头尾位(CC位)和内外侧斜位(MLO位),必要时加照内外侧位(ML位)或局部放大加压片。所有病人图像均在工作站由2位经验丰富的从事乳腺影像学诊断5年以上的医师放大观察后统一诊断。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2013年颁布的乳腺影像报告和资料系统(BIRADS)分型标准,以钙化灶的形状、密度、大小、数量及分布情况予以详细判断[4]。

1.3 临床观察指标

(1)对照分析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钙化形态;(2)对照分析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数量、分布情况以及密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钙化形态分析

80例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中,50例恶性,30例良性。典型钙化形态见图1~图8;从钙化形态来看,恶性疾病患者的泥沙样改变、线形分支样改变以及蠕虫样改变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P<0.05);良性疾病患者的圆点样改变、蛋壳样改变、小片样改变占比显著高于恶性疾病患者(P<0.05)。见表1。

表1 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钙化形态分析[n(%)]

图1 ~图8 典型钙化形态

2.2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数量分析

从钙化数量来看,恶性疾病患者钙化数量在10个及以上的占比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P<0.05)。见表2。

表2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数量分析[n(%)]

2.3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分布情况分析

从钙化分布情况来看,恶性疾病主要分布在节段,呈线性分布,良性疾病主要分布在区域,呈弥漫性分布,良恶性疾病的钙化分布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分布情况分析[n(%)]

2.4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密度分析

从钙化密度来看,恶性疾病主要为等密度、低密度,良性疾病主要为高密度,良恶性疾病钙化密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乳腺良恶性疾病钙化密度分析[n(%)]

3 讨论

微钙化是乳腺组织疾病的数字化乳腺X线征象的重要诊断指标。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之间的组织微环境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细胞外pH和糖酵解呼吸。还发现羟基磷灰石微钙化微结构在组织病理学之间是不同的。与良性病灶相比,具有组织学恶性的羟磷灰石结晶度增加,相干长度(coherence length)在所有基础晶体学方向上均与病理学分级显著相关(P<0.001)。与原位疾病和浸润性恶性肿瘤相比,随着恶变进展,垂直于基底平面的微晶尺寸和不均匀应变显著增加(P<0.05)。研究发现,组织微环境可以通过酸性前体影响羟基磷灰石的不同形成机制,从而导致碳酸盐被替换为不同的氢氧化物和磷酸盐,从而导致了微晶尺寸和不均匀应变的显著变化[5]。据相关临床研究指出,大部分乳腺病变通常会出现钙化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机制相对复杂,现阶段尚未完全明确,一种观点认为与坏死细胞矿化相关,这一种机制在恶性乳腺病变中比较常见;另一种观点认为与细胞活跃分泌相关,这一种机制则在乳腺良性病变中常见,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钙化形态以及数量等通常存在一定差异[6]。临床中,对于乳腺病变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检查,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可以对病变钙化特征直观地显示出来,并且可以细致地进行分型,具备较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所以通常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应用[7]。钙化在乳腺癌中的诊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作为乳腺癌的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可以帮助对乳腺癌疾病的确诊,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依据。在所谓临床“阴性”的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而作出诊断的,且其中约30%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内癌、早期浸润癌或浸润性癌。法国学者de Lafomtan通过400例孤立丛状微小钙化手术证实病例的分析认为,小线虫样(蠕虫样)、线状/分支状及不规则大小的微小钙化是恶性钙化的最可靠指标,正确诊断率达90%[8]。另外,若微小钙化总数超过30枚和微钙化数超过20枚/cm2亦表明有癌细胞的可能。乳腺微钙化(micro-calcification)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特征,也可能是早期乳腺恶性肿瘤的唯一指征[9],约90%导管原位癌(ductal arcinoma in si-tu, DCIS)在乳腺X线摄影上检测出微钙化[10]。本次研究中,从钙化形态来看,恶性疾病患者的泥沙样改变、线形分支样改变以及蠕虫样改变占比高于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患者的圆点样改变、蛋壳样改变、小片样改变占比高于恶性疾病患者,这主要是因为良恶性乳腺病变钙化部位差异而导致,其中恶性病变通常在实质组织中出现,如乳腺导管、腺泡等,所以钙化体积相对较小,而且无规则的形态,因此以泥沙样、线形分支样以及蠕虫样改变为主,而良性病变通常在间质结构中出现,如血管、脂肪、纤维结缔组织等,体积相对大,而且形态相对规则,以小片样、蛋壳样以及圆点样改变为主。另外恶性疾病患者钙化数量通常在10个及以上,分布在节段,呈线性分布,为等密度、低密度;良性疾病钙化数量通常在10个以下,主要呈区域性分布,呈弥漫性分布,为高密度。因此临床中可以根据钙化形态、数量、分布以及密度等特征判定乳腺疾病良恶性[11]。有研究基于第5版《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开发出一种对乳腺X线微钙化的恶性风险进行分层的评分系统。结果显示,与 BI-RADS描述符合的微钙化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和钙化类别显示出显著差异。使用发达的评分系统,良性和恶性病变或BI-RADS类别的平均评分显著不同(P<0.001),提示基于BI-RADS形态学和分布描述符合的评分系统可用于对乳腺X线微钙化的恶性风险进行分层[12]。一项对根据BI-RADS进行的微钙化(MCC)分类与英国RCR五点乳房成像系统(UK RCR 5-point breast imaging system, UKS)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结合形态学和MCC分布可准确预测恶性肿瘤,BI-RADS描述符的使用可以帮助在UKS中进行标准化报告描述[13]。有学者联合应用数字X线及动态对比增强MRI,对触诊阴性的乳腺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 NBL)的进行分类准确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多模式成像可较好将NBL患者的BI-RADS 3-5类微钙化的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14]。立体定位活检是术前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方法,但对于两个以上可疑钙化部位来说,鉴于形态相似的钙化部位之间的组织病理学差异率接近20%,如果仅对一个部位进行活检且病理提示恶性,则也需要对其他钙化进行活检;即使单部位活检的病理结果是良性的,可能仍需要对其他部位进行活检[15]。

本组纳入的80例资料大部分为恶性病变。2例病灶为双侧,病理确诊恶性50个(浸润性癌39个,浸润性癌伴DCIS 6个,DCIS 伴微浸润3个,DCIS 2个)。良性20个(乳腺腺病12个,纤维囊性乳腺病2个,纤维腺瘤4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个,平坦型上皮不典型增生1个)。乳腺癌微钙化多表现为钙化细小,密度较低,潜在钙化,呈泥沙样、线形分支样以及蠕虫状等模糊不定型钙化,沿导管呈节段,线性分布。而乳腺良性病变,常表现为颗粒粗大,密度较高且较均一,且多为双侧,形态相对规则,以小片样、蛋壳样以及圆点样改变为主,呈区域性或弥漫分布。

综上所述,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数字化乳腺X线微钙化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其中钙化的形态比分布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更具有价值,而形态与分布联合应用会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实现定性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良性恶性乳腺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