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2021-09-15万丽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一致性肿块乳腺

万丽君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苏州 215500)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主要是分布在乳腺导管内部的一种异常肿块,会导致导管上皮出现恶性增生的风险大大提升,特别是对于病变问题,一般会顺着导管不断地蔓延。通过分析原位癌的特征能够看出,病变问题没有真正地渗透到导管上皮基底膜,对于这一病变而言,其通常不会转移,所以大部分患者的治疗预后不错。并且,由于该疾病的筛查率持续增加,与其相关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完善,不过,通过临床治疗的具体效果来看,对患者实施早期的精准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影像学检查的过程中,该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则是通过以微钙化为切入点,探讨超声检查技术和乳腺X线钼靶检查技术的实际应用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本院在2017年2月—2021年3月接收的82例经手术诊断为DCIS的患者,全部患者已经通过手术得到病理证实。在所有患者中,DCIS分布在一侧者68例,分布在两侧者14例;患者的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龄(51.2±0.62)岁。全部患者都需要接受X线钼靶筛查,同时在5~8 d内实施手术摘除,对肿块实施常规病理检查,同时还需要联合免疫组化筛查。

1.2 方法

选择意大利进口Giotto数字钼靶乳腺X线机和荷兰皇家Philips EnVisor飞凡影像色彩多普勒诊断仪检查,其中,彩多普勒诊断仪的频率设置在5 MHz~8 MHz。指导患者仰卧在病床上,两臂上举,将乳房组织完全暴露,围绕着乳房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放射性扫描。若发现异物需要认真辨别肿块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变化、钙化性质等。若出现钙化,需要调整增益范围,通过多角度进行探测与扫描,认真观察钙化的具体情况,例如大小、分布、形态等。全部图像都需要连接超声医学检查站,确保能够对其展开深入性研究。

1.3 指标分析

对比分析超声检查技术和乳腺X线钼靶检查技术的具体应用特点。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及处理相关数据时,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法探讨超声、钼靶等筛查结果(局部肿块或钙化问题)。如果Kappa>0.75说明一致性比较理想,Kappa值在0.4~0.75说明一致性一般,若<0.4说明一致性不理想。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超声检查技术和乳腺X线钼靶检查技术的检查结果

在以上82例DCIS患者中,肿块直径在6~34 mm,个别出现钙化及导管扩张问题。通过超声筛查得出:57例(69.51%)出现肿块合并钙化,12例(14.63%)出现肿块,9例(10.98%)出现钙化,4例(4.88%)不存在异常表现。在实施乳腺X线钼靶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钙化者是63例(76.83%),其他19例(23.17%)出现软组织肿块。

2.2 对比患者的超声、钼靶X线检查结果

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得出:大部分患者存在钙化、肿块等异常问题;通过钼靶X线检查也能够发现相同的问题,在对肿块、钙化这一类问题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之后,能够发现针对肿块而言,Kappa值是0.765;针对钙化而言,Kappa值是0.859,这能够说明这两种检查技术在筛查乳腺肿块、钙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2.3 分析DCIS的超声声像检查特点

在超声声像检查中,有52例(63.41%)存在导管扩张问题,其中合并钙化者是36例(69.23%),对于钙化的类型来说,最常见的是三种,即:斑点状、簇状钙化、细点状钙化。在肿块中,合并导管扩张者是39例(47.56%)。如图1、图2。

图2 DCIS患者导管扩张

3 讨论

现今,乳腺X线钼靶筛查是用来诊断DCIS疾病的一个常见技术,通过长期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实践结果能够发现,在对DCIS疾病进行评价方面能够得出:乳腺X线钼靶筛查技术主要是用来诊断一些微钙化病变,并且具备较强的灵敏性。针对一些微小钙化问题,能够对其数量、形态、回声、分布等情况展开研究,由此能够提高医生的认知水平,最大化地降低乳腺癌筛查的误诊率与漏诊率等。从病理结构层面来看,微小钙化属于癌性钙化的一种,其病理特点是在瘤灶中间位置中,通常会因为缺氧等因素造成局部坏死等,由此能够发生钙盐的沉积。因为在临床诊断技术方面,乳腺筛查、X线钼靶筛查等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和深入,目前在大部分中老年女性患者的乳腺癌筛查中,能够发现个别患者存在DCIS问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乳腺X线钼靶技术也并非是绝对完美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钙化的肿瘤患者来说,一些与假体乳腺中病灶、致密性乳腺中病灶等相关的筛查是很难鉴别与区分的,这必然会导致临床误诊率大大提升[1]。

在大部分的临床研究中能够发现:超声检查技术对于DCIS疾病的临床筛查来说,特异性并不明显。根据一些学者研究得出[2]:一些病变周围出现异常针状变化,并且回声边界增厚,导管扩张,甚至在病变后方回声无异常等,这基本上属于DCIS的一些比较普遍的超声特点。外形规则性差,存在混合型回声、后方声影、导管扩张等,这些一般都属于疑似恶性乳腺病变的临床声像特征,在本文的以上研究中有所体现。

通过以上研究能够得出,对于82例患者而言,其临床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乳腺钙化、肿块或导管扩张等。在对患者实施乳腺X线钼靶筛查的过程中,大多数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的异常问题,都在X线钼靶检查中有所体现。DCIS的钙化症状一般属于块影或管影旁的强声变化,和乳腺小叶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同时也能够发现:有一部分患者的X线钼靶检查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不一致,探究其原因,或许是由于钼靶检查中一些乳腺腺体致密性过强,从而导致筛查部位观察受限等[3]。一些学者通过调查能够得出:针对一些没有症状的乳腺DCIS患者来说,在选择乳腺超声检查技术进行诊断的过程中,X线钼靶检查技术的操作更加便捷,并且检查结果更加精准,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异常表现的乳腺DCIS患者来说,也是能够诊断出来的[4]。

对此,关于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而言,一方面要判断是否存在肿块问题,如果出现肿块不但要配置性能完善的超声诊断仪器,而且还需要检查医师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通过对比能够发现:筛查医生在进行临床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预防漏诊问题的出现,同时,对于不同类型肿块来说,在超声图像的检查中能够发现,其局部的特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并且,针对肿物大小、形状、分布等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些学者通过调查得出:辅助性地选择弹力成像能够逐步增强检测水平[5]。现今,不但能够在肿块检测方面应用超声技术,而且还能够进行定位筛查,特别是在手术之前,能够用来评估DCIS的分布位置,由此来看,在DCIS疾病的诊断中超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且有效的。

总之,将超声检查技术与DCIS疾病进行联合,能够发现局部肿块及钙化问题。并且,通过超声检查能够确定具体的评价范围,特别是对于一些出现致密影腺体遮盖的问题来说,能够逐步提高临床筛查率与精准率,所以,实施超声检查对于乳腺DCIS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一致性肿块乳腺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