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螺旋CT联合生物指标CA125和CA199在诊断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的中的价值

2021-09-15黄明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性囊交界实性

黄明志,汪 欣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东 惠州 516001)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肿瘤,具有一定的细胞特异性,但无浸润间质的特点,因此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其最常见的两个类型为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和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囊腺瘤有交界性,且肿瘤的特异性又不强,仍缺乏术前准确诊断的方法[2]。目前,关于交界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的研究报道不多。因此,本文将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4例经手术切除和术后病理证实的交界性囊性瘤的CT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卵巢交界性囊腺瘤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术后医院病理诊断确诊为卵巢交界性肿瘤并手术切除,且均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CT检查,术前不接受放疗和化疗。排除标准:卵巢肿物为良性或恶性上皮性癌,或是Ⅱ、Ⅲ期浆液性囊腺癌。

1.2 检测方法

1.2.1 CT检查 扫描前分4次口服1500 mL泛影葡胺溶液使膀胱充盈,使用本院64排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并重建图像,随后注射增强剂进行增强扫描,扫描的层距为5 mm;电压120 kV,扫描后行多平面的图像重建,观察卵巢肿物的大小、形态以及增强前、后CT值的变化趋势,观察邻近组织是否受侵。

1.2.2 免疫组化检查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A125和CA199的表达,石蜡标本常规切片后,二甲苯脱水以及梯度酒精水化组织,置于过氧化氢中修复内源性抗氧,PBS冲洗三次,每次5 min,滴加鼠抗人多克隆抗体(1:100),继续孵育1 h后,PBS冲洗三次,每次5 min,滴加广谱二抗ENvision继续孵育30 min,滴加DAB显示,镜下观察显色效果。

1.2.3 图片分析 由2~3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对肿瘤的大小、部位、形状、分割、囊壁厚度、囊内容、囊壁结节等进行分析,CA125和CA199阳性标准为阳性细胞呈棕褐色,阳性细胞数大于2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小样本定性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显示,均为多房囊性肿瘤,囊壁较薄,间隔粗细不均匀,局部囊壁增厚,囊性肿瘤有实性部分,CT增强扫描囊壁CT值达30 HU,囊内液体未见强化,直径约5.2~30.44 cm,囊壁厚度约0.3 cm,CA125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中肿块大小和囊壁厚度与阴性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CA125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中,囊壁CT值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见表1。

表1 CT征象中血流等级及MRI ADC值与肿瘤标记物的关系(±s)

表1 CT征象中血流等级及MRI ADC值与肿瘤标记物的关系(±s)

组别 例数 肿块大小/cm 囊壁厚度/cm CT值/HU CA125+ 157.320.3630.44±0.38-97.120.3215.40±0.38 CA199+57.980.4128.43±0.38- 198.030.3616.41±0.38

图1 卵巢交界性囊腺瘤CA125(左)、CA199(右)的表达

3 讨论

交界性囊腺瘤常好发于中年及老年人群。既可见浆液性,同时也可见黏液性,也有少量的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等,但是都非常少见[3]。交界性囊腺瘤是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具有某些恶性特征因上皮增生活跃向腔内突出呈乳头状,但无肿瘤细胞向间质浸润。卵巢交界性肿瘤诊断标准的确定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4]。在1973年时WHO中关于卵巢肿瘤分类描述的方法,将其定义为有特异性但无间质浸润的一类肿瘤,此类肿瘤的行为介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5]。因此,在术前需要将卵巢上皮性肿瘤和卵巢浸润性肿瘤相区分开来,然而,目前关于交界性肿瘤的术前诊断仍较为困难,关于交界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性变化及与肿瘤标记物的关系的研究较少。有研究认为交界性囊腺瘤是一种低度潜能的肿瘤,转移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6]。但也有学者认为,卵巢交界性囊腺瘤仍有局部病灶可发生癌变的可能,发生率占了上皮-间质肿瘤的10%~20%[7]。因此,在对卵巢交界性囊腺瘤进行诊断时,需要联合CT和肿瘤标记物进行综合判断。研究认为,CT检查可以判断肿瘤瘤体内是否存有实性成分,揭示囊壁轮廓、囊内有无分割以及分割的厚度、有无囊壁沉淀物、有无乳头、囊壁强化等情况[8]。通过以上信息可以提示卵巢肿瘤是良性或恶性,还是交界性或Ⅰ期浆液性囊腺癌,研究认为,交界性囊性瘤与Ⅰ期浆液性囊腺癌均表现为囊实性,可见乳头状突起或呈分叶状,肿块内含实性成分,有或无分割,不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形态特征。因此,若单纯进行CT检查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鉴别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9]。

因此,本研究在CT检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交界性囊腺瘤的CT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特点。研究结果发现,CT显示肿瘤均为多房囊性,囊壁较薄,间隔粗细不均匀,局部囊壁增厚,囊性肿瘤有实性部分,CT增强扫描囊壁CT值达30 HU,囊内液体未见强化,直径5.2~30.44 cm,囊壁厚度约0.3 cm,CA125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中肿块大小和囊壁厚度与阴性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CA125阳性组和CA199阳性组中,囊壁CT值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

综上所述,CT联合CA125和CA199可反映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的影像特征,可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性囊交界实性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哀伤
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分析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及黏液性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滇藏交界地带藏族天主教徒的信仰实践与身份认同研究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NQO1过表达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39例的CT影像学特征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