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CT和MRI诊断盆腔肿瘤的效果观察及价值体会

2021-09-15谷华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磁共振盆腔影像学

谷华杰

(盱眙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淮安 211700)

盆腔肿瘤是一种妇科常见且高发性疾病,其中以卵巢肿瘤、子宫肿瘤较为常见;近年来,在生活方式转变、饮食结构调整等多因素的联合作用下,我国盆腔肿瘤临床发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1]。而发病早期患者并没有突出的临床表现,所以绝大多数患者极易延误最佳诊治时间,使疾病进一步加重,极易造成患者不育不孕,病情较严重者,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2]。医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影像学技术在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其中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最为典型,CT技术具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优势,所以被临床广泛用于盆腔肿瘤等腹部疾病基本的诊断中;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磁共振来获得人体电磁信号,并对人体信息进行重新构建,可准确监测患者病情发展的具体情况[3]。因此为体会诊断盆腔肿瘤时应用CT、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特进行此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方式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90例盆腔肿瘤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纳入研究,遵从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3组,其中组1(30例):患者年龄25~66岁,平均(46.59±8.15)岁;未婚、已婚患者均为15例。组2(30例):患者年龄24~65岁,平均(45.33±8.15)岁;未婚、已婚患者分别为18例、12例。组3(30例):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5.56±8.56)岁;未婚、已婚患者分别为14例、16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用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盆腔肿瘤;②患者均存在腹部包块、阴道出血等症状;③血压较稳定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⑤无认识和沟通障碍者;⑥无精神疾病者;⑦依从性佳者;⑧耐受性较好者;⑨近期内未接受过放化疗者;⑩患者和家属对此研究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其他肿瘤者;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存在功能衰竭者;③哺乳、妊娠期女性;④神经功能障碍者;⑤临床资料不全者;⑥精神异常者;⑦有沟通障碍、意识障碍者;⑧近期内放疗、化疗者;⑨伴有急慢性感染者;⑩呼吸功能不全者;心源性休克者。

1.2 检查方法

前期宣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详细登记其年龄、病情发展情况等基本信息资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具体评估疾病风险。着重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将配合医生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耐心告知患者,发放教育手册,将CT检查、磁共振成像技术优势、具体操作详细告知,进一步提高患者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度[4]。

组1给予CT检查:使用飞利浦(iCT 256)仪器作为检查设备,层距、扫描层厚均设置为3 mm。检查前1 h叮嘱患者口服500 mL水溶性泛影葡胺(浓度3%),确保盆腔肠道保持充盈状态,后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将耻骨至病变位置上方作为此次的扫描范围,进一步明确肿瘤位置具体情况。

组2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使用飞利浦1.5T磁共振(Achieva 1.5T),通过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进行,回波时间、重复时间分别为20 ms、3000 ms,层厚5 mm,分别行矢状面、横断面扫描,后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基准进行冠状面扫描。

组3实施CT联合磁共振成像检查。具体方法参照组1和组2。

1.3 观察指标

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护理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s)表示;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率(%)表示,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

数据表示,CT与磁共振两种检查对盆腔肿瘤的检出率并无显著差异(χ2=0.373,P=0.542>0.05);而CT联合磁共振检查技术,与单一CT及磁共振检出率相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性(例)

2.2 患者影像学表现

CT检查方式下,可以准确地观察到患者盆腔里面存在肿块阴影,并且肿块的体积较大;而囊实质部分会有软组织阴影存在,以多发性为主要表现,软组织明显压迫膀胱,最终导致膀胱变形。

磁共振检查方式下,具体表现出现在T2加权像中,患者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处的信号表现为低信号,甚至有时候低信号会中断或消失。

3 讨论

盆腔肿瘤类型较多,所以最后需要借助病理切片来准确确定肿瘤性质(良、恶性),进而为临床后续治疗疾病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如果盆腔肿瘤被确诊为子宫肌瘤或单纯卵巢囊肿等良性肿瘤,患者只需要接受对症治疗即可,无需手术,且治疗后基本是可以痊愈的[5]。只因为这些良性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且不会造成局部压迫,所以没有严重后果,但若是确诊为恶性肿瘤,就需在有效时间内尽快诊断并进行手术治疗,进而避免肿瘤转移扩散,恶性肿瘤较难彻底治愈,所以还需要在术后配合接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手段。可见,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而言,需尽快诊断疾病,进而确保患者在有效时间内可以得到对症治疗。

医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影像学技术的完善,所以CT、磁共振技术逐渐被临床用于盆腔肿瘤的诊断工作中,其中CT 检查技术可连接多连续层面,借助横断面进行扫描,确保影像学信息的完整,同时还可从冠状面、矢状面了解病变和器官间的关系。

此研究结果示:CT检查总检出率为73.3%,磁共振总检出率为80.0%,两种检查方式下的诊断效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CT联合磁共振检查技术总检出率为96.6%,与单一CT检查的总检出率相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检查的检出率高于单一磁共振检查但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了在盆腔肿瘤诊断中应用CT联合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价值。提示:阴道、子宫颈均属于双层解剖结构,所以在盆腔肿瘤诊断中,中间、周围组织所表现出的信号并不一致,而良好盆腔软组织的女性接受CT 检查,可以通过多序列、多方位获得影像学表现,进而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阴道、盆腔状况,但对于腔内部实质性包块位置,CT检查技术并不能有效分辨,尤其是面对浆膜下肌瘤、带蒂肌瘤等,CT检查技术无法实现多方位查看,所以诊断效果欠佳。而磁共振借助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成像进行工作,可将子宫分为3层进行具体表示,明确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分期的同时还可准确判断肿瘤结构,最终明确表现肿瘤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技术和CT技术在盆腔肿瘤疾病的诊断工作中均有显著价值,但磁共振成像联合CT诊断可有效提升盆腔肿瘤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猜你喜欢

磁共振盆腔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