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腺癌诊断中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9-15翟丕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螺旋

翟丕力

(青岛市黄岛区区立医院放射科 山东 青岛 266000)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且预后情况差,由于其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使得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到晚期,癌细胞局部扩散,并向远处转移,使得患者生存率降低。外科手术治疗是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由于患者早期缺乏明显症状,给疾病的早期治疗带来阻碍,使得患者错失手术时机[1]。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加以诊断,对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显著意义。目前常采用CT检查胰腺疾病,其可反映病灶大小及形态、了解病灶密度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排螺旋CT具有较高分辨率,采用增强扫描技术可获取胰腺癌解剖结构,了解肿瘤分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数据支持[2]。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来我院就诊检测到胰腺肿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的诊断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于我院就诊检测到胰腺肿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过手术病理或穿刺证实为胰腺癌患者;②患者具备齐全的临床资料;③配合完成研究工作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者。研究对象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60.23±3.23)岁;其中胰腺癌患者55例,胰腺炎患者15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诊断方法

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检查: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机,产自上海博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参数设置为:螺距0.938/1,电压120 kV,电流250 mA,层距及层厚各3 mm;窗口参数设置为:平扫时窗宽210,窗中心60,增强扫描时窗宽250,窗中心70,先实施平扫,从肝门自胰腺钩突下段。经肘静脉注射100 mL非离子型造影剂,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以4.0 mL/s速度注入,注药后30 s、75 s、200 s,分别实施胰腺动脉期增强扫描、胰腺静脉期增强扫描、胰腺延迟期增强扫描,指导患者在吸气状态下屏气扫描,结束后将获取的图像资料传至后台,实施平面图像重建,进行后技术处理。

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产自徐州美康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对患者进行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结合其声像图像,对结果加以判断。

1.3 观察指标

(1)两种诊断方式对胰腺癌的分期诊断价值,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其中分期过低指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分期过高指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2)两种诊断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3)两种诊断方式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及误诊率。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漏诊率=假阴性/(真阳性+假阴性)×100%;误诊率=阳性检测成阴性或阴性检测成阳性/总例数×100%。(4)不同胰腺疾病多期扫描CT值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系统,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率(%)行卡方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多排螺旋CT检查技术其对胰腺癌的分期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方法,分期过低及分期过高率显著低于超声检查方法(P<0.05),见表1。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n(%)]

2.2 两种诊断方式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

多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8.57%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的81.43%(χ2=11.429,P=0.001<0.05),见表2。

表2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正确率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2.3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比较

与超声检查比较,多排螺旋CT检查方式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误诊率及漏诊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比较[%(n/m)]

2.4 不同胰腺疾病多期扫描CT值比较

胰腺癌患者不同时期CT值显著高于胰腺炎患者(P<0.05),见表4。

表4 不同胰腺疾病多期扫描CT值比较(±s,HU)

表4 不同胰腺疾病多期扫描CT值比较(±s,HU)

疾病类型 例数 动脉期 实质期 静脉期胰腺癌 55105.34±12.1153.56±10.2349.23±15.23胰腺炎 1572.34±18.4442.23±8.3426.77±8.56 t 8.2963.9415.462 P<0.05 <0.05 <0.05

3 讨论

生活环境的改变及生活习惯的变化,再加上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类健康水平在持续下降,导致各种恶性疾病发病率得以提升,胰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且五年生存率低,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患者常见黄疸、纳差及腹痛等临床症状,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易于消化道疾病混淆,进而出现漏诊的情况[3]。手术是胰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早期对疾病加以诊断,能提升手术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升,进而降低胰腺癌复发的概率[4]。可见,尽早对疾病加以诊断,对其后续治疗及生存率的提高有着显著意义。这是目前影像学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临床常用的诊断工具中,超声检查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小,但其受技术因素的影响,检查准确度受到影响,且该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受腹部脂肪的干扰。多排螺旋CT能检查胰腺周围血管受损情况,不仅检查速度快,还能仔细分辨出微小结构及病灶,对病灶组织进行定位及定性[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多排螺旋CT检查技术其对胰腺癌的分期准确率、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超声检查技术,且多排螺旋CT检查技术的误诊率及漏诊率低于超声检查技术,提示多排螺旋CT检查技术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较高,便于判断手术可切除性,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由于胰腺组织血液供应丰富,胰腺癌多数血液供应较少,采用CT增强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并诊断胰腺癌,并及时对疾病做出分期。有研究[6]显示,发现正常胰腺组织与胰腺癌组织在密度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动脉期,采用多期增强扫描,行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等三期扫描,动脉期可评估胰腺周围动脉受侵犯程度;静脉期可评估胰腺周围静脉受侵犯程度;实质期可评估患者病灶有无远处转移。采用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可全面显示肿瘤及胰腺周围血管情况,了解周围有无血管侵犯情况,对胰腺癌的术前分期提供可靠依据[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胰腺癌患者不同时期CT值显著高于胰腺炎患者,从以上数据可知,肿瘤组织的强化在实质期表现突出,便于医生早期发现及诊断疾病,而肿瘤边缘的界限在胰腺实质期较为明显,和另外两个期比较,区别较大。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技术用于诊断胰腺癌价值显著,可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胰腺癌胰腺螺旋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原癌基因Pim-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