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在卵巢囊肿蒂扭转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21-09-15张若仙陈甜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重建术卵巢囊肿囊肿

张若仙,陈甜甜

(1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1400)(2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卵巢囊肿蒂扭转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的一种,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下腹部疼痛,发病急、病情重是该病的主要特点[1]。对于部分扭转较为严重的病患,需开展手术治疗,以免引发严重后果,危及病患生命安全。而早期明确诊断则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在改善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以往临床上多采用B超检查,但该诊断方式容易受积液、肠道胀气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对蒂扭转情况进行显示,从而难以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2]。CT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促使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逐步应用到该病的诊断中,其在提升诊断准确率、清晰显示病灶方面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鉴于此,本次研究就以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为例,对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0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49岁,平均(36.3±3.0)岁;患者下腹部疼痛时间最短1d,最长3d,平均(1.8±0.3)d,症状表现:其中30例患者在劳动后突发下腹疼痛,15例患者伴有持续性下腹疼痛感,10例患者伴伴有阵发性下腹疼痛感,5例患者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症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伴有一定程度的下腹部疼痛症状;②患者经B超检查均可见盆腔囊性包块;③患者知晓本研究内容,经过深思熟虑同意参与研究;④患者精神及意识状态良好,能够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合并有精神疾病或者意识障碍不能配合研究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不愿参与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本组60例患者均行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检查,检查前患者均口服800~1000 mL温水,检查仪器选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OMATOM Emotion 16排螺旋CT机;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设置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管电流40 mA,螺距1.375:1,层厚5.0 mm,设置扫描时间为15.45 s,床速设置为27.50 mm/r,间隔为5.0 mm,扫描范围从耻骨联合下缘向上至全部病灶。扫描时应叮嘱患者屏气,以避免伪影的影响。然后再行增强扫描,行原始数据重建,设置层厚2 mm、间隔1 mm,同时向Toshiba SG102工作站上传重建后的数据,开展多平面重建处理,同时以病灶位置为依据适当调整角度,对囊肿情况进行清晰观察,包括囊肿位置与大小、盆腔积液情况、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扭转部位等等。

1.4 观察指标

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对病灶情况的显示,包括病灶部位和形态、蒂扭转情况、囊壁情况、囊内密度、盆腔疾病、和周围组织关系等。对于多病灶病患取最大囊和最高密度的病灶进行测定。测量时以最长短径为半径,以病灶最长短径中点为圆心做圆,测量CT值,以5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最终测量结果。此外,对病灶囊壁厚度、直径情况进行统计,并将检测结果和术后病理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s)表示定量资料,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分析

2.1.1 病理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组织活检显示,39例患者为右侧蒂扭转,21例患者为左侧蒂扭转;且60例患者中共31例患者伴有同侧输卵管扭转现象。卵巢囊肿扭转角度最小为180°,最大为900°,平均为(565.9±39.2)°。其中40例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囊壁和输卵管出血性坏死现象,且输卵管腔内伴有凝血块;14例患者可见囊肿和前腹壁粘连现象;10例患者可见输卵管及囊壁间质充血水肿现象;5例患者可见囊内出血或囊肿破裂现象。

2.1.2 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结果 经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诊断共检出51例阳性患者,检出率为85.0%(51/60)。经该方式检查显示本组60例患者均可见盆腹腔内囊性肿块,肿块直径经CT测定值最短为3.8 cm,最长为9.6 cm,平均(5.3±0.4)cm。且经CT检查可见囊肿蒂扭转部位呈不规则实性肿块或绳索状,且肿块密度不一,伴有出血现象的部位密度明显升高。同时囊壁出现增厚现象,厚度最小2 mm,最大15 mm,平均(8.3±1.6)mm。经增强扫描可见本组60例患者中16例患者囊实性肿块强化降低,腹盆腔积液检查结果显示,18例患者积液部位在囊肿边缘,12例患者积液部位在子宫直肠窝,经手术证实均为血性积液。

2.2 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

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检查与病理结果在病灶囊壁厚度、直径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s)

表1 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s)

检查方法 例数 直径/cm 囊壁厚度/mm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 605.3±0.48.3±1.6病理检查 605.2±0.58.0±1.3 t 1.2101.127 P 0.1140.131

3 讨论

卵巢囊肿蒂扭转为临床常见疾病,病患多为育龄期女性,其发生率占据了全部卵巢肿瘤的10%左右,且多为良性肿瘤,尤其是在重体力劳作、剧烈运动后,蒂扭转的发生风险更高[3-4]。发病后患者多伴有明显疼痛感,若治疗不及时,还可能会因输卵管血管障碍而引发输卵管充血水肿,同时还可能会导致输卵管、卵巢缺血、坏死现象,是威胁女性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5]。及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是改善该病患者预后的关键。

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在该病患者的诊断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能够对盆腔囊性包块情况进行显示,但在卵巢囊肿蒂扭转确诊方面则难以发挥积极作用[6]。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CT扫描后开展图像三维重建能够对病灶情况进行清晰的显示,可为卵巢囊肿蒂扭转诊断提供有效参考,故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且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结合薄层重建还可实现多平面重建处理,从而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重建图像,有利于获取最佳的旋转角度,更好地对卵巢囊肿扭转蒂部情况进行观察。卵巢囊肿壁非常薄,以往采用的常规检查方法对其变化情况的显示较为模糊,且蒂扭转现象的发生还可能会引发静脉回流阻塞,从而造成囊壁水肿、淤血,使得卵巢囊肿壁增厚,且距离蒂部越近,囊壁受力越明显,囊壁肿胀、增厚现象越明显[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60例患者均确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而术前经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检查显示本组60例患者卵巢囊肿蒂扭转阳性率为85.0%;且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检查与病理检查在病灶囊壁厚度、直径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经螺旋 CT 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显示,囊肿蒂扭转部位可见出血部位密度不均匀增高现象,并可对患者盆腔囊肿表面或子宫直肠窝积液情况进行清晰显示,提示该诊断方式可为临床上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提供参考。

总而言之,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术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可清晰显示卵巢囊肿蒂扭转情况与积液情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重建术卵巢囊肿囊肿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