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振幅fMRI在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9-15吴伟斌上官文博傅礼洪陈文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额叶静息振幅

吴伟斌,上官文博,傅礼洪,黄 炜,陈文胜

(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 广东 佛山 528000)

在临床医学中,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较为典型的一种疾病,临床病因不明,因此在临床上针对精神分裂症疾病主要是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根据其临床表现和疾病所处的病期和预后进行分类[1]。有研究显示[2],精神分裂症的形成是由多种社会心理学因素造成的,常见的有患者不良的生活事件、经济状况、病期性格等这些均是引发该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精神分裂症疾病的发展较为缓慢,患者发病的症状也存在差异性,一般会造成患者出现感觉、情感、思维和行为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由于患者的精神活动出现异常,加之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疾病会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这就造成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出现异常[3]。临床上对脑功能的状态常采用静息状态下进行低频振幅fMRI才能进行明确的诊断[4]。本次研究就着重观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进行低频振幅fMRI对其脑功能活性的评价,分析低频振幅f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本次收纳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3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研究组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17.56±2.73)岁,均未服用过抗精神药治疗。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18.31±2.56)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研究组患者均经过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确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而纳入的对照组健康者均不具有精神病家族史;②纳入患者均具有清醒独立的自我意识,能够自愿签署参与研究的知情同意书;③研究组患者参与研究前均未接受过临床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患有神经系统性疾病的患者;②存在过往躯体疾病史和进行过开颅手术的患者;③存在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纳入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及30例健康者均采用低频振幅fMRI仪器进行脑功能活性的测定,检查方法如下:按照随机性顺序对本次研究的60例观察对象进行影像学检查,检查的仪器为GE超导磁共振设备(Signa Pioneer 3.0T),其中解剖图像结果采用的是高分辨率结构像,该序列参数为:翻转角9°、视野为256 mm×256 mm、矩阵为256×256、层数为176、层厚为1 mm、无层距、重复时间为8.6 ms、回波时间为3.3 ms;对上述序列扫描完成后再采用BOLD fMRI扫描,该序列参数为:翻转角90°、视野为240 mm×240 mm、矩阵为64×64、层数为36、层厚为4 mm、无层距、扫描时间为8 min、重复时间为2000 ms、回波时间为30 ms。在检查前,检查技术员需要叮嘱患者保持静息状态,检查时平静呼吸,闭上眼睛采取仰卧姿势躺在检查床上,尽量放空思想。对于扫描的影像结果由三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生进行诊断,确定ALFF的数值[5]。

随后根据测定的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脑功能差异性,主要是对患者的后扣带回、额叶及楔前叶的ALFF值进行分析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从本次研究测定的图像(图1)结果中发现,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双侧后扣带回、额叶及楔前叶为中心的脑区域ALFF值均具有上升,且研究组患者的脑区域ALFF值上升的脑区域范围显著更大(P<0.05);研究组患者的脑区域ALFF值于双侧楔前叶、右侧扣带回、右侧额叶、双侧枕叶和右侧顶叶等区域的数值较参照组的脑区域ALFF值相比均显著上升,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脑区域ALFF值于胼胝体压部、左侧额叶与左侧后扣带回等区域的数值较参照组的脑区域ALFF值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见表1、表2。

图1 两组患者的脑区域图像

表1 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的两组患者的脑区ALFF增高值

表2 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的两组患者的脑区ALFF下降值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发育出现障碍引起的精神疾病,这类的疾病的起病率、复发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患者在发病后常会出现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变化[6]。有研究表明[7],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积极接受治疗,部分精神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精神状态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尤其是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防止患者的病情发生发作,能够有效地避免和减轻患者对社会功能的损害,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不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脑功能。随着现代社会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院的影像技术也得到了长足有效的发展。在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功能活性的诊断中常采用低频振幅fMRI仪器进行测定,这主要是由于该仪器的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对患者的影响较小,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

静息状态下进行低频振幅fMRI能够对脑默认活动网络(DMN)区域进行明确的诊断,这主要是由于在静息状态下患者只需凝神屏息地放松身心,而这时人的脑部有80%的能量会参与到神经元信号和谷氨酸盐的处理循环中,这一时候患者的大脑功能具有显现的活动性,同时该状态下由于患者的脑部清醒区域的耗氧量和供氧量的比例一致,使得DMN区域的活动性下降,并且在不同的病变区域下负激活状态下也具有差异性,从而更加进一步地说明DMN区域的活动能力比正常人的活动能力低。因此,临床上可以依据静息状态下影像仪器对脑功能的活性进行判断。从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来看,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双侧后扣带回、额叶及楔前叶为中心的脑区域ALFF值均显著上升,而研究组患者的脑区域ALFF值于胼胝体压部、左侧额叶与左侧后扣带回等区域的数值较参照组的脑区域ALFF值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表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能够有效的对其脑部活性进行明确的诊断,从而能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进行低频振幅fMRI对其脑功能活性的评价具有良好的评估性,能够为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提供参考性,从而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依据。

猜你喜欢

额叶静息振幅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额叶皮层退行性萎缩的高分辨率磁共振研究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大脑的巅峰时刻
沪市十大振幅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
人胚胎早期大脑额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神经元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