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头坏死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2021-09-15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股骨头骨髓积液

李 旭

(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甘肃 张掖 734000)

股骨头坏死发病人群以青年人为主,后期出现髋部及下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医学界认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分期、股骨头形态学对于指导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2]。通过实践观察,部分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不稳定(软骨下骨折或塌陷),可见MRI脂肪抑制像下低信号带,提示二者之间存在联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7例股骨头坏死(106髋)患者。其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42~69岁,平均(53.62±6.89)岁,激素性31例,酒精性20例,创伤性10例,特发性6例;左侧17例,右侧11例,双侧39例;ARCO分期:Ⅱ期57髋,Ⅲ期49髋,按MRI脂肪抑制像分低信号组42髋和非低信号组64髋。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20)》中股骨头坏死诊断[3],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者;②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②四肢骨折或有手术史者;③有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骨恶性病变者。

1.2 方法

1.2.1 影像学检查 参照影像学检查标准,包括髋关节正位和蛙式位X线、髋部CT、髋部MRI等。采用GE1.5T BRIVO 355MRI扫描仪扫描,采用标准体部线圈,观察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和骨髓水肿;通过髋关节CT观察软骨下骨折情况;通过髋关节X线观察股骨头塌陷情况。

1.2.2 观察指标 ①面部疼痛表情分4个等级:0级(无痛),1级(疼痛轻微,静卧可缓解),2级(疼痛中等,静卧无法缓解,需服药),3级(疼痛明显,难以忍受,服药未缓解)。②骨髓水肿的病变区域分4个等级:0级(无水肿),1级(股骨头区水肿),2级(股骨头及股骨颈水肿),3级(股骨头至粗隆下水肿)。③X线确定股骨头中心点测量,0级(无塌陷),1级(轻度<2 mm),2级(中度2~4 mm),3级(重度>4 mm)。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67例(106髋)患者中低信号42髋,软骨下骨折37例,疼痛症状42例,骨髓水肿35例,股骨头塌陷30例,关节积液46例。Ⅱ期57髋中低信号12髋,软骨下骨折16例,疼痛症状14例,骨髓水肿13例,股骨头塌陷11例,关节积液21例;Ⅲ期49髋中低信号30髋,软骨下骨折21例,疼痛症状28例,骨髓水肿22例,股骨头塌陷19例,关节积液25例,不同ARCO分期低信号、疼痛症状、骨髓水肿、股骨头塌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7.774、11.692、5.814、4.926,P<0.05)。

2.2 不同信号影像学

表1可见,低信号组软骨下骨折、关节积液的发生率(69.05%、73.81%)高于非低信号组(12.50%、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信号软骨下骨折和关节积液[n(%)]

表2、3、4可见,低信号组疼痛、骨髓水肿和股骨头塌陷的发生率(69.05%、59.52%、54.76%)显著高于非低信号组(20.31%、15.63%、10.94%),且疼痛、骨髓水肿和股骨头塌陷的严重程度显著高于非低信号组(P<0.05)。

表2 不同信号疼痛程度[n(%)]

表3 不同信号骨髓水肿程度[n(%)]

表4 不同信号股骨头塌陷程度[n(%)]

2.3 相关性分析

表5可见,Spearman相关提示软骨下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折、关节积液、疼痛、骨髓水肿、股骨头塌陷呈显著正相关(P<0.05)。

表5 软骨下低信号与各个指标的相关性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长期饮酒、激素滥用史、创伤有关,若股骨头的结构发生改变如骨折、塌陷,会引起髋部功能障碍[4]。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及鉴别骨关节疾病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我国医学影像技术发展,X线、CT或MRI提供详细且清晰的病理及影像表现,不论骨质疏松、骨折,还是关节软骨和形态在影像学上有明确表现,成为最常用的参考指标[5]。有学者发现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折、塌陷有一定联系,为临床正确评估提供了思路。

实际中股骨头坏死的病理表现多种多样,当股骨头坏死达一定程度,在坏死吸收-反应性修复过程中,引发软骨下骨折或塌陷、关节积液,这是一个渐进恶化的病理过程。有研究表明股骨头内不稳定(骨折或塌陷)是股骨头坏死病理变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因素。软骨下骨折或塌陷表明软骨下骨板的力学性能失效,需要及时采取手术;若无软骨下骨折或塌陷的风险,可暂时行非手术保髋治疗。ARCO分期是评估股骨头坏死程度的重要依据,Ⅰ期患者多建议采用保守治疗,Ⅳ期患者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Ⅱ、Ⅲ期是保髋治疗的重要时期,其治疗方案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次发现Ⅱ和Ⅲ期低信号、疼痛症状、骨髓水肿、股骨头塌陷有差异,均表明Ⅲ期患者的股骨头内不稳定的风险更高,临床上不可盲目决定,需更加谨慎对待,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软骨下骨折早期阶段放射学变化并不明显,部分股骨头坏死T1加权磁共振成像中低信号带,组织学上与骨折线和相关的骨折修复组织对应。我院观察到股骨头坏死患者发病早期X线上股骨头并无异常,发病4周后MRI图像可看到弥漫性骨髓水肿,T1加权成像上的信号强度低。有学者认为一旦怀疑软骨下骨折或塌陷,立即进行MRI检查,其特征性MRI表现为T1加权成像低信号带改变,呈不规则、断开的状态[6]。有研究比较患者的影像与病理特征,发现骨髓水肿与软骨下骨折、塌陷伴随出现,表明骨髓水肿与软骨下骨折、塌陷有联系,骨髓水肿预示着股骨头不稳定(骨折或塌陷)。有学者观察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其稳定性比骨髓水肿更优,且股骨头组织标本提示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骨折线对应。本次发现低信号组出现软骨下骨折、骨髓水肿、股骨头塌陷的概率更高,相关分析提示软骨下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折、骨髓水肿、股骨头塌陷呈正相关,说明股骨头坏死MRI脂肪抑制像软骨下低信号带与软骨下骨折、塌陷、骨髓水肿相关。

猜你喜欢

股骨头骨髓积液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赞美骨髓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