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纤维内镜与CT多平面重建(MPR)检查价值的比较

2021-09-15侯云峰黄代翔陈林林张国军陈晓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6期
关键词:偏曲鼻甲鼻中隔

侯云峰,黄代翔,陈林林,张国军,陈晓红,何 琳

(1重庆市巴南区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0056)(2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放射科 重庆 401320)(3重庆市巴南区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重庆 400056)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造成极大困扰[1]。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最佳为鼻内镜引导下手术,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好等优点[2]。术后随访以鼻纤维内镜检查为主[3],但存在疼痛、出血及不适等缺点,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痛苦,甚至影响疾病的康复。多层螺旋CT具有成像快、耗时少、图形清晰、可多平面重建成像并能模拟鼻窦解剖等优点[4],而有关CT检查用于鼻窦炎术后随诊的报道并不多见,现在我们将鼻窦CT多平面重建检查与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重庆市巴南区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经手术治疗、电话及走访证实的慢性鼻窦炎患者52例纳入本次研究,均告知患者本次研究的目的,全部患者均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13~82岁,平均年龄为(47.58±7.74)岁,双侧上颌窦炎16例、双侧上颌窦加筛窦炎13例、全组鼻窦炎10例,鼻中隔偏曲7例、鼻息肉3例、鼻甲肥厚3例。

1.2 随访复查及分析

为研究方便,人为规定术后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规定患者于术后半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术后复查,同时进行鼻纤维内镜采以及鼻窦CT多平面重建(MPR)检查,二者检查时间在一天内完成。分析患者术后鼻甲、鼻中隔、各组鼻窦窦腔情况及息肉复发情况,调查患者对两项检查的舒适度[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表示方法为率(%),组间差异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鼻窦CT诊断显示双侧上颌窦炎16例、双侧上颌窦加筛窦炎13例、全组鼻窦炎10例,鼻中隔偏曲7例、鼻息肉3例、鼻甲肥厚3例,与鼻内镜诊断符合率为100%[6]。

2.2 术后半个月~12个月鼻内镜及CT重建对比分析

术后半个月~12个月鼻内镜与鼻窦CT重建诊断鼻甲肥厚、鼻中隔偏曲、鼻窦息肉完全吻合,鼻窦CT重建术后半个月~12个月观察窦腔略高于鼻内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CT重建无检查疼痛及出血发生,与鼻内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半月~12个月鼻内镜及CT重建对比分析(例)

2.3 鼻内镜及CT多平面重建检查图对比

典型病理诊断,病例1:鼻内镜显示左中鼻道息肉,CT重建同样发现左中鼻道息肉,还能显示鼻中隔偏曲及左侧上颌窦炎症;病例2:鼻内镜显示鼻中隔偏曲,CT重建除了能显示鼻中隔偏曲外,还能显示左下鼻甲肥厚及双上颌窦炎症;病例3:鼻内镜和CT重建均显示左侧下鼻甲肥厚;病例4:鼻内镜显示左下鼻道狭窄、下鼻甲肥厚,CT重建除了发现左下鼻道狭窄、下鼻甲肥厚外,还能发现双侧上颌窦炎症。见图1~图4。

图1 54岁男患者鼻内镜及CT图像

图2 33岁男患者鼻内镜及CT图像

图3 32岁男患者鼻内镜及CT图像

图4 68岁女患者鼻内镜及CT图像

2.4 问卷调查结果

对52例病患进行鼻纤维内镜以及鼻窦CT多平面重建(MPR)的检查舒适度进行调查,鼻纤维内镜检查27例患者出现疼痛不适及出血等反应,其中5例患者拒绝再次行鼻内镜检查。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5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术后随访,比较鼻内镜检查及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结果,发现鼻窦CT多平面重建检查除了能发现鼻内镜显示的继发改变外,还可以发现鼻腔等炎症性病变,而鼻内镜对这些病变通常显示困难[3,7-8]。所以推荐鼻窦CT多平面重建检查作为慢性鼻窦炎鼻术后复诊的首选检查方式。

鼻窦CT多平面重建检查结果准确性、鼻甲肥厚及鼻中隔偏曲及息肉诊断符合率达到100%,对各个鼻窦腔显示明显优于鼻内镜检查。从患者耐受度观察,也发现鼻内镜检查对操作者要求较高,而且导致患者疼痛及出血等不适较为明显,特别是早期术后病人,会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依从性,甚至影响诊疗效果。而CT具有无疼痛、成像快且质量清晰、对软组织及骨质结构分辨率高等优点,避免了患者术后因检查再次疼痛、出血等不适,可明显提升满意度,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此外,鼻窦CT多平面重建检查还能弥补鼻内镜无法探查额窦、筛窦、蝶窦的盲区,通过重建技术,可以良好显示鼻窦、鼻道解剖结构,明显地提升了术后评估的准确性,使后续治疗更加合理化。另外,鼻窦CT多平面重建检查前无需特别准备,避免了患者因鼻内镜检查前所使用的局部麻醉药品可能所致的过敏及血管痉挛性头痛,降低了医疗风险。由此可见,CT多平面重建检查,可以作为替代慢性鼻窦炎术后随诊首选检查方法[9-10]。

猜你喜欢

偏曲鼻甲鼻中隔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
中鼻甲的处理在鼻内窦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Medpor联合鼻中隔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