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复发率的相关性研究

2021-09-14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颈动脉脑梗死发生率

丘 宇

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 530003

在我国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导致人们致残甚至死亡的重要疾病类型,且在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呈递增趋势,而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大多为脑梗死[1]。脑梗死属于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疾病患者大多伴有较多的不同程度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复发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发群体,动脉粥样硬化也是诱发该疾病的重要因素[2]。另外,经临床实践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成为脑梗死患者发病的新型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紧密相关[3]。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高血压患者中大部分均伴有Hcy水平升高的情况,该情况也被称为H型高血压,且其发病率呈迅速递增趋势[4]。本研究经过对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病情复发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因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来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半胱氨酸水平分为研究组(H型高血压脑梗死,61例)与对照组(非H型高血压脑梗死,49例)。研究组中男37例,女24例,年龄37~78岁,平均(58.0±7.1)岁,高血压病程1~9年,平均(4.5±0.4)年。对照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35~79岁,平均(57.8±6.9)岁,高血压病程2~10年,平均(4.6±0.3)年。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有关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5];②研究组患者Hcy指标均高于10 µmol/L;③两组患者均具备较为完整的临床资料,且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心、肺、肾等功能器官严重障碍者;②存在严重感染性以及免疫性疾病者;③属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④由于血流动力学、心房颤动以及血管炎等导致的脑梗死患者;⑤伴有精神类疾病无法有效配合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血清指标检测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抽取3 ml的空腹静脉血,经离心后取其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医疗有限公司,型号:BS-330)并利用酶法检测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 酰 甘 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并采用Hcy检测仪(美国公司,型号:AXSYM)并利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其血清Hcy水平,其各指标的正常参考标准。TC:2.9~6.0 mmol/L;TG:0.45~1.69 mmol/L;HDL-C,男性1.16~1.42 mmol/L,女性1.29~1.55 mmol/L;LDL-C:2.07~3.37 mmol/L。

1.2.2 超声检查 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DC-2S)对两组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查,其探头频率为7.5 MHz,叮嘱患者仰卧位,使其颈部能够充分暴露,对其颈总动脉的分叉部以及距其10、20 mm位置进行检测,检测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情况。

1.2.3 两组患者治疗方法 具体为:口服马来酸依那利普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933),10 mg/次,1次/d,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其指标主要包含TC、TG、LDL-C、HDL-C;比较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与Hcy水平,其中Hcy正常范围为:5~15 mmol/L;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病情复发情况,其诊断标准为:经核磁共振或者CT检查证实存在一个以上的陈旧性缺血性病灶则为复发性脑梗死。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TC、TG、LDL-C以及HD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

2.2 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及Hcy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及Hcy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以及Hcy水平比较

2.3 两组脑梗死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复发性脑梗死例数13例,发生率为26.5%,研究组复发性脑梗死例数为27例,发生率为44.3%,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脑梗死复发率较高(χ2=4.319,P<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中,缺血性脑卒中又被称为脑梗死,在全部脑卒中疾病中的占比较高,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从而引发的脑部病变情况[5]。脑梗死的危害较为严重,其中以腔隙性脑梗死情况较为常见,头晕、四肢乏力以及起病较急等均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6]。脑梗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相对较高的特点,部分患者极易出现反复性脑梗死,且其病情伴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而加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7]。临床中认为,过度降压、饮食习惯不良以及情绪不稳等均可能导致脑梗死情况出现。

近年研究显示,H型高血压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的危险因素,尤其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更加危险[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以及Hcy水平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脑梗死复发率较高(P<0.05)。由此可见,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复发情况紧密相关,因此,对H型高血压进行合理对症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及预防脑梗死复发情况出现,利于患者预后。该研究与张填等[15]学者的研究内容相符。在人体内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半胱氨酸以及蛋氨酸在代谢期间重要的中间产物,经研究显示,当高血压患者体内的半胱氨酸水平高于10 µmol/L时则被称为H型高血压,维生素B、叶酸、高蛋氨酸饮食以及遗传等因素均可能导致Hcy水平升高[9-10]。对于高Hcy患者而言,其自觉症状并不显著,但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肝硬化、糖尿病以及外周血管等疾病类型均与该指标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出现,是指冠状动脉阻塞、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情况出现,进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不利影响[11-12]。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Hcy的主要诱发机制为:Hcy会对机体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致使细胞死亡并在血管内形成硬化性斑块;Hcy还可能诱发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繁殖增生,进而导致血管结构发生改变,引发机体的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出现紊乱情况,最终引发血栓形成[13-14]。由此可见,当脑梗死患者具备血流质与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等情况,且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则会导致其出现病情复发情况,H型高血压由于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高血压的双重作用,从而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提升[15]。因此,当患者存在脑梗死情况时应密切关注其Hcy水平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维生素、叶酸等的补充以及增加动物蛋白摄入等使得机体内的Hcy水平显著降低,进而降低脑梗死病情复发情况出现。但本研究由于选取病例数与随访时间等的限制,使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后期的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增加病例数,延长样本随访时间及多中心研究等方法提升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以便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综上所述,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颈动脉脑梗死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