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评价

2021-09-14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重症

田 莉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蚌埠 233000

ICU重症患者通常难以自主呼吸,需予以机械通气,保证器官供氧,预防缺氧性坏死,维持患者的生命,使其病情可逐渐好转[1]。机械通气期间,受口腔环境差、胃内容物反流、导管护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较高,如未预防,可导致住ICU时间延长,且会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2]。发生该并发症后,患者的治疗成本将极大提升,撤机时间也将有所延长。针对患者所实施的常规护理,具有针对性以及完善度差的缺陷。有研究指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3]。本研究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4例ICU重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42)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1.26±3.45)岁,疾病类型:颅脑损伤20例、脑梗死21例,其他1例。对照组(n=42)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50±3.88)岁,疾病类型:颅脑损伤21例、脑梗死20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住ICU患者;②自愿参与研究,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参与护理时均初入ICU;④参与护理时无呼吸系统疾病。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护理;②恶性肿瘤(所有伴有恶性肿瘤患者均排除);③意识及精神异常;④已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⑤中途退出研究;⑥老年人(≥60岁);⑦儿童(≤12岁)。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士应加强皮肤护理,避免长期卧床,诱发压疮。患者呼吸机与皮肤接触的部位,应做好防护措施,提升舒适度[4]。护士应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绝望、恐惧心理[5]。应保证ICU环境良好,温度与湿度适宜,房间舒适温暖,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针对无意识异常者,应予以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依从性[6]。另外,还需遵医嘱给药,严密监测病情,促使疾病好转。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旨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①气道:护士应严密监测气道情况,定期检查插管深度与气囊压力,预防漏气,降低误吸率,实现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患者呼吸机内冷凝水需及时倾倒,补足湿化灌湿化水,预防肺炎。护士可按需吸痰,吸痰期间,应保证无菌,避免痰液堵塞呼吸道,诱发肺炎。针对建立人工气道者,可考虑气道湿化,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同时预防气道损伤,提升患者舒适度[7]。②口腔:机械通气期间,患者无法进食,长此以往,口腔可出现干燥、溃疡等现象,且如内部细菌滋生,也可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风险[8]。对此,护士应每日采用漱口液,为患者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湿润清洁,同时可采用棉签蘸水,湿润双唇,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基础上,提升患者舒适度[9]。③环境:护士应保证ICU内环境清洁,空气应定期消毒,降低微生物浓度。应限制外部人员进入ICU,患者的痰液等分泌物,需及时处理清除。④体位:护士可将患者床头抬高30°左右,预防胃内容物反流,降低误吸率。另外,还需适当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提升舒适度。⑤健康教育:护士应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危害,以及相关因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在病情好转时,加强自我干预,与护士配合,对并发症进行预防,从而及早撤机,缩短住ICU时间与住院时间。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的血气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康复情况,包括撤机、住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满意度,满意度为患者对整个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由患者根据自身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主观进行评价,共0~10分,0分代表非常不满意,10分代表非常满意,6分及以上视为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护理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PaO2、PaCO2、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aO2、PaCO2、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撤机、住ICU、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s,d)

?

2.3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ICU重症患者机体免疫力低,缺乏自我护理能力,各类并发症发生率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1]。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ICU环境不良、口腔细菌滋生、未落实无菌操作、痰液分泌量大,以及胃内容物反流导致误吸等因素有关[12]。常规护理模式,可有效实现对压疮的预防,且可提升患者舒适度,并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治疗心态,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则存在一定不足[13]。本研究发现,实施常规护理后,患者PaO2、PaCO2、RR与护理前相比,患者的血气指标有所改善,撤机以及住ICU时间有所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1.43%、满意度为73.81%,提示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满意度低。

为进一步预防并发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本院尝试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该护理模式下,包括气道、口腔、环境及体位护理等内容[14]。各项内容中,通过调节气囊压力,及时添加湿化水,倾倒冷凝水,以及吸痰等方式,实施气道护理,可预防痰液堵塞呼吸道,确保可及时排出,且有助于减少误吸,提高护理安全性。实施口腔护理,可保证口腔清洁,减少溃疡、干燥等风险,并可减少口腔内微生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实施环境护理,可保证ICU内空气微生物浓度达标,预防医院感染,另外,还可保证患者能够具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这对其病情的好转,具有积极意义。实施体位护理,优势在于能够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对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知识掌握度得到提升,并自行与护士配合,对并发症进行预防,保证疾病治疗安全,改善自身预后。本研究发现,实施上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PaO2、PaCO2、RR与常规护理比较,血气指标改善幅度更大,撤机、住ICU、住院时间更短,与常规护理比较,康复速度更快。本研究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满意度与常规护理比较,并发症更少,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楠楠等[15]研究中选择ICU重症患者作为样本,观察了护士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该学者重点实施了口腔护理,在此基础上,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自25%降至3%,研究结果与本研究基本一致。说明本院所实施的干预方法,具有可行性,具有推广价值,临床可根据ICU重症患者的病情以及需求,对其进行应用,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血气指标,缩短撤机时间,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提升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重症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