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青光眼手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21-09-14杨雪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延续性青光眼情况

杨雪梅

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眼科,湖北潜江 433100

青光眼作为一种视觉神经损害的慢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由于病理性的眼部压力升高,其发病特征为视神经损害、视野的缺损和缩小[1]。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所属病因不同,临床诊断分为:原发性开角型、原发性闭角型以及继发性[2]。目前,延续性护理在此病症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进一步延长病程护理周期,有效规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强术后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3]。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青光眼手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8年1月 至2020年6月 我 院 收 治的90例接受青光眼手术的患者(均为原发性闭角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60~75岁,平均(68.21±4.30)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71±0.93)年。研究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60~74岁,平均(67.13±4.20)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71±0.93)年。纳入标准:①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诊断(ISGEO分类系统)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②两组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且符合介入治疗适应证,患者均可耐受;③患者意识清楚,自愿签署本调查知情同意书,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可接受心理干预以及随访。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凝血异常或入院资料不全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认知功能障碍或伴有脑出血者;③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④合并继发性、外伤性一类的青光眼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具体操作方式:

1.2.1 常规手术护理 以健康宣教为主要方式向患者讲授术后治疗常识和注意事项;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前房出血、前房形成延迟、视神经萎缩、血管形成性疼痛)时,采取针对性举措进行护理。告知患者采取正确的眼部护理方法(自测眼压、滴眼药水法)。

1.2.2 延续性护理模式 在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模式。①针对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情况进行分类,建立护理干预小组。组内成员:主治医生一名、主任护师/主管护师一名、护士两至三名(如患者术后情况较为危急或术后并发症突发频发可酌情调配医护分配资源)。②确立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档案(临床诊断情况、入院/出院时间、家庭地址、经济情况),避免档案同一化,应根据患者个人病情发展情况及时跟进。③依据患者档案中所记录的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进行及时回访,对比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回访频次为出院1~2个月内1次/周,2个月之后可为1~2次/个月(2020年6月均已结束回访、完成研究)。④心理干预。鼓励患者在术后、出院时及时进行自我情绪梳理,正确看待自身疾病,加强痊愈信心。控制或减少患者与压力源进行接触,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前提下,介绍该疾病治愈,恢复良好的案例,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减轻压力。建立心理防线。提前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特点,治疗方案以及并发症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做好心理防线以防止患者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⑤引导患者正确发泄情绪,正确自我调节,并对患者的饮食及运动适当给予指导。监测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保持患者心情愉快。避免诱发因素,减缓疾病的进展速度。督促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包括合理饮食、用眼卫生、用药管理等方面,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提醒患者按时复诊,如有特殊情况可预约门诊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发展青光眼病自我管理问卷(GSMQ)评分情况,包括生活方式,服药依从、自我检测、求诊意识。该问卷由上海复旦大学编制而成,问卷包括3个维度,每个评估维度共有4~5个条目:为1~5分;该问卷总分范围:18~70分,评分越高代表该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5]。②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前房出血、前房形成延迟、视神经萎缩、血管形成性疼痛。③两组患者护理后视功功能和生存质量调查问卷(NEIVFQ-25)评分情况,包括日常活动、周边视野、感觉适应(明/暗适应)、立体觉。该问卷由美国眼科研究所编制而成,问卷包括12 个维度,每个评估维度共有2~3个条目,等级评分(Lirkert)范围取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代表该患者视觉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水平能力越高[6]。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SMQ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GS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GSMQ评分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方式、服药依从、自我检测、求诊意识等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SMQ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SMQ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出现前房出血、前房形成延迟、视神经萎缩、血管形成性疼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NEI-VFQ-25评分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日常活动、周边视野、感觉适应(明/暗适应)、立体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NEI-VFQ-25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NEI-VFQ-25评分情况比较(±s,分)

?

3 讨论

青光眼的常见病因是由于房水循坏障碍,进而导致的眼部压力增高。常见症状有:眼胀畏光、头痛流泪、视力锐减等[9]。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模式要求十分严苛,如不采取有效且针对的护理模式,患者的视觉功能会逐步减退、甚至出现失明[10-13]。为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对此延续性护理模式将及时跟进患者病情,做好及时评估,延长患者的护理周期,从治疗方式、长期药物服用、心理干预、问诊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控制和管理[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GS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GSMQ评分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方式、服药依从、自我检测、求诊意识等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增强患者的生活调适能力,丰富自我疾病医疗管理能力。研究组术后出现前房出血、前房形成延迟、视神经萎缩、血管形成性疼痛的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53.33%,且研究组护理后日常活动、周边视野、感觉适应(明/暗适应)、立体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建立患者健康信念和痊愈信心,提升患者在入院、出院阶段的自我管理认知概念,满足护理优质效力的发挥[15]。青光眼手术治疗易造成患者(老年群体)心理调适的失控,影响临床治疗的成效以及恢复效果,促使病情恶化或产生心理疾病。延续性护理模式侧重实施患者个体针对性心理指导,以完善回访跟进制度监控患者病情,提供持续且长期具有效力的帮助。为满足本研究,回访频次确立为出院1~2个月内1次/周,2个月之后可为1~2次/个月,时效较短,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相信随着后续的持续性深入调查,延续性护理模式将会完全帮助患者持续健康心理防御机制,树立良好遵医行为,提升总体疾病管理成效。

综上所述,针对青光眼患者手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增加日常生活能力和感觉适应能力,全面提升患者的视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青光眼情况
青光眼问答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特殊情况
我们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