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

2021-09-13徐明琴

考试周刊 2021年70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立德树人德育教育

徐明琴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特色非常明显,由于小学生此时的德育教育相对比较全面,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道理和德育教育的联系性非常明显,而且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是非常信服的,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因此,此时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和给学生渗透的德育教育观念需要经过反复地筛选和推敲,为学生提供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中恰当的德育教育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学生就会得到更多的教育内容,德育教育效果也就更好。文章致力于探究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有哪些内容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并分析和总结更多好的德育教育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态育人、立德树人教育机会,为同行提供更多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阶段;班主任;德育教育

一、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比较全面的,要求学生能够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效果。为了打造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教育环境,教师常常会推出很多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教师坚持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德育教育收获。教师坚持让德育教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的服务体系,从而能够让立德树人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且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二、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发展现状

(一)班主任工作事务繁忙,德育教育时间不足

小学班主任,由于每天的工作内容很多,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人,需要给学生提供生活类保障和学习类保障,能够给德育教育保留的时间不是很多,班主任每天的教育责任非常重大,导致德育教育的细节教育常常会出现不足的情况。如果强行挤出时间进行德育教育,不仅会给班主任教师的日常工作带来一定的负担,而且也会因为过多占用了学生的其他学习时间而让学生叫苦不迭。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任务过于繁重,导致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关注不足,也没有更多时间刻意搜集德育教育的素材,导致德育教育的内容不足。班主任总是希望能够借助更多可以和学习同步德育教育的活动,取得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二)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每个教师对德育的重要性均没有异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旧不能意识到德育教育是一个专门的话题。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德育渗透,就能够在“讲讲道理”的同时,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对小学生的德育约束和管理并没有成为教师的工作重心,导致教师不能给学生更多的德育教育应对准备,德育教育只靠教师时不时地灌输是不够的。通过上级教育部门对教师德育教育的检查情况反馈,部分班主任教师都缺乏对学生的主动德育教育意识,不能很好地加强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准备工作。事实证明,部分教师、甚至班主任教师在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案方面研究不多,其对于德育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性不够,导致部分班级、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着很大的欠缺,部分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知能力还是比较肤浅的。教师没有对德育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对德育教育的课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不足,所以在组织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仍旧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德育教育的实际规划性差

部分教师虽然已经开始对德育教育加以重视,但是部分教师还是没有一个比较系统化的德育教育方案。教师开始倾向于对“立德树人”进行教育渗透,但是这种教育渗透往往是单纯地依赖家校共育的教育思路,部分教师定期向家长推送关于德育教育的App内容、公众号课程、微课课件等,却没有对德育教育进行系统的教育教学渗透。所以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全靠自己领悟,部分家长会把手机直接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观看和感受,很少有教师和家长会对每个德育教育微课进行细致的讲解,教师对家长的德育教育成果不加监督,一切靠自觉。加上部分教师的工作更加倾向于教学内容,功利性比较强,所以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不足,与现代教育中的“生态育人、立德树人”理念背道而驰。学校对教师的德育教学效果考察过于表面化,导致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三、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基于立德树人的原则

(一)将立德树人融入班级管理概念之中

立德树人的教育正在不断地摸索之中,教师自动自觉地寻找在管理过程中的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让学生能够得到课堂管理层面的助力。教师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和教育的概念之中,就可以使学生处于一个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之内。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有很多机会接触学生,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班级教育和管理的全新思路,就能让学生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中总结做人的宗旨,纠正自己在思想中所犯的错误,逐渐改进自身,成为有德行、懂进退、知书达理的人。

教师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指导者,需不断增加对教学方式的认知,纠正自己在思想中的误区,让立德树人的新课程标准和班级管理思路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每个教师都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年龄发展的需求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积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维护学生的基本权益,并促进其全方位的发展。好的教师不会因为成绩就对学生过度定义,而是应该对每位学生都公正公平维护其權益,积极促进学生在德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实行分层教育,但是在德育教育时,教师不应该随意地把学生进行过度分类,而是应该针对学生德育教育和综合素质发展的短板,适当地弥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优点,既帮助其改变不足之处,同时又鼓励其德育的优势。欲有成就,先学做人,教师引导学生自觉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并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之上展开全部学习的过程。

(二)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班级管理的正确位置

对于每个教师来说,班级管理的职责都非常繁重,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思路,不断在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引导之下,尽快使德育工作建立健全完善德育教育的各项细节。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却不是完全相关,要注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之首,注重学校各类日程的安排,在拟定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同时确立特色教育目标,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谋划,从全校范围内为德育教育提供好的帮助。德育教育是多学科共同努力的教育,虽然由小学班主任引领,但是在拟定各类德育教育工作计划,发展规划特色活动和项目时,需要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配合与参与。德育教育能够让教师意识到教育工作的现在性,将德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把德育教育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才能够在学生出现德育教育难题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各类不同的齐抓共管工作流程,在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方面落实德育教育要求,使得德育理念发展全面落地。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立德树人德育教育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简析如何创建愉悦的小学语文课堂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