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探析

2021-09-10张向红

健康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心血管内科护理对策

张向红

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等等内容。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我们医院在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12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结合中医护理方式的不同对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中医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切实有效地落实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把握相对应的护理对策,以此有效规避各类不安全因素,合理处理相关问题,进而使患者的中医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防范相关风险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护理对策

引言

心血管科是专门为心血管疾病诊疗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可以诊治任何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还可以诊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晕厥等相关疾病类型,在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面临很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的护理管理环节要高度重视相应的影响因素和安全隐患,探究问题的根源,切实有效地落实风险防范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以此确保整个护理过程更安全可靠,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护理对策。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段是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是我医院在这个阶段内接收的12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患者中包括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龄范围在39岁之6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6.35岁。结合中医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有可比性。

1. 2方法

针对对照组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常规中医护理模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性病的中医中药护理,有针对性的实现按摩、针灸以及耳穴埋豆等相关操作,对于患者的卫生清洁进行有效维持,使病房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同时着重进行中药膳食方面的指导和干预,进行常规的运动和健康教育等等。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对照组基础之上的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首先构建相对应的安全防范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一名护士长和三名护士,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心血管内科的相关安全隐患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确保各个成员各司其职,充分明确相对应的管理任务和要求。其次,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对应的中医护理风险应对方案,在方案中要充分体现出各类不安全因素和相关的影响内容,结合具体情况使护理方案体现出应有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在方案中也要融入应急处理预案和风险应对机制等等,以此更有效的规避各类不安全因素,使整体的护理管理过程更加安全可靠。第三,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在实践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相对应的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严格按照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自身的职责要求有序进行安全防范管理。

1. 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P<0. 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6.67%(58/60)和1.67%(1/60),对照组分别为85%(51/60)和13.33%(8/60),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 。

3讨论

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这样能够进一步改善其焦虑、抑郁等相关情况,使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需要关注的是,在中医护理过程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例如,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和医院管理因素等等,极有可能导致患者面临极大的风险,对于其身体健康和护理效果造成巨大的危害。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在护理人员方面,要对其进行严格细致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相对应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具备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且在第一时间进行行之有效的处理,具备岗位胜任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进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安全护理服务。针对患者因素而言,要与其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着重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中医护理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或者风险。第三,针对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而言,要确立系统完善的中医护理管理制度和相关机制,确保中医护理的各项工作能够有相对应的规范和安全保障。医院方面要结合中医护理的具体特点和相对应的风险因素,严格落实轮班制度,配备相对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对于制度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执行,以此体现出应有的风险管控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要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小于0.05。

4结论

综上所述,在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把握各类风险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等等,从患者护理人员和医院管理相关方面出发,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落实相关的解决对策,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各类风险事件得到充分的处理,以此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质的护理服务,为其健康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玉美.心血管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9,26(1):75-77.

[2]申维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8(20):208-210.

[3]林巧玲.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9,14(32):112-114.

[4]徐敏.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4(23):121-122.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心血管内科护理对策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