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并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2021-09-10褚洪丹

健康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褚洪丹

摘要:目的: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并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效果。方法:对于46位在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的患者进行研究。对病患发生出血现象的位置、发生出血状况的时间和程度进行记录。用NIHSS评定病患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2人鼻出血(时间为46.50 min);1人消化道出血(时间为10.50 h);1人皮下出血(时间为15.50 h);2人牙龈出血(时间为20.50 min)。治疗后病患NIHSS评分(9.69±1.64)对比治疗前(15.73±2.07),明显下降。P < 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益于控制病患病情发展,但护理人员要对病患情况实时监控,保证及时护理与治疗。

关键词:并发出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当供血动脉由于堵塞等原因,无法正常供血至脑组织时,即会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该疾病对人体危害较大,发病与死亡率均较高,常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法治疗。本研究对于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患,在住院治疗期间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法,对病患在治疗期间的出血状况进行记录,并对比神经功能变化,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是否具有推广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46位在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接受的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过程的患者进行研究。46人中,病患年龄均在32-76岁之间,病患中共有男38人,女8人,病患年龄平均为(51.54±8.91)岁。46例病患中,发病最长时间为4 h,最短时间为0.75 h,病患发病平均为(3.17±0.31)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不显著,P > 0.05,故可开展本研究。

1.2方法

治疗方法:第一次使用静脉推注的方法,给病患注射0.09 mg/kg的药物(10%阿替普酶与10ml生理盐水混合),要求时间控制在60 s内。随后使用静脉滴注的方法,给病患注射0.81 mg/kg的药物(90%阿替普酶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要求时间控制在60min内。

护理方法:(1)治疗前准备:引导病患情绪保持乐观,对消极病患进行疏导,使其增加对治疗过程的信心。向病患讲解病情及治疗相关知识,让病患了解病情控制方法,了解治疗过程,了解治疗过程可能产生的情况与药物副作用等。(2)病情评估:在治疗前,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病患自身情况,并根据病患体征情况(体温,呼吸频率等),对病患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饮食情况,睡眠情况,皮肤情况(压疮,皮下出血,瘀斑等),血运情况及排便情况,以便于治疗过程顺利进行。(3)并发症护理:在用药治疗时,护理人员要定时检测各病患体征情况(如患者意识,语言功能等),定时记录病患出血的位置与时长,并对于血肿与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和预防。若病患出现血肿情况,及时上报给医生。若病患出现出血情况,并延长对于注射和穿刺点的压迫时间,以免再次出现,出血或感染状况[1,2]。

1.3 观察指标

对于46位在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接受的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过程的患者进行研究。病患发生出血现象的位置,发生出血状况的时间和程度进行记录[3,4]。

1.4统计方法

(1)数据分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

(2)计数方法用n(%)表示,x2检验。P < 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计量方法用(x±s)表示,t检验。P < 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出血情况:46人中,共有6例病患发生出血情况,比例为13.04%。其中,2人鼻出血,比例为4.35%,时间平均为46.50 min;1人消化道出血,比例为2.17%,时间为10.50 h;1人皮下出血,比例为2.17%,时间为15.50 h;2人牙龈出血,比例为4.35%,时间平均为20.50 min。治疗后,患者并发症显著减少。

(2)NIHSS评分情况:治疗后病患NIHSS评分(9.69±1.64)对比治疗前(15.73±2.07),明显下降。其中,t=2.2587,P < 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方法的医治过程中,由于该酶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出血现象发生可能性较大。所以,在针对于病人病情的医治过程中,对病患住院时期的护理,对病患出血状况的预防与及时发现都较为重要。本文研究中,治疗后,患者并发症显著减少,治疗后病患NIHS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可以发现,对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病患病情有良性作用,但要对病患出血状况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并保证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参考文献:

[1]罗晴蓉,李运飞,边林.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静脉阿替普酶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23(18):1652-1656.

[2]蔡芬,陈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并发症发生时间的研究.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5(43):63.

[3]黄霞.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并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5,12(05):65-66.

[4]崔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效果及并发症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8,16(05):148-150.

猜你喜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
完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率的应用评价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预后影响因素与临床研究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神经肌肉治疗仪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三种不同病因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压变异性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