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问题,引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2021-09-10张国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思维

张国平

摘    要:巧妙设计问题,能够有效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要挖掘问题、文本与学生思维之间的连结点,并利用课前设问、课中设问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思维

英语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问题则是英语课堂学习上的“火苗”,能够有效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盲目、机械地认识英语单词、短语,了解语篇中的内容,而是要尝试利用问题,搭建英语课程与学生思维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实现自身英语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课前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课堂伊始,导入环节是重头戏,它决定着学生学习一堂课英语知识的态度。为了让学生在一开始就积极地思考,教师有必要在导入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会有强烈的目的性,从而将思维维持在活跃状态。

例如,在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8A Unit 5 Wild animals第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一开始就用多媒体播放了有关野生动物的视频,并提问:“What are these animals?Do you know their names?”这使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主动地将目光放在课堂上。基于学生的回答,笔者继续向学生提出“Is it necessary for us to protect these animals?”“What would be the impact of not protecting these animals?”等问题,并向学生发出“Maybe the content of this lesson can bring us the answer, let’s go into the new lesson to have a look!”的建议,意在使學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探究欲望,“迫不及待”地进入新课之中。

教师以教材上的内容为基础设计问题,能够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激活自己的思维,从而带着问题开启学习之路,逐步点燃思维的火花。

二、分组设问,帮助学生基于问题探讨

小组合作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它注重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然而,在有些英语课上,小组合作常常流于形式。某些小组合作虽然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是却没有使学生有所收获和提高。这是因为组织活动的教师没有为小组活动设定探究的方向,以至于合作学习活动的效果与预期有明显的差距。所以,教师有必要在学生合作前为学生设定探究性的问题,以便学生在合作中能够有方向地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进行思维的碰撞。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9A Unit 8 Detective stories时,笔者在学生阅读语篇前就提出了“When did the murder

take place?So far how many suspects have the police had?”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进行语篇的分析。然后,笔者为学生预留自主思考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基于自身的阅读能力,对上述问题产生自己的思考。当每个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想法后,笔者再组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表达自己对“When did the murder take place?”等问题的看法中,实现了思维的有效碰撞,更加全面地理解了语篇内容。

可见,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先提出探究问题,能够使学生的合作不是盲从和机械的,而是拥有明确方向的。这样,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发生有效的碰撞。

三、梯度设问,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

学生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思维的特点,结合语篇内容,为学生设定由易到难的梯度性问题,以便学生从简单问题入手开启英语思维,再以复杂、困难的问题为阶梯,进一步锻炼英语思维。

例如,在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8A Unit 4 Do it yourself的教学中,笔者首先结合常识,向学生提出“What is the source of DIY?”“What does DIY stand for?”等问题,并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图片,以便学生逐步认识DIY的来源。随后,笔者向学生提出“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article?”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开启阅读之旅。最后,笔者设计了“Will Eddie help Hobo?What should Hobo read first?What does Hobo probably need?”等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以便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后,能够真正了解文章的内容。

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课堂上的问题,能够充分体现对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尊重,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完成对语篇内容的探究,逐步攻克学习中的难关,有效发展阅读思维。

四、拓展设问,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英语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思维,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对英语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读,而是还应当指导学生对文本以外的内容进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使学生在离开英语课堂后,依旧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还要围绕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延伸性的问题,以便学生可以基于这些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

例如,在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的教学中,笔者在学生学习了单词、短语等知识并理解了文章主要讲述的话题后,向学生提出了“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at present?”这一延伸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当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face of a quarrel between our parents?”等问题后,笔者借机鼓励全班学生围绕这些青春期的话题进行探讨,以便学生在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中获得高阶思维的锻炼。而对于一些较有争议的问题,如“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face of a quarrel between our parents?”等,有的学生提出“We should get involved in the quarrel between our parents”的意见,有的学生提出“Parents’ problems should be solved by themselves”的意见。对此,笔者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让他们在快节奏的对答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

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问,能有效延伸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将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实现高阶思维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问题发挥着的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重视问题的价值,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思辨机会,提升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思维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